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明学派(阳明心学进阶读本)

阳明学派(阳明心学进阶读本)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阳明学派: 致良知,影响东亚,批朱熹,新时代评价。

内容简介

阳明学派,又名姚江学派,创始人为明代大儒王守仁,因其曾筑室于故乡阳明洞中,世称阳明先生,故称该学派为阳明学派。该学派提倡“心即理”、“知行合”、“致良知”等学说,后分化为浙中王学、江右王学、和泰州王学等七派。阳明学派是明朝中晚期思想学术领域中的流派,其学说是明朝中晚期的主流学说之,后传于日本,对日本及东亚都有较大影响。阳明学派思想体系的核心是“致良知”。它包括心即理、知行合、致良知以及万物体之仁等几个方面。而其思想体系的基点和出发点则建立在对朱熹格物致知说的批判上面。《阳明心学进阶读本:阳明学派》分四编共二十章,分别介绍了王阳明的生平及其与陆象山的关系,王阳明的哲学、伦理学观点,还总结了王阳明对前人学术观点的评论。《阳明学派》立于新时代之辩证立场,对阳明心学进行重新审视和评价。

作者简介

谢无量(1884—1964)四川乐至人,近代著名学者、诗人、书法家。曾任四川存古学堂监督,《京报》、《民权报》、《独立周报》、《神州日报》主笔,中华书局、商务印书馆编辑,东南大学教授、历史系主任,四川大学教授、中文系主任;新中国成立后,历任重庆中国公学教授、文学院院长,川西文物管理委员会主任委员,川西博物馆馆长,四川文史馆研究员,中央文史馆副馆长,中国人民大学教授等职。著有《中国大文学史》、《中国妇女文学史》、《中国哲学史》等学术著作,并出版了《谢无量自写诗卷》、《谢无量书法》等作品。谢无量是一位系统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的先驱,学识渊博,见识远卓,对中国传统文化和近代变革均有深入的体认,许多著作具开创之功。同时,他也是一位在诗词、书法、文史研究、文物鉴赏等方面卓有成就的大家。$$$$$谢无量(1884~1964),四川乐至人,近代著名学者、诗人、书法家。曾任四川存古学堂监督,《京报》、《民权报》、《独立周报》、《神州日报》主笔,中华书局、商务印书馆编辑,东南大学教授、历史系主任,四川大学教授、中文系主任;新中国成立后,历任重庆中国公学教授、文学院院长,川西文物管理委员会主任委员,川西博物馆馆长,四川文史馆研究员,中央文史馆副馆长,中国人民大学教授等职。著有《中国大文学史》、《中国妇女文学史》、《中国哲学史》等学术著作,并出版了《谢无量自写诗卷》、《谢无量书祛》等作品。谢无量是一位系统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的先驱,学识渊博,见识远卓,对中国传统文化和近代变革均有深入的体认,许多著作具开创之功。同时,他也是一位在诗词、书法、文史研究、文物鉴赏等方面卓有成就的大家。$$$$$谢无量(1884—1964),近代著名学者、诗人、书法家。1901年与李叔同、黄炎培等同入南洋公学。曾任孙中山先生秘书长、参议长、黄埔军校教官,任国内多所大学教授。建国后,历任川西博物馆馆长、中国人民大学教授、中央文史馆副馆长。在学术、诗文、书法方面都允为一代大家。一生著作甚多,有《佛学大纲》《伦理学精义》《老子哲学》《王充哲学》《朱子学派》《诗学指南》《诗经研究》《中国古田制考》等;出版的书法集有《谢无量自写诗卷》《谢无量书法》上下册,诗集有《青城杂咏》。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壹 序论

阳明略传

阳明与陆象山之关系

贰 阳明之哲学

宇宙观

人生观

天地万物一体观

叁 阳明之伦理学

性说

心即理说

知行合一论

良知

阳明学说相互之关系

天理人欲论

四句教

立志说

非功利论

肆 阳明关于古今学术之评论

三教评论

朱子晚年定论

五经臆说

格物致知与随处体认天理

“程朱”与“陆王”

关于学术杂论及王学末流

附录一 陆象山学略

附录二 王门诸子略述

阳明学派(阳明心学进阶读本)是2017年由紫云千阅出版,作者谢无量。

得书感谢您对《阳明学派(阳明心学进阶读本)》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王阳明:一切心法(修订版) 电子书
【新版平装全面修订上市】剥除一切外衣,人世间所有的战斗都是心战。全面丰富的阳明传记,权威严谨的心学读本。中国当代著名思想隐士熊逸,沉浸十年力作。不诋毁,不夸张,不曲解,一本让你真正走进王阳明的大书。著名学者万维钢、「得到」APP创始人罗振宇推荐-【编辑推荐】这是一部个人专著,而与众手编纂有别;如果想要了解王阳明,阅读本书就够了。与纯粹学术的呆板文风完全不同,《王阳明:一切心法》是一部流畅优美的故事
王阳明:一切心法(套装共2册) 电子书
普通读者罕有知道,王阳明原是一个被翻案的奸佞。《明实录》里的王阳明不但奸邪,还很有几分色厉内荏的丑态,是一个墙头草一般的投机分子。他纵兵屠城,窃夺他人战功,散布异端邪说蛊惑人心,以邪教教主的姿态享受着信徒的阿谀与供奉。乃至清朝编修《明史》,才算是以新一代的官修正史为王阳明做了正式的翻案。而在王阳明弟子们谦卑写就的私史里,他又仿佛头顶光环的圣徒,有神鬼莫测之能,每每还有灵异的奇遇。于是我们每个人对王
王阳明佛教观研究:“同异”与“是非”之辨 电子书
王学不是“阳儒阴释”,而是儒学的一种新形态;它与佛教禅宗相似或相同是因为两者都把“道”内在化了。同时,它也不是“儒体佛用”,确切地说,它是“儒因佛缘”,即它是在“成为圣人”这一儒学的动因中生发出来的,佛教因素在其形成过程中只是起了助缘的作用;经过改造的佛教因素成为王学的有机成分,但不是核心要素。
心学与心理建设 电子书
本书是心学研究领域的学术会议“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孙中山心理建设与心学国际学术研讨会暨两岸心学论坛”的论文集,收入论文30余篇。与会专家的论文围绕孙中山思想、心学、孙中山的“心理建设”与心学的关系几个方面展开研讨,研讨的核心是孙中山“心理建设”的思想渊源及其当代价值。专家学者们的论文具有强烈的现实意识,忧国、忧民、忧天下,在理论探讨的基础上提出了许多新观点与建议。
太谷学派遗书选编 电子书
太谷学派学术糅杂、传闻神异,众多著述堪为学术研磨之佳品。鲁迅、范文澜、马裕藻、沈兼士、柳诒征、马一浮、熊十力、戴逸、李文海等近现代知名学者皆曾关注此团体,可见其学术价值之珍贵。20世纪,《太谷学派遗书》问世,为太谷学派研究开创了新局面。本书通过选取《太谷学派遗书》中的重要文献并进行解读,为学术界了解太谷学派基本思想提供原始文献与注释服务,或为学术界研究太谷学派重要文献必不可少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