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货币的非国家化
《货币的非国家化》是哈耶克晚年zui后一本经济学专著。他在书中颠覆了正统的货币制度观念:既然在一般商品、服务市场上,自由竞争有效率,那为什么不能在货币领域也引入自由竞争?他提出了一个革命性建议:废除中央银行对货币创造的垄断,允许私人发行货币,并自由竞争,在这个竞争过程中,将会出好的货币。
哈耶克通过对理论与历史的详细考察与分析得出,货币竞争能够防止严重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这个问题使整个世界困扰了很多年)的反复发作,能够成为医治根深蒂固的疾病(即周期性的萧条与失业——它曾被认为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内在的致命缺陷)的一剂良药。
本书出版后在西方引起强烈反响,由此引发的争论至今没有结束。随着全球化的深入,电子货币的兴起,数字货币的诞生,哈耶克关于货币的观点再次被推到了风口浪尖。
货币、银行与国家
埃贝林教授以1929年的“大萧条”和2007年的“金融危机”为引子,比较与分析了历有名的三大学派(凯恩斯学派、芝加哥学派以及奥地利学派)对货币问题以及商业周期的研究;通过分析米塞斯、哈耶克、罗斯巴德和货币自由的“现代”探索者:劳伦斯·怀特、乔治·塞尔林以及凯文·多德,指出了一条从中央银行体制转变到未来自由市场的货币和银行体制的道路。他通过探索历史史实与不同理论的区别,寻找终结恶性经济危机的办法,其观点对年轻的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有着学习借鉴意义。
作者简介
货币的非国家化
弗里德里希·冯·哈耶克(Friedrich von Hayek)
哈耶克是20世纪伟大的经济学家之一,是197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他主要任教于伦敦政经大学、芝加哥大学和弗莱堡大学。他的经济理念和经济政策对世界各国产生着深远且持久的影响——他是20世纪80年代里根—撒切尔主义的精神导师,对众多前计划经济国家的市场转型产生了巨大的推动力。他本人也被认为是对整个人类社会进程产生巨大影响的学者。他的主要著作包括《通往奴役之路》《个人主义与经济秩序》《货币的非国家化》《致命的自负》《自由秩序原理》《法律、立法与自由》等。
货币、银行与国家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曾担任经济教育基金会(FEE)主席。1981—1983年在爱尔兰科克大学担任讲师,1984—1988年担任达拉斯大学助理教授,1988—2003年担任希尔斯代尔学院经济学教授,2009—2014年担任诺斯伍德大学的经济学教授,目前在南卡罗来纳州查尔斯顿担任教授。曾获布拉格自由研究所“自由市场教育奖”,伦敦自由意志国际联盟“终身成就奖”,曾两次担任人文研究所的哈耶克研究员。
他撰写并编辑了许多书籍,其中包括三卷本的路德维希·冯·米塞斯的选集,他现在正主持编著哈耶克的选集。他最近的作品是《政治经济、公共政策和货币经济学》《奥地利经济学和自由政治经济学》,他也经常在《华盛顿时报》《波士顿环球报》《投资者商业日报》《底特律新闻》《国家评论在线》《美国经济与社会学》《政治研究》《国际世界和平》等知名媒体发表文章。
译者简介
马俊杰
专栏作家;法国高等欧洲研究国际中心(CIFE)副研究员;朝圣山学社成员;天则经济研究所项目研究员;美国国务院IVLP学友
他关注中国国企改革、产权制度、企业家精神与创新,以及国际关系、欧洲研究等问题。其文章发表于《中国经营报》 《经济观察报》 《外交家》 (The Diplomat), 经济教育基金会(Foundation for Economics Education, FEE)以及L’Europe en Formation等国内外媒体期刊。
章节目录
货币的非国家化
中文序言 \\ 001
第一版前言 \\ 011
作者导言 \\ 015
第二版前言 \\ 019
作者笺注 \\ 021
第三版前言 \\ 025
01 实践建议 \\ 001
货币的自由交易 \\ 002
该建议比空想的欧洲货币更可行 \\ 002
银行业务的自由贸易 \\ 003
防止政府掩饰货币的贬值 \\ 004
02 概括方案背后的原则 \\ 006
经济学家们从未讨论过货币竞争 \\ 007
政府垄断货币的原发优势 \\ 008
03 政府垄断铸币的起源 \\ 010
