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开辟媒介研究空间维度,重新审视上海地方城市共同体意义网络,拓展城市传播研究范式。
内容简介
从媒介生产的视角出发,开辟媒介研究的“空间”维度,将报纸视为一种交往关系,以城市的“焦点时刻”六个媒体事件呈现的报刊文本为分析对象,考察了作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都市上海在新一轮全球化的起始、发展阶段,本地报刊如何想象、生产和编织上海地方城市共同体的意义网络。拓展了以往媒介与城市关系研究的传统视角,即:把报纸作为城市文化载体,视传播为信息传递工具。同时,论文探讨了城市与乡村、城市与国家、城市与世界等城市共同体的各种社会关系,一方面为当前方兴未艾的城市研究提供了独特的传播学视角,另一方面为城市传播研究范式提供了独特的范例。
章节目录
封面
书名页
版权页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序
目录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
第二节 文献综述与核心概念界定
第三节 研究路径、方法与文章框架
第四节 研究意义、创新与不足
第一部分 打捞沉没的大上海
第一章 重建上海现代性:为“海派”正名
第一节 都市的沉浮与海派文化精神的流变
第二节 为“海派”正名
小结
第二章 重绘洋上海:“洋奴之辩”
第一节 上海都市的“洋派”传统
第二节 城市“洋味”的合法化
第三节 重访现代都市商业空间:南京路的“洋”
小结
第二部分 再造城市性格:世界中的上海
第三章 “城市”的浮现:纪念“上海建城700年”
第一节 再造世界城市网络的节点
第二节 重构都市与乡村混合体的上海特性
第三节 打捞隐没的现代都市空间:时空之维
小结
第四章 都市共同体主体意识的苏醒:制造“上海人”
第一节 近代商业大都会与上海人的“精明”
第二节 城市的蜕变与上海人的“精明不高明”
第三节 再造重商主义的市民意识:为“精明”正名
小结
第三部分 全球化背景下制造国际大都市
第五章 “世界主义”为特质的上海精神的重构与批判
第一节 国际移民城市的重返
第二节 新上海,老上海,我们都是上海人
小结
第六章 全球化都市的渴望:纪念“上海开埠160周年”
第一节 重构开埠的意义
第二节 制造“外滩”:从乡村景观到作为媒介的都市空间
第三节 都市的渴望
小结
结语 一个全球化的中国都市的再生产
参考文献
后记
都市再生:报纸之上海:1980—2003是2019年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作者何顺民。
得书感谢您对《都市再生:报纸之上海:1980—2003》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