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巫到礼释礼归仁

由巫到礼释礼归仁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本书是李泽厚晚年非常重要的思想之一,揭示了中国上古思想史的大秘密,是了解中国思想和文化的钥匙。

内容简介

本书阐释了“巫史传统”思想的基本观点:

一是“由巫到礼”,周公将传统巫术活动转化性地创造为人际世间一整套的宗教—政治—伦理体制,使礼制下的社会生活具有神圣性。

二是“释礼归仁”,孔子为这套礼制转化性地创造出内在人性根源,开创了“壹是皆以修身为本”的修齐治平的“内圣外王之道”。这个“内圣外王”恰恰正是远古巫君以自己通神的魔法来统领部族特征的全面理性化。周、孔使中国传统从人文和人性两个方面在相当早的时代获得了一条实用理性之途。

作者简介

作者李泽厚,著名哲学家,湖南长沙人,生于1930年6月,1954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巴黎国际哲学院院士、美国科罗拉多学院荣誉人文学博士。李泽厚成名于五十年代,以重实践、尚“人化”的“客观性与社会性相统一”的美学观卓然成家。八十年代,李泽厚不断拓展其学术论域,促引思想界在启蒙的路径上艰辛前行。九十年代,李泽厚客居美国,出版了《论语今读》、《世纪新梦》等著作,对中国未来的社会建构给予沉甸甸的人文关怀。《论语》这本书所宣讲,所传布,所论证的那些道理、规则、主张、思想已经代代相传,长久地浸透在中国两千年来的政教体制、社会习俗、心理习惯和人们的行为、思想、言论、活动当中了。对孔子、《论语》和儒学,似乎还要做另一种工作,就是对这一“半宗教半哲学”的文化精髓既解构又重建的工作。培育人性感情、了解和区分宗教性私德与社会公德、重视和把握个体命运的偶然,乃《论语今读》的重点。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前记

说巫史传统(1999)

巫君合一

“巫”的特质

由“巫”而“史”

“德”与“礼”

“仁”与“诚”

道家及中国文化基本范畴

“说巫史传统”补(2005)

由巫到礼

礼的特征:宗教、伦理、政治三合一

天道与天主

由巫到礼(2001、2014)

行走中的神明

“礼”的三特点

历史使命感

释礼归仁(2014)

“有情宇宙观”

“内在超越”?

“性”与“情”,谁为“本”?

“一个世界”

周、孔取代孔、孟

附录

中华文化的源头符号(2005)

初读《郭店楚墓竹简》印象纪要(1998)

初拟儒学深层结构说(1996)

中日文化心理比较试说略稿(1997)

由巫到礼释礼归仁是2022年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作者李泽厚。

得书感谢您对《由巫到礼释礼归仁》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人和自然关系的探讨:从马克思到当代 电子书
探讨了马克思在唯物史观创建过程中对人和自然关系的论述,及其相关思想的转变与发展,给予国际上指责马克思“忘却了自然”的观点以有力反驳。
人类心理3000年:从荷马史诗到人工智能 电子书
作为以哲学为根源的学科,心理学有一段漫长的发展历史。从吸纳科学的研究方法,摆脱哲学的思辨本质,到以科学实证的方法对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进行研究,心理学逐渐成为科学领域和社会生活领域不可或缺的学科。本书以全景式的视角回顾了心理学的发展历史,以新科学史观的历史研究方法梳理了从古希腊时期至今的心理学思想发展脉络,内容涉及从心理学产生的哲学基础到现代心理学研究的新思潮和新观点,为读者了解心理学、学习心理学提
从康德到马克思:千年之交的哲学沉思 电子书
本书多数论文围绕着对康德、黑格尔和马克思思想的反思而展开。
易学研究新视野:从综合百家到融通三教 电子书
《周易》素称“群经之首、大道之源”,是中国传统社会必读的文化经典、智慧经典。本书广泛搜求、认真解读相关文献资料,充分吸收、借鉴学术界以往的研究成果和方法,在此基础上简要评述了《周易》的结构形式和流传过程、核心思想及当代价值等,系统考察了《周易》经传与先秦诸子百家学说的内在关联,深入探寻了易学思想在儒释道文化融合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及表现形式,并力求多角度、全方位诠释、总结当代易学研究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