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结合影像、解剖和临床经验,总结和归纳目前脊柱内固定相关的实用解剖知识,汇集成书。
内容简介
脊柱内固定技术在脊柱外科的发展中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是每位脊柱外科医师必备的技能,但脊柱内固定技术的掌握离不开对解剖知识的熟知。
鉴于此,编者结合影像、解剖和临床经验,总结和归纳了目前脊柱内固定相关的实用解剖知识,汇集成书。
全书共五章。前面四章按部位分为颈枕部,下颈椎,胸、腰段,骶段固定术,这四章均先总体介绍了脊柱部位的解剖特征,然后介绍该脊柱部位常见的不同固定方式的具体内容,包括技术简介、解剖学测量及数据、临床意义、影像学标准四个部分。
每一种不同的脊柱内固定技术都以表格形式总结归纳了国内外不同人群的内固定解剖学参数测量特征。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根据解剖测量数据,本书概括了理想进钉点、进钉角度、进钉深度和螺钉直径这四个重要参数,这些参数可为手术医师提供准确、实用的参考。
最后一章介绍了脊柱内固定人体标本和影像解剖研究方法,同时结合目前新兴的3D数字重建和3D打印技术,向读者介绍了脊柱内固定解剖学的研究和方法。这些研究和方法的介绍,深化了本书的意义。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掌握这些方法,读者可以更好地利用数据虚拟技术为不同的个体制定最佳的置钉轨迹,也可以开发研究新的固定技术。
作者简介
编者王向阳,男,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育英儿童医院)脊柱外科主任,骨科学系副主任。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获博士学位,曾获全国十佳中青年骨科医师奖,浙江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温州市首届十大名医之一。曾在加拿大渥太华大学附属Civic医院、法国里昂CMCR医学中心、美国纽约哥伦比亚大学Presbyterian医院脊柱中心和美国德克萨斯苏格兰教会儿童医院(TSRH)访问学习。
现任浙江省骨科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温州医科大学骨科生物技术应用研究所副所长,国际颈椎研究学会(CSRS)会员(corresponding member),亚太颈椎研究学会(CSRS-AP)会员(active member),中国康复医学会脊柱脊髓专业委员会颈椎研究学组、畸形学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分会颈椎学组、畸形学组和显微学组委员,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脊柱委员会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脊柱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显微外科医师分会显微神经、脊柱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康复医学会颈椎病专业委员会委员,浙江省骨科学分会常务委员,浙江省老年学会脊柱与骨关节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脊柱外科杂志》编委,《中国脊柱脊髓杂志》青年编委。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主持省自然杰出青年基金、省部共建项目、省钱江人才项目和省科技厅项目共8项,以第一作者和通信作者发表SCI和EI论文60余篇,参编《脊柱微创外科学》等专著10部。获浙江省医药卫生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浙江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中华医学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
擅长脊柱各类疾患的诊治,作为科室颈椎外科组组长和脊柱畸形外科组组长,在复杂颈椎疾患、上颈椎畸形,以及儿童和青少年脊柱畸形方面做了大量工作,诊治了大量患者,并取得良好疗效。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编委会
主编简介
序一
序二
前言
第一章 枕颈部固定术
第一节 枕颈部解剖
一、枕骨
二、寰椎
三、枢椎
四、寰枕关节
五、寰枢关节
六、枕颈部血管、神经及肌肉
参考文献
第二节 颅骨牵引术
一、技术简介
二、解剖学测量及数据
三、临床意义
参考文献
第三节 Halo-Vest架固定术
一、技术简介
二、解剖学测量及数据
三、临床意义
参考文献
第四节 枕骨螺钉内固定术
一、技术简介
二、解剖学测量及数据
三、临床意义
四、影像学标准
参考文献
第五节 颅骨斜坡螺钉内固定术
一、技术简介
二、解剖学测量及数据
三、临床意义
四、影像学标准
参考文献
第六节 枕骨髁螺钉内固定术
一、技术简介
二、解剖学测量及数据
三、临床意义
四、影像学标准
参考文献
第七节 后路寰枕关节螺钉固定术
一、技术简介
二、解剖学测量及数据
三、临床意义
四、影像学标准
参考文献
第八节 前路枕寰枢关节螺钉固定术
一、技术简介
二、解剖学测量及数据
三、临床意义
四、影像学标准
参考文献
第九节 寰椎后弓螺钉固定术
一、技术简介
二、解剖学测量及数据
三、临床意义
四、影像学标准
参考文献
第十节 寰椎侧块螺钉固定术
一、技术简介
二、解剖学测量及数据
三、临床意义
四、影像学标准
参考文献
第十一节 寰椎部分后弓-侧块螺钉内固定术
一、技术简介
