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斯捷尔纳克诗全集(全三卷)

帕斯捷尔纳克诗全集(全三卷)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迄今最为完整的帕斯捷尔纳克诗集中译本。

内容简介

本书汇合帕斯捷尔纳克各个时期的诗歌佳作,总499首,按《早期》(1912-1914)、《越过壁垒》(1914-1916)、《我的姐妹——生活》(1917夏)、《主题与变奏》(1916-1922)、《不同年代的诗》(1916-1931)、《长诗》(1925-1930)、《第二次诞生》(1930-1931)、《在早班火车上》(1936-1944)、《尤拉·日瓦戈的诗作》(1946-1953)、《雨霁》(1956-1959)等分集收诗327首,并附录《云中的孪生子》(1913)、《越过壁垒》(1917)、《为孩子们写的诗》、《最初的试作》(1909-1913)、《诗作》(1914-1958)、《即兴诗》(1912-1957)等小集172首,为迄今最为完整的帕斯捷尔纳克诗集中译本,是填补国内俄罗斯文学研究与翻译空白的工程,也是对帕斯捷尔纳克创作艺术传承的一大推动,对于俄罗斯文学研究界、诗歌界、诗歌爱好者来说,奉上了值得珍藏的经典,以及有着积极现实意义的参照读本。

作者简介

作者鲍里斯·列昂尼多维奇·帕斯捷尔纳克,俄苏诗人、作家、翻译家,代表作有诗集《我的姐妹——生活》,自传体随笔《安全保护证》和长篇小说《日瓦戈医生》,获得一九五八年诺贝尔文学奖。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代译序 循着独特的艺术逻辑解读帕诗

帕斯捷尔纳克诗歌全集[上卷]

早期 (1912-1914)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越过壁垒 (1914-1916)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26

27

28

29

30-32

33

34

35

36

37-39

40

41

42

43

44

45

46-47

48

我的姐妹——生活 (1917夏)

49

莫非对鸟儿们歌唱的时候来了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草原之书

58

59

60

61

62

63

64

恋人的消遣

65

66

67

68

69

70

研习哲学

71

72

73

74

75

76

供她解闷的书信体歌曲

77

78

79

平底船

80

81

82

试图割舍心灵

83

84

85

86

回归

87

88

致海伦

89

90

91

92

后记

93

94

95

96

97

98

主题与变奏 (1916-1922)

五种纪事

99

100

101

102

103

主题与变奏

104

105-110

111-117

118-126

我可以忘掉他们

127

128

129

130

131

快活的花园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142

143-147

148-152

153

154-155

156-160

不同年代的诗 (1916-1931)

混合诗篇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叙事之题

177

178

179-180

181

182

183-185

186

187

帕斯捷尔纳克诗歌全集[中卷]

长诗 (1925-1930)

188

189

190

第二次诞生 (1930-1931)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在早班火车上 (1936-1944)

艺术家

218

219

220

221

222

夏日札记摘抄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佩列杰尔金诺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关于战争的诗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256

257

258

259

260

261

尤拉·日瓦戈的诗作 (1946-1953)

262

263

264

265

266

267

268

269

270

271

272

273

274

275

276

277

278

279

280

281

282

283

284-285

286

雨霁 (1956-1959)

287

288

289

290

291

292

293

294

295

296

297

298

299

300

301

302

303

304

305

306

307

308

309

310

311

312

313

314

315

316

317

318

319

320

321

322

323

324

325

326

327

帕斯捷尔纳克诗歌全集[下卷]

主集附录

云中的双子星座 (1913)

328

329

330

331

332

333

334

335

336

337

338

339

340

341

342

343

344

345

346

347

348

越过壁垒 (1917)

349

350

351

352

353

354

355

356

357

358

359

360

361

362

363

364

365

366

367

368

369

370

371

372

373

374

375

376

为孩子们写的诗

377

378

未纳入主集的诗篇

最初的试作 (1909-1913)

379

380

381

382

383

384

385

386

387

388

389

390

391

392

393

394

395

396

397

398

399

400

401

402

403

404

405

406

407

408

409

410

411

412

413

414

415

416

417

418

419

420

421

诗作 (1914-1958)

422

423

424

425

426

427

428

429

430-431

432

433

434

435

436

437

438

439

440

441

442

443

444

445

446

447

448

449

450

451

452

453

454

455

456

457

458

459

460

461

462

463

464

465

466

467

468

469

470

471

472

473

474

475

476

477

478

479

480

481

482

即兴诗 (1912-1957)

483

484

485

486

487

488

489

490

491

492

493

494

495

496

497

498

499

帕斯捷尔纳克诗全集(全三卷)是2014年由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作者[苏联] 鲍里斯·列昂尼多维奇·帕斯捷尔纳克。

得书感谢您对《帕斯捷尔纳克诗全集(全三卷)》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诗国之星 电子书
本书分上、下两卷。上卷“昨夜星辰”,包括我国古代“双星”和“群星”;下卷“今夜星辰”,包括近现代重要诗人。共36万字,配有插图60幅,介绍古今诗人词家130余人,赏析作品超过350首。
诗钟津梁 电子书
本书共5章:诗钟概述、诗钟的体制与格律、诗钟创作技法、诗钟鉴赏与修改、钟例解析。
诗路衢江 电子书
这是一本诗集。主要描写的是衢州的山水、人文、地理。诗选多以诗人为主轴,按年代罗列诗篇。少数诗人如杨万里,抛下书本,面对真山真水,灵感自然流露,就有更多草市小村浅滩深潭收入笔底。而本土诗人的足迹就更广泛,他们深入穷乡僻壤,苦心孤诣,让藏于深闺好山佳水因诗而辉映成趣,过往的日子保留存档。
黎里诗钞 电子书
本书是有关黎里诗词作品的集大成者。苏州市吴江区黎里镇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黎里古称梨花村,这里是典型的江南鱼米之乡,这里也是吴越交界处,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是古战场之一。黎里自古文风鼎盛,西晋时期的张翰因思念家乡而辞官回乡,在家乡元荡之畔设墊施教;唐代陆天随晚年流连鸭栏泾,写下了许多动人的诗篇。到了宋元明清,更是..辈....黎里因深厚的文化底蕴及钟灵毓秀的地理环境,涌现出了许多才子佳人,也吸引了无数
禾山诗钞 电子书
《禾山诗钞(精)》的作者黄瀚是清末厦门籍举人,任厦门禾山书院旧址创办的禾山甲种商业学校校长,厦门沦陷后,黄瀚与门下多人组织“秋社”,言辞慷慨,诗稿也反映了厦门地方的风土习俗等。厦门的诗风一向崇尚盛唐。乾隆年间以黄日纪为代表的云洲诗社盛极一时,沈归愚评黄日纪的诗乃“本唐人”。黄瀚弱冠能诗,即受到当地社会“诗必盛唐”的影响。由於侨商出身的家庭背景,加上居住在厦门岛东南一隅的美丽海滨,黄瀚先生那淡泊平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