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盛世或帝国黄昏?一手史料揭示掌控者的骄傲与失控。
内容简介
25岁,如何掌控一个帝国?乾隆,是盛世还是帝国黄昏?乾隆的一生,可以用一个字“顺”来概括。12岁预定帝位,25岁登基,执掌帝国权力长达63年。在他之前,父亲雍正给他留下丰厚的家底。经他之手,中央集权无以复加,清朝国力达到中国古代的峰,但又迅速衰落。
他打击政敌,发展经济,体恤百姓,但好大喜功,骄奢淫逸,大兴文狱,一生功罪,如何评说?作为极致掌控者,他有骄傲的资本,但晚年又屡屡失控,原因何在?本书充分运用《清实录》、宫廷档案、奏折等一手史料,详细讲述乾隆超长待机的一生,揭示复杂的人性心理与官场逻辑。
作者简介
作者白新良,1944年生,河北省石家庄市人。1966年毕业于南大学历史学系,1978年复南大学,师从郑天挺先生攻读中国古代史研究生,1981年毕业,留校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历任讲师、副教授、教授,1996年遴选为博士生导师。多年致力于清史与中国古代教育史研究,出版著作《乾隆传》《中国古代书院发展史》《清代中枢决策研究》《清史考辨》等十余部,发表论文数十篇,并先后承担“清代中枢决策研究”、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清史传记六·乾隆上”等社科课题。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再版说明
上册
第一章禁苑柔荑
第一节 隔代情深
第二节 受封亲王
第三节 袭登大位
第二章雏凤清音
第一节 重审治术
第二节 处理积案
第三节 调整政策
一、官吏和八旗
二、绅衿生监
三、农民和手工业者
四、纠正其他败政
第四节 打击政敌
第五节 抚定边陲
一、议和准噶尔
二、平定苗疆叛乱
第三章锋芒渐露
第一节 治国要术
一、坚持奏折制度
二、恢复军机处
第二节 排除异己
一、允禄、弘晳案
二、惩治鄂、张朋党
三、皇后去世触发的政治风波
四、伪孙嘉淦奏稿案
五、胡中藻《坚磨生诗抄》案
六、彭家屏私藏禁书案
第三节 惩贪治吏
一、加强政治控制
二、严惩贪官
三、限制书吏幕友
第四节 严控绅衿
一、整顿科举弊端
二、清理绅衿积欠
三、惩治不法衿监
第五节 整顿八旗
一、加强人身控制,扩大八旗仕途
二、整顿八旗军政,提倡清语骑射
三、解决八旗生计
第六节 “马上朝廷”
一、巡幸避暑山庄和秋狝木兰
二、东巡谒陵
三、六巡江南
第四章实干兴邦
第一节 重农务本
一、人口增长和乾隆皇帝的重农措施
二、劝垦田地
三、兴修水利,治理黄河
四、放松开矿限制
第二节 蠲赈积贮
一、蠲免钱粮和赈恤灾民
二、重视积贮备荒
第五章寰宇一统
第一节 用兵西南
一、征剿上下瞻对
二、平定大金川叛乱
三、平定西藏叛乱
第二节 扫定西北
一、乘乱兴师,消灭准噶尔地方政权
二、进军回疆,统一天山南路
三、接受土尔扈特异域来归
第六章文治功罪
第一节 编定群书
一、稽古右文
二、征求遗书
三、编订群籍
第二节 纂修《四库》
第三节 学风丕变
第四节 迭兴文狱
一、乾隆前朝的文字狱
二、查缴禁书
三、乾隆后期的文字狱
第七章对外关系
第一节 来华西士
第二节 闭关政策
第三节 中俄关系
第四节 征缅之役
下册
第八章反清星火
第一节 民变频仍
一、连绵不断的人民反抗斗争
二、乾隆皇帝对人民反抗斗争的镇压
第二节 起义风潮
一、镇压秘密宗教及其组织的人民起义
二、镇压宗教色彩较为淡薄的人民起义
第九章赤日烈焰
第一节 极度专制
一、压抑臣权,提高君权
二、增募绿营军队,扩大军费开支
三、厉行保甲,普禁鸟枪
四、处理历史问题
第二节 骄奢淫逸
一、大兴土木
二、节庆挥霍
三、巡幸奢靡
第三节 再征金川
第四节 贪贿盛行
第五节 暴政恶果
一、镇压王伦起义
二、镇压苏四十三、田五起义
第十章江河日下
第一节 朝政废弛
一、骄傲浮夸,肆意挥霍
二、老年倦勤,政务废弛
三、和珅专权,吏治全面腐败
第二节 危机重重
一、社会危机深重
二、人民负担沉重,生活极端痛苦
第三节 东隅巨浪
第四节 多事之秋
一、出兵安南
二、抗击廓尔喀入侵西藏
三、接待英使马戛尔尼
第五节 盛世丧钟
一、湘黔苗民起义
二、川楚陕白莲教起义
第十一章禁城黄昏
第一节 两次建储
一、初次秘密建储和建储思想的改变
二、再次秘密建储和对建储理论的发展
第二节 八五内禅
一、归政思想的提出和传位大典
二、太上皇生活和去世
第三节 嘉庆亲政
一、诛除和珅
二、革除乾隆败政,加强政治统治
三、扑灭白莲教起义烈火
第十二章乾隆一家
第一节 母亲、兄弟
第二节 后宫悲欢
第三节 金枝玉叶
第十三章历史地位
附录
一、乾隆皇帝年表
二、乾隆皇帝皇子表
三、主要参阅书目
再版后记
乾隆传(全二册)是2023年由中华书局出版,作者白新良。
得书感谢您对《乾隆传(全二册)》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