对金属重量和成色的认证 \\ 011
纸币的出现 \\ 013
控制纸币的政治与技术可能性 \\ 014
货币垄断支撑政府权力 \\ 015
04 政府垄断权一直遭滥用 \\ 017
历史基本上就是政府制造通货膨胀的过程 \\ 018
中世纪前期的通货紧缩:地方性与暂时性 \\ 018
专制制度压制商人创造稳定货币的努力 \\ 020
05 法币的神秘色彩 \\ 022
自发的货币证明上述迷信的错误 \\ 023
私人货币曾受偏爱 \\ 024
法币造成不确定性 \\ 026
纳税与合同 \\ 027
06 关于格雷欣法则的错误认识 \\ 029
07 平行货币及贸易性铸币的有限经验 \\ 032
平行货币 \\ 033
贸易币 \\ 034
08 让私人发行的货币流通起来 \\ 036
私人发行的瑞士“达克特” \\ 037
稳定但不固定的价值 \\ 038
通过竞争控制价值 \\ 039
09 发行不同货币的银行间的竞争 \\ 043
竞争的效果 \\ 044
“一千只猎狗”:警觉的新闻媒体 \\ 046
三个问题 \\ 047
10 关于货币定义的一些题外话 \\ 048
货币与非货币并没有清晰的界限 \\ 049
虚假的精确性、统计测量和科学的真相 \\ 050
法律虚构与有缺陷的经济学理论 \\ 051
含义与定义 \\ 052
11 控制一种竞争性货币价值的可能性 \\ 054
通过出售/ 回购通货和(短期)放贷进行控制 \\ 055
通货发行政策 \\ 056关键因素:持有通货的需求 \\ 057
竞争会不会扰乱该体系 \\ 059
寄生性通货会妨碍对通货价值的控制吗 \\ 060
12 公众将选择哪类货币 \\ 064
货币的四种用途 \\ 065
13 货币的何种价值 \\ 068
货币的稳定价值 \\ 069
失误互相抵消 \\ 069
选择的标准 \\ 072
记账的效用又是决定性的 \\ 073
商品批发价作为跨国货币价值的标准 \\ 075
14 货币数量论对于我们讨论的情形没有用处 \\ 076
现金平衡法 \\ 077
流通速率 \\ 078
评“货币主义” \\ 079
为什么指数化不能取代稳定的通货 \\ 083
历史证据 \\ 086
15 通货供应量的可欲行为 \\ 089
等量的通货供应、稳定价格、投资与储蓄 \\ 091
虚构的“中立货币” \\ 091
若流动性需求提高 \\ 093
16 自由银行业务 \\ 095
单一国家通货而非若干种竞争性通货 \\ 095
活期存款类似银行钞票或支票 \\ 097
对通货的新控制:银行新惯例 \\ 098
现有银行家对新制度的抵制 \\ 099
来自银行界怪人的抵制 \\ 099
“昂贵”(稳定)货币问题 \\ 100
17 不再会有普遍的价格上涨或价格下跌 \\ 102
根本不存在石油涨价(或其他东西涨价)等成本驱动型通胀 \\ 102
刚性的价格和工资难题 \\ 103
“有益的温和通胀”谬误 \\ 104
失业的责任应归于工会组织 \\ 106
防止普遍的价格下跌 \\ 107
18 货币政策既非可欲,也非可能 \\ 109
政府是不稳定的主要根源 \\ 110
货币政策是萧条之源 \\ 111
政府不可能基于普遍利益行事 \\ 112
不再存在国际收支平衡问题 \\ 113
让人上瘾的毒品:廉价货币 \\ 114
废除中央银行 \\ 116
不再有固定利率 \\ 117
19 比固定汇率更好的纪律 \\ 119
取消对官方通货的保护,让其接受竞争考验 \\ 120
甚至好于黄金——“摇摆不定的锚货币” \\ 121
竞争提供的货币比政府提供的更好 \\ 122
政府对货币的垄断是不必要的 \\ 123
自愿接受的纸币与被强制接受的纸币的区别 \\ 123
20 会有分立的通货区吗 \\ 126
国家货币既非必然也非可取 \\ 126
工资水平的刚性:提高全国价格水平不是解决办法 \\ 128
稳定的全国价格水平可能打乱经济活动 \\ 129
21 对政府财政与开支的影响 \\ 131
在依赖特殊利益集团的民主制度下,
不可能有健全的国家货币 \\ 132
政府对货币的垄断与政府开支 \\ 132
政府货币与失衡的预算 \\ 133
政府对货币的控制权推动了集权 \\ 135
22 转轨问题 \\ 137
防止以前的垄断性通货急剧贬值 \\ 137
一次性而不是渐进地实行新制度 \\ 138
商业银行应当改变其政策 \\ 139
23 防范国家 \\ 141
回归国家货币垄断的压力 \\ 142
政府将一再试图控制货币和资本流动 \\ 142
24 长远前景 \\ 144
同一货币被多家机构发行的可能性 \\ 145
