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世纪文学主流Ⅴ:法国的浪漫派

十九世纪文学主流Ⅴ:法国的浪漫派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一部兼具理性与激情的文学史,里程碑式的学术著作,由勃兰兑斯在哥本哈根大学的讲演汇编而成。本书为第五卷。

内容简介

勃兰兑斯在哥本哈根大学的讲演汇编成《十九世纪文学主流》,纵论法、德、英诸国浪漫主义和民主主义运动,涉及文艺、宗教、政治等。这部里程碑式巨制波澜壮阔,诗情如炽,不啻十九世纪上半叶欧洲文学之《史记》,亦是比较文学经典,闪耀着批判的光芒,张扬着追求社会公平进步的理想主义精神。

本书记录了法国浪漫主义如火如荼的崛起,分析了雨果、缪塞、乔治·桑、巴尔扎克、司汤达、梅里美、戈蒂耶等作家的思想与创作。

作者简介

作者格奥尔格·勃兰兑斯,丹麦著名文艺批评家、文学史家。生于哥本哈根一犹太富商家庭。曾在哥本哈根大学学习法律,后专攻美学和哲学。

1864年大学毕业,1868年发表《美学研究》,1870年出版专著《丹麦的诗人》和《当代法兰西美学》。1871年赴英国、意大利和法国等地游学,深受欧洲自文艺复兴以来文化的影响,思想产生巨大的变化。回国后,他开始在哥本哈根大学发表激烈的学术讲演,高度评价19世纪西欧的文学成就,猛烈抨击文学处于停滞状态的丹麦,因而受到保守派打击,只得放弃大学教职,离开祖国,侨居柏林。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文前插图

修订版说明

出版前言

文前辅文

一 政治背景

二 一八三〇年代

三 浪漫主义

四 夏尔·诺迪埃

五 回顾——外国的影响

六 回顾——国内的源泉

七 维尼的诗与雨果的《东方集》

八 雨果与缪塞

九 缪塞与乔治·桑

十 阿尔弗雷德·德·缪塞

十一 乔治·桑

十二 巴尔扎克

十三 巴尔扎克

十四 巴尔扎克

十五 巴尔扎克

十六 巴尔扎克

十七 巴尔扎克

十八 司汤达(贝尔)

十九 司汤达

二十 司汤达

二十一 梅里美

二十二 司汤达与梅里美

二十三 梅里美

二十四 梅里美

二十五 梅里美

二十六 梅里美和戈蒂耶

二十七 泰奥菲尔·戈蒂耶

二十八 泰奥菲尔·戈蒂耶

二十九 圣伯夫

三十 圣伯夫

三十一 圣伯夫与现代批评

三十二 戏剧:维泰、大仲马、德·维尼、雨果

三十三 文学与当代社会运动及政治运动的关系

三十四 被忽略和被遗忘的人们

三十五 结论

十九世纪文学主流Ⅴ:法国的浪漫派是2023年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作者[丹麦] 格奥尔格·勃兰兑斯。

得书感谢您对《十九世纪文学主流Ⅴ:法国的浪漫派》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文学概论 电子书
就目前的“文学概论”教材来看,存在“经典”的流失问题。本书在编写过程中特别强调用经典、选经典,在体例上遵循了概论和经典文本“一加一”的模式。基于这样的体例安排,本书各章节主要包括文学的本质特点,文学的价值和功能,文学作品的起源、存在方式和结构层次,文学创作的本质和一般过程,作家个性、素养及其后天养成,文体学及文体的基本类型,文学接受及文学批评的特点、类型、功能和原理。这些内容基本上涵盖了文学理论最
文学欣赏 电子书
文学欣赏是高职院校公共素质课教材,主要针对刚入学大学生文化素养缺失,对大学生进行必要的传统中外文化的教学,培养大学生的文化素养和人文素养。本书由一线教师编写,教材成稿前已经在学校使用多年,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全书分五个模块,从理论和实践两个角度对文学及文学欣赏的知识和技能进行介绍,理论与实践技能相结合,深入浅出,有很强的可读性与可操作性。
无法扼杀的愉悦:文学与美学漫笔 电子书
本雅明本书收入本雅明中年时期具有代表性的随笔,读来让人流连忘返,对当时的文化趋势也可以有很好的理解。
文学理论的实践视域 电子书
本书重在阐述文学理论的实践特质问题,并进一步从实践角度探讨文学理论的功能、价值以及理论机制问题,在实践走向、范畴开掘、原理反思、理论演进等方面对文学理论实践视域的展开提出重要设想,并立足学科体系、教学状态、文学现实和地方本土文学文化资源,对文学理论解决实践问题可能出现的偏差进行具体分析,探讨打开封闭的文学理论体系,在实践层面推进文学理论建设的可能性。
中国现代历史文学的传统与经验 电子书
本书由“现代”烛照与史乘重释、历史个案与文学典型、历史人物与形象嬗变三编组成。包含:现代中国历史文学之经验、情爱传奇与历史风云——谭正璧的历史小说、孔子形象在中国现代小说中的重写、勾践形象在20世纪中国戏剧中的嬗变等11章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