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教师支教记录,呈现农村教育现状与青少年成长。
内容简介
2009年6月至2010年1月,深圳市育才三中教师陈剑华赴广东省揭阳市惠来县仙庵中学参加了为期一个多学期的支教工作。在支教期间,他写下了7卷共20多万字的支教日记。在日记中,作者怀着满腔热情记叙了他在支教期间的酸甜苦辣和农村学生的成长变化,描写了这一代农村青少年复杂的内心情感和对未来世界的向往。作者还以一定的篇幅,记叙了当今农村学校教师的生活状况及心理变化,并对农村教育的现状作出了严肃思考,具有很强的社会意义。2010年3月6日,《蛇口消息报》以《回忆美好,回昧沉重》为题,以整版篇幅报道了此次支教的相关情况。2010年4月20日,《深圳特区报》以《用心开启智力扶贫之旅一一育才三中教师陈剑华“支教日记”选登》为题,开辟专版刊登了部分日记内容,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
作者简介
陈剑华,1970年11月生,毕业于华南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四川师范大学教育硕士,深圳市南山区中青年骨干教师,全国校园文学社团优秀指导老师,现为深圳市南山区育才三中语文教师;2009年6月至2010年1月,为落实广东省“干校扶干校”行动计划,赴广东省揭阳市惠来县仙庵中学开展了为期一个多学期的支教工作。$$$$$陈剑华,1970年生,毕业于华南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教育硕士,高级教师,深圳市骨干教师,深圳市中考阅卷优秀评卷教师,全国创建文学校园模范教师,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校园文学委员会常务理事,深圳市育才三中语文教师,育才少年文学院副院长。2011年至2015年兼任《南山教育》责任编辑,曾获第五届“四方杯”全国优秀语文教师选拔赛录像课评比一等奖、全国首届教师文学奖“十佳教师作家”提名奖、南山区初中写作教学说课比赛特等奖等荣誉。2009年下半年赴广东省惠来县仙庵中学支教,2010年出版专著《海的呼唤——我的支教生活》,2011年、2012年应邀赴江西石城、瑞金、于都、宁都等地参加乡村教师公益培训活动,2015年被评定为深圳市基础教育系统“名师工程”骨干教师。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文前彩插
序
前言
1初到惠来
2参观仙庵中学
一、教育发展水平落后
二、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流失现象比较严重
三、学生的思想变化令人担忧
3我的日常生活
4第一次用普通话开会
5重返惠来
6开学第一天
7 和木耳老师聊天
8听柯老师讲课
9学泡功夫茶
10第一堂课
11第一堂写作课
12温暖
13参观惠来一中
14参观明泉老师家
15逆境出人才
16听创弟老师讲课有感
17难忘的教师节
18手足情
19生命的意义
20看病有感
21读学生来信
22车祸猛于虎
23给初一(5)班孩子讲课
24有朋自远方来
25令人深思的一代
26从月考试卷看中考命题
27动人的一刻
28由外地读书热想到的
29 与小凯同学的通信
30来自初三(1)班的问候
31国庆有感
32带母亲看病
33月圆之夜
34和同学们共赏古诗
35访问惠来二中
36登客仔湖山
37呼唤文明与良知
38谈谈新形势下的师生关系
39给初一(9)班上课
40参加语文组教研会议
41远亲不如近邻
42小雪的心事
43听秋平老师讲课
44人生的重要一课
45聪明人与坚强者
46走近爱情
47我的公开课
48一则板报稿带来的启示
49参观四美村
50怎样做一个合格的教师
51孩子们的心愿
52我在看一笔财富
53亲情无价,友谊长青
54 期中考试阅卷有感
55阳光总在风雨后
56这次掌声格外响亮
57特别的礼物
58给语文版教材编者的一封信
59小足球赛
60 问渠哪得清如许
61 语文评课会
62 家访
63给初三(6)班讲课
64论知人不易
65谈读书
66快乐有挚邻
67一堂口语交际课引发的思考
68游青屿岛
69千里返校
70作文教学探索之路
71手莫伸,伸手必被捉
72悼念刘成涛老师
73听课有感
74潮汕祭神小记
75潮汕人与读书
76对农村中学教学现状的思考
77难得糊涂
糊涂之一——忘带手机
糊涂之二——忘带身份证
糊涂之三——自作聪明
78谁来关心下一代的成长
79一个人的家
80正视矛盾,做有责任的人
81 掌声陪伴着我们
82提倡新时代的尊师风尚
83 冬天,两株火红的木棉
84异乡过节
85小君的忧伤
86 转学风波
87三只小燕子飞走了
88生活小节要不要拘
89答谢昭文老师
90一只燕子飞回来了
91编辑《仙中文集》
92 语文组饯别
93特殊的毕业照
94最后一课
95 林校长饯别
96且行且珍重
97难眠之夜
98别了,仙中
99 学生赠言
100给陈老师的许愿瓶
101陈老师课堂语录
102 网友评论
跋
后记
海的呼唤——我的支教生活是2010年由暨南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陈剑华。
得书感谢您对《海的呼唤——我的支教生活》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