Blind Willow,Sleeping Woman

Blind Willow,Sleeping Woman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内容简介

A young man accompanies his cousin to the hospital to check an unusual hearing complaint and recalls a story of a woman put to sleep by tiny flies crawling inside her ear; a mirror appears out of nowhere and a nightwatchman is unnerved as his reflection tries to take control of him; a couple's relationship is unbalanced after dining exclusively on exquisite crab while on holiday; a man follows instructions on the back of a postcard to apply for a job, but an unknown password stands between him and his mysterious employer. In each one of these stories, Murakami sidesteps the real and sprints for the surreal. Everyday events are transcended, leaving the reader dazzled by this master of his craft. "Blind Willow, Sleeping Woman" is Murakami's most eclectic collection of stories to date, spanning five years of his writing. An introduction explains the diversity of the author's choice.

作者简介

村上春树,日本作家。生于1949年。29岁开始写作,处女作《且听风吟》获日本群像新人奖。1987年出版的《挪威的森林》,日文版销量突破1000万册。2009年出版的《1Q84》被誉为“新千年日本文学的里程碑”。2013年4月,《没有色彩的多崎作和他的巡礼之年》面世,七天 突破100万册,创日本文学史上最快突破100万册的纪录。写作之余,热衷翻译英语文学、跑步、爵士乐等。

译者 施小炜,翻译家、学者,旅日多年。译有《老师的提包》《1Q84》《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天黑以后》《没有色彩的多崎作和他的巡礼之年》等。

Blind Willow,Sleeping Woman是2006年由HarvillSecker,RandomHouse出版,作者[日]村上春树。

得书感谢您对《Blind Willow,Sleeping Woman》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枕草子 电子书
《枕草子》是日本平安时期女作家清少纳言的随笔集,传世千年。《枕草子》与《源氏物语》并称日本古典文学双璧;与《方丈记》《徒然草》并称日本三大随笔。《枕草子》的内容大约可以分作三类:一是类聚。列举“快心”“稀有”“可惜”等事,“高雅”“可爱”“可看”等东西,以类相从,只是更为扩大,并及山川草木各项,有美的也有丑的,颇极细微;二是日记。皇后定子逝世后清少纳言离开宫廷的几年中,回忆宫中旧事,不胜感念,遂加
欲乐园 电子书
“乐园三部曲”收官之作,一个小人物逆袭失败的故事。
农村女犯人:生活世界中的纠纷与抗争 电子书
中国人民大学人类学博士张晓红通过研究农村女性犯人的案件来解析她们的逻辑和生活经历。
赢在IPO注册制下的IPO上市实用指南 电子书
包含对法律法规、政策制度的介绍与解读,尤其对北交所的新规进行了专门解释,提供了上市过程中的操作实务,细致的分析和讲解;立足实用主义的工具书,无论是对上市路径有疑问,还是遇到上市中的财务、法律等合规问题,可以在书中找到答案。提供的公司IPO上市100问、有关合规问题的13张自查表,直指企业上市中的核心问题与痛点,让企业管理者轻松通过本书一览企业IPO上市全貌。适合企业家、企业高管、企业实控人及董监高、券商投行等IPO中介机构工作人员、高校金融系学生。
乡城劳动力迁移与农村人力资本积累 电子书
本书论证了我国乡城劳动力迁移与农村人力资本积累的具体关系,揭示了二者之间不同于一般“强相关”关系的“弱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