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20世纪90年代,三联书店与北京大学法国文化研究中心合作出版了“法兰西思想文化丛书”。十余年间共翻译出版27种,荟萃诸多大家名著,开一时风气之先。时隔20年,中国的人文学术环境已发生极大改变,全新的视野带来了全新的需求,引介新一代的西学经典正成为学术建设的当务之急。自2014年起,北京大学法国文化中心与三联书店继续合作,重启丛书出版计划。新书系延续以思想史为主线的思路,兼及文学史、艺术史等领域,推出国内尚未出版过的人文社科名著首译,并精选当年丛书终已经绝版的佳作,修订再版。相信这场中法两国思想者间持久、深入、自由的对话,对于思考当今世界问题与共同面对人类的未来具有弥足珍贵的意义。※睡眠与文学创作有何关系?睡眠这一最私密的行为,如何成了公众表达的元素?※一本精美的睡前读物,一份文学爱好者的礼物,从睡眠角度重新进入《城堡》《恶之花》《地狱一季》等文学经典。※波德莱尔、卡夫卡、普里莫·莱维、兰波、奈瓦尔、菲利普·雅各泰、普拉东诺夫……本书是有关12位作家的12堂文学课。※以睡眠为主题重新串联文学作品,一本经典法国式主题批评的典范作品。
内容简介
睡眠,而非梦,曾被作为思考的对象吗?它是建构文学的材料吗?睡眠,过于寻常之事,我们很少去关注它,或者只有在失眠时,我们才会在药物的帮助下重新找回它。
普里莫·莱维、兰波、菲利普·雅各泰、普拉东诺夫……眼前这本小书为我们讲述了12位作家与睡眠有关的写作。批评家巴谢以纯文学而非神经科学的方式考察上述创作,并发现,睡眠在文学中无处不在,它潜入许多我们未曾注意的文本,在叙事中自主运行,塑造作品,这便是文学中的一股“入眠之力”。
对于中国读者来说,本书中有些作家的名字如雷贯耳,比如卡夫卡、波德莱尔;也有些相对陌生,比如穆齐尔、阿伊吉。不论曾经熟识与否,打开这本书,我们都会跟随作者在文学中找回久违的宁静与慰藉。
作者简介
皮埃尔·巴谢(1937—2016),出生于来自敖德萨的犹太裔移民家庭,法国作家、批评家、文学研究学者,任法国重要文学刊物《文学半月谈》编委三十余年,曾执教于巴黎第七大学,开设著名的研讨班“感性批评”,涵盖古今经典,尤其是古希腊政治哲学、希伯来典籍和俄罗斯文学。代表作包括文学研究集《入眠之力:文学中的睡眠》《灵魂晴雨表:日记的诞生》《一到一,文学中的个人主义》,反思冷战史的《雅西谈话》《窥伺,关于意识与历史的札记》,及一系列回忆录式作品《吾父自传》《彼时的爱》《在我母亲面前》等。
章节目录
目录:
序言 时差
第一章 入眠之力
第二章 亚里士多德与睡眠之力
第三章 柯勒律治:磷光
第四章 奈瓦尔与梦的失却
第五章 波德莱尔:鲨鱼之眠
第六章 兰波:从不眠夜到拂晓
第七章 穆齐尔:无梦之眠的梦
第八章 卡夫卡:夜幕下的歇脚处
第九章 雅各泰:以梦之光
第十章 卡夫卡与爱迪生:眠之雪
第十一章 普拉东诺夫:集体睡眠
第十一章 阿伊吉:长眠不醒
法兰西思想文化丛书入眠之力文学中的睡眠是2021年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作者皮埃尔·巴谢。
得书感谢您对《法兰西思想文化丛书入眠之力文学中的睡眠》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