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的溃败

帝国的溃败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什么都经不住刨根问底,特别是历史。帝国溃败的真相,想藏也藏不住。

内容简介

擅于写“小历史”的张鸣,这一次是带着研究体系回来的。

本书开篇直指“帝国溃败的根源”——养人的官僚制度、怀柔的天下体系。由此之下,亦不失笔锋犀利、细致入微的帝国细节。

读过“灭秦者,秦也”,知道宋朝激烈党争的清帝乾隆,身在帝国官僚制度之中,甚至是它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再精明,也没发摆脱、根除这个帝国顽疾;而当他面对英国使节马嘎尔尼的到访,所表现出的怀柔天下的大国风范,实则为目空一切的自以为是,是杀死他大清帝国的另一个病根。

王朝末年,不管是李鸿章、袁世凯,还是康梁二公,多少能人都挽不回颓势。他们捣鼓出的洋务运动、清末新军、戊戌变法,在体制不改的情况下,收获甲午战败是必然的结局。帝国的最后几年,经将就木的帝国和西太后,做出了立宪改制的重要决策。但为时已晚,此时的清廷尽失政治强人,只知揽权的青年贵胄把最后的支持者——地方士绅立宪派得罪得够呛,最终被革命党夺了天下。

民国,是近代史中最精彩纷呈的部分,各路名角儿先后登场。政治上,孙中山、袁世凯关于江山的角力,带来了南北议和、北伐、国民政府统治这些“大历史”;与此同时,民间则是在联省自治、军阀混战、币制改革的缝隙中,演绎着生动的“小历史”。

而那些毁灭帝国的劣根性,并没有随王朝倾覆而消失。历史的惯性带着中华帝国的顽疾,以不可抗力来到了当今。作为大学老师,张鸣也没有放过当今社会的诸多毛病,依旧是笔力浸透细微处:教育行政化、寒门无贵子,中国人变得焦虑、浮躁、不敬业、不信任……

过去的历史不是读过就完了,还要用来引以为鉴。

作者简介

作者张鸣,浙江上虞人,1957年生,生长于中国的“北极”北大荒,少年时曾从事农工、兽医等工作。初学农业机械,后涉历史,政治学博士,现为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博士生导师。著述颇多,既有《历史的坏脾气》《历史的底稿》《直截了当的独白》《关于两脚羊的故事》这样的历史另类解读,也有《武夫治国梦》《乡土心路八十年——中国近代化过程农民意识的变迁》《梦醒与嬗变——戊戍百年沉思》《拳民与教民》《乡村社会权力和文化结构的变(1903-1953)》等学术论著。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序言 帝国为什么溃败

第一篇 帝国的溃败

养人的制度梦魇

谁能灭了大秦

皇帝的政敌是自家人

画眉张敞与五日京兆

权力者的生肖迷信

元祐党人碑

清朝皇帝的乘车难题

内务府的油水

清代教授们的生财之道

温柔的天下体系

火攻的逸事

钦差大臣去了澳门

抄查琦善

中国兵船远航记

袁世凯借钱记

第二篇 清末新政:最后的挣扎

洋务剪影:玩具火车推动历史

清末新军:好铁要打钉

戊戌失败:没人敢见外国人了

甲午战败:不可遏制的惰性

深度改革:亡国刺激下的帝后二元结构

清末新政:科举到底该不该废除

老佛爷的脾气:欺君的照相术

气数已尽:摄政王的胆气

改朝换代:北洋军姓什么

清廷遗老:死心眼的碰上活心眼的

第三篇 民国硝烟

半新不旧的袁世凯

一个俱乐部和一次选举

武力统一的悲哀

联省自治:士绅和丘八的平衡

军阀混战:夏斗寅和女人的短发

中国有两个“五四运动”

自由的“运动悖论”

族际冲突:洋人下毒的魔咒

羞辱卖国贼:青楼救国团

西南联大的政治课

能嗅出自由气息的漫画

民国报人:世间已无史量才

国民政府:曾经有这样一个党报记者

币制改革:打虎等于饮鸩

国民为汉奸“异样的喝彩”

敦煌的王道士有点冤

第四篇 中西回响

天朝的气派

皇帝的“床帏之事”

大清死刑的洋难题

爱北京的洋人们

曾经的租界洋人

“卧式合作者”

第五篇 帝国的惯性

中国人为什么焦虑

中国人为什么浮躁

中国人为什么不敬业

傻子一多,骗子就不够用了

彰君之丑的马屁精

能不能批评领导

什么是“正确的意见”

学者矫情是种病

人在中国式职业体育的位置

春运,无解的难题

别冤枉了西门庆

阴谋论与行路难

别让自己的敌人越来越多

弱者的权利与商家的商机

梅兰芳论合作

习惯性撒谎

侥幸和南柯一梦

谈天说地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后记 我的由来

我父季高——父亲的赎罪

我的小学

帝国的溃败是2015年由中文在线数字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出版,作者张鸣。

得书感谢您对《帝国的溃败》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黑暗时代:帝国的崩溃与欧洲的新生 电子书
打破误解,还原真相。翻开本书,带你了解一个真正的欧洲“黑暗时代”!
帝国的角落:英国租占威海卫研究(1898~1930) 电子书
要而言之,英国租占威海卫不是孤立的历史事件,而是列强在华竞争时代来临、英国在远东政策调整、英国殖民史这一系列更大视野中的一个局部。
欧洲帝国:从民族国家的崛起到英国脱欧 电子书
斯图尔特·斯威尼从历史文化方面分析了欧洲十体化的进程,并探讨了英国脱欧背后的历史原因。本书从1648年《威斯特发里亚和约》重新划分欧洲版图开始考察英国、法国与德国三国外交、经济与文化等方面的关联如何演变出了最早的欧洲一体化,也对欧洲体化的真实处境及前景给出了自己的结论——尽管整个欧洲看起来好像是一个共同体,然而不同文化的独特性还是在某种程度上阻碍着欧洲各国的结合,欧洲整合因而始终如梦。在这样的情况
危机与重构:唐帝国及其地方诸侯 电子书
抽丝剥笋,解析安史之乱后的大唐帝国。
帝国缩影.历史人类学小丛书 电子书
厦门大学历史研究所教授刘永华力作。此个案展示出礼化为俗的过程,为理解中国历史上的礼俗互动问题提供了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