二、解剖学测量及数据
三、临床意义
四、影像学标准
参考文献
第十二节 寰椎后弓-侧块(椎弓根)螺钉固定术
一、技术简介
二、解剖学测量及数据
三、临床意义
四、影像学标准
参考文献
第十三节 寰椎前路钉板系统固定术
一、技术简介
二、解剖学测量及数据
三、临床意义
四、影像学标准
参考文献
第十四节 前路枢椎齿状突螺钉内固定术
一、技术简介
二、解剖学测量及数据
三、临床意义
四、影像学标准
参考文献
第十五节 枢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
一、技术简介
二、解剖学测量及参数
三、螺钉置入技术
四、影像学标准
参考文献
第十六节 枢椎椎板螺钉固定术
一、技术简介
二、解剖学测量及数据
三、临床意义
四、影像学标准
参考文献
第十七节 前路寰枢关节螺钉固定术
一、技术简介
二、解剖学测量及数据
三、临床意义
四、影像学标准
参考文献
第十八节 后路寰枢经关节螺钉固定术
一、技术简介
二、解剖学测量及数据
三、临床意义
四、影像学标准
参考文献
第二章 下颈椎固定术
第一节 下颈椎解剖
一、椎体
二、关节突
三、钩突关节
四、椎弓根
五、横突
六、椎间盘及韧带组织
七、颈椎椎管、椎间孔和神经根
八、颈部肌肉、神经及血管
参考文献
第二节 下颈椎前路钉板系统固定术
一、技术简介
二、解剖学测量及数据
三、临床意义
四、影像学标准
参考文献
第三节 下颈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术
一、技术简介
二、解剖学测量及数据
三、临床意义
四、影像学标准
参考文献
第四节 下颈椎侧块螺钉固定术
一、技术简介
二、解剖学测量及数据
三、临床意义
四、影像学标准
参考文献
第五节 下颈椎椎板螺钉固定术
一、技术简介
二、解剖学测量及数据
三、临床意义
四、影像学标准
参考文献
第六节 下颈椎前路椎弓根螺钉固定术
一、技术简介
二、解剖学测量及数据
三、临床意义
四、影像学标准
参考文献
第七节 下颈椎关节突螺钉固定术
一、技术简介
二、解剖学测量及数据
三、临床意义
四、影像学标准
参考文献
第八节 下颈椎关节突椎弓根螺钉固定术
一、技术简介
二、解剖学测量及数据
三、临床意义
四、影像学标准
参考文献
第九节 颈椎后路单开门椎板成形钉板系统固定术
一、技术简介
二、解剖学测量及数据
三、临床意义
四、影像学标准
参考文献
第三章 胸、腰段固定术
第一节 胸椎和腰椎解剖
一、胸椎、腰椎形态
二、颈胸段的结构和毗邻
三、胸椎前路手术相关解剖
四、腰椎前方及侧方肌肉、血管、神经
五、胸腰椎后方软组织结构
参考文献
第二节 胸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术
一、技术简介
二、解剖学测量及数据
三、临床意义
四、影像学标准
参考文献
第三节 腰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术
一、技术简介
二、解剖学测量及数据
三、临床意义
四、影像学标准
参考文献
第四节 胸椎椎弓根/肋复合体螺钉固定术
一、技术简介
二、解剖学测量及数据
三、临床意义
四、影像学标准
参考文献
第五节 上胸椎椎板螺钉固定术
一、技术简介
二、解剖学测量及数据
三、临床意义
四、影像学标准
参考文献
第六节 胸椎横突螺钉/肋-横突螺钉固定术
一、技术简介
二、解剖学测量及数据
三、临床意义
四、影像学标准
参考文献
第七节 胸、腰椎前路螺钉内固定术
一、技术简介
二、解剖学测量及数据
三、临床意义
四、影像学标准
参考文献
第八节 经前路胸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
一、技术简介
二、解剖学测量及数据
三、临床意义
四、影像学标准
参考文献
第九节 腰椎经椎板关节突螺钉固定术
一、技术简介
二、解剖学测量及数据
三、临床意义
四、影像学标准
参考文献
第十节 腰椎经关节突椎弓根螺钉固定术
一、技术简介
二、解剖学测量及数据
三、临床意义
四、影像学标准
参考文献
第十一节 胸椎皮质骨螺钉固定术
一、技术简介
二、解剖学测量及数据
三、临床意义
四、影像学标准
参考文献
第十二节 腰椎皮质骨螺钉固定术
一、技术简介
二、解剖学测量及数据
三、临床意义
四、影像学标准
参考文献
第四章 骶段固定术
第一节 骶段解剖
一、骶骨和尾骨
二、髂骨和骶髂关节
三、骶尾部周围肌肉
四、骶段神经
五、盆腔内血管
参考文献
第二节 第1骶椎螺钉固定术
一、技术简介
二、解剖学测量及数据
三、临床意义
四、影像学标准
参考文献
第三节 第2、3、4骶椎螺钉固定术
一、技术简介
二、解剖学研究及数据
三、临床意义
四、影像学标准
参考文献
第四节 经髂骨翼螺钉固定术
一、技术简介
二、解剖学测量及数据
三、临床意义
四、影像学标准
参考文献
第五节 第2骶椎骶髂螺钉固定术
一、技术简介
二、解剖学测量及数据
三、临床意义
四、影像学标准
参考文献
第五章 3D数字重建和3D打印技术在脊柱内固定解剖学的应用研究和方法
第一节 脊柱内固定尸体标本和影像解剖研究方法
一、技术简介
二、脊柱内固定尸体标本形态解剖研究
三、脊柱内固定影像解剖研究
四、脊柱内固定尸体标本和影像解剖研究的基本思路和要求
五、总结
参考文献
第二节 3D重建技术和模拟置钉技术在脊柱内固定研究的应用和方法
一、技术简介
二、Mimics软件三维重建的实现
三、Mimics软件模拟置钉技术的实现
四、讨论
参考文献
第三节 3D打印脊柱模型在脊柱内固定研究的应用和方法
一、技术简介
二、Mimics软件目标节段获取
三、实现目标节段的3D打印
四、讨论和应用
参考文献
第四节 3D打印脊柱导板设计在脊柱内固定研究的应用和方法
一、技术简介
二、导板设计
三、临床意义
参考文献
脊柱内固定解剖学是2019年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作者王向阳 主编。
得书感谢您对《脊柱内固定解剖学》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