甚至在通货已丧失其价值时也需保留某种长期债务标准 \\ 146
关于银行业的新法律框架 \\ 147
25 结 论 \\ 149
金本位制不是解决之道 \\ 149
健全货币只能出于自利而非仁慈 \\ 151
竞争性纸币是否可行 \\ 152
“自由货币运动” \\ 153
讨论题 \\ 155
附 纸币的溃败:1950—1975 年 \\ 157
参考文献 \\ 160
附 录 \\ 169
货币的选择:终结通货膨胀之道 \\ 170
自由市场的货币体系 \\ 188
未来的价值单位 \\ 199
货币的市场本位 \\ 219
货币、银行与国家
序言
致谢
前言
第一章 通货膨胀与稳定
大萧条并不是“草率资本主义”与“被动和无谓政府”的组合所造成的结果,大萧条是由美国中央银行(美联储)在货币管理上的错误造成的;而大萧条的严重性和持续时间之长是由政府
干预主义和集体主义的政策造成的,这些政策阻碍了经济进行必要的调整,使其难以在更短的时间内正常恢复。
一点通货膨胀没啥害处,不是吗 \ 002
经济稳定的稳定价格水平之逻辑 \ 010
20 世纪20 年代的美联储和价格水平稳定化 \ 017
本杰明·安德森和价格水平稳定的目标 \ 024
第二章 货币、商业周期与奥地利学派
如果货币变化总是对市场具有非中性的影响,那么货币当局试图通过改变货币供给保持“稳定的”价格水平,这一设想本身就可能是经济中的不稳定因素,这实际上正是米塞斯的奥地利学
派同人哈耶克的观点。
奥地利经济学家对货币起源和购买力的看法 \ 032
米塞斯和货币非中性 \ 038
哈耶克和稳定价格水平的不稳定影响 \ 044
奥地利学派资本和利息理论 \ 051
奥地利学派商业周期理论 \ 057
奥地利学派商业周期理论和大萧条的原因 \ 063
第三章 大萧条与新政
大萧条之所以发生是因为美国试图通过货币扩张来稳定价格水平,货币扩张人为地降低了利率,而这反过来造成了超过经济中真实储蓄的投资繁荣。资本、资源和劳动力被错误地吸引到更
长时期的投资项目中,而这些投资在货币通胀最后是不同程度的无利可图,而且在经济上也不可持续。人们错误地投资资本,劳动力也受到误导,相比于能够保证市场中对商品和服务的真
实供需平衡的价格和工资结构而言,货币扩张后的相对价格和工资结构是扭曲的。
大萧条和干预的危机 \ 070
奥地利学派对大萧条的分析和对策 \ 077
罗斯福新政 \ 083
新政及其评论 \ 089
第四章 凯恩斯的革命
凯恩斯对他声称这种权威和本领的“正确”和能力毫不怀疑。他属于这样一种英国精英,他们认为自己几乎在任何方面都比社会中的其他成员要更为优越。正如崇拜凯恩斯的传记作家罗伊
·哈罗德(Roy Harrod)所说:“他坚信……英国政府正在而且应该处在一个知识贵族阶层的手中,他们通过说服来进行统治。”而且美国的凯恩斯主义者亚瑟·史密斯(Arthur
Smithies)也指出:“凯恩斯向往的是一个这样的世界,其中的货币和财政政策由权威的智者来执行,而这些政策将能够确保繁荣、平等、自由和尽可能的和平。”
约翰·梅纳德·凯恩斯和“新自由主义” \ 096
凯恩斯和凯恩斯经济学 \ 102
凯恩斯主义经济政策及其后果 \ 108
市场的萨伊定律和凯恩斯经济学 \ 114
储蓄、投资和利息与凯恩斯经济学 \ 120
凯恩斯经济学和社会工程的危害 \ 125
凯恩斯革命和对凯恩斯的早期批评 \ 131
第五章 芝加哥学派的货币探索
20 世纪30 年代早期,芝加哥大学领军的经济学家们,那些人们通常视为自由市场秩序最直言不讳的捍卫者的学者们,提议而且强烈地辩护了用赤字性支出和纸币通货膨胀作为克服大萧条
中的失业和闲置生产力的首要政策措施。他们知道而且认为大萧条之所以持续这么长时间并如此严重的原因在于,资源和劳动力成本人为地被维持在高于市场出清的价格和工资水平之上。
但他们没有呼吁废除这些美国市场竞争功能的阻碍,而是呼吁采取短期通货膨胀应急手段和政府赤字性支出
芝加哥学派经济学家和大萧条 \ 138
亨利·塞门斯和货币改革的“芝加哥计划” \ 144
米尔顿·弗里德曼的经济稳定框架 \ 150
米尔顿·弗里德曼和货币需求 \ 156
米尔顿·弗里德曼和经济稳定的货币“规则” \ 162
米尔顿·弗里德曼对纸币成本看法的动摇 \ 168
芝加哥学派和奥地利学派对货币、通胀和大萧条的看法 \ 175
海南出版社《货币与国家》套装是2020年由海南出版社出版,作者[英]弗里德利希·奥古斯特·哈耶克。
得书感谢您对《海南出版社《货币与国家》套装》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