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放线工入门与技巧(附视频)(第二版)

测量放线工入门与技巧(附视频)(第二版)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1.对仪器使用方法描述详细,适合初学者使用;

2.编写了仪器使用小窍门,极大地提高工作效率;

3.计算部分配有例题,读者可以在工程中参照;

4.仪器使用方法、特殊测量方法、难度较大的计算题配有相应的视频。

5.头版销量近两万册,读者好评如潮

内容简介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充分听取了部分高校和土木工程现场施工人员的意见,在调研的基础上,编写人员经过认真的讨论,本着体现“理论够用、突出技能、实用性强”的原则,对书中内容进行了调整,加注了仪器使用的小窍门、重点内容的注意事项等内容,并增加了视频,方便读者掌握。本书在介绍基本测量方法及相关仪器使用的基础上,着重介绍了建筑施工测量的有关规定、要求和测量方法。全书主要内容包括:施工测量的基础知识、测量仪器及使用、三项基本测量工作、测量精度的评定、施工测量基本方法、施工测量前的准备工作、施工控制测量、民用建筑施工测量、建筑变形测量等内容。

本书可供建设施工工地测量工和其他工程技术人员使用,也可作为高职、中专、技校、培训班的学习教材或参考用书。

章节目录

第1章施工测量的基础知识1

1.1施工测量的作用、特点、原则1

1.1.1施工测量的作用1

1.1.2施工测量的特点2

1.1.3施工测量的原则3

1.2施工测量的有关要求4

1.2.1测量放线工作的基本准则4

1.2.2测量验线工作的基本准则4

1.2.3测量记录的基本要求5

1.2.4测量计算的基本要求6

1.2.5测量人员应具备的能力7

1.2.6测量人员岗位职责7

1.2.7施工测量管理人员的工作职责8

1.2.8施工测量技术资料的主要内容8

1.2.9测量的计量单位9

1.3建筑基础知识9

1.3.1建筑及各部分名称9

1.3.2建筑分类10

1.3.3建筑图纸的认识12

1.4测量基础知识19

1.4.1测量工作的基准线和基准面19

1.4.2地面点位的确定20

1.4.3地面点的高程20

1.4.4用水平面代替水准面和限度21

第2章测量仪器及使用23

2.1水准仪23

2.1.1水准仪概述23

2.1.2DS3微倾式水准仪(附视频)25

2.1.3自动安平水准仪(附视频)30

2.1.4精密水准仪33

2.1.5电子水准仪(附视频)36

2.1.6激光水准仪38

2.2经纬仪40

2.2.1经纬仪概述40

2.2.2DJ6级光学经纬仪(附视频)41

2.2.3DJ2级光学经纬仪(附视频)47

2.2.4激光经纬仪51

2.2.5电子经纬仪52

2.3微倾水准仪的检验与校正53

2.3.1水准仪的主要轴线及应满足的条件(附视频)53

2.3.2圆水准的检验与校正(附视频)54

2.3.3十字丝横丝的检验与校正(附视频)54

2.3.4水准管轴的检验与校正(附视频)55

2.4经纬仪的检验与校正57

2.4.1经纬仪轴线及应满足的几何条件(附视频)57

2.4.2照准部水准管轴应垂直于竖轴的检验与校正58

2.4.3十字丝纵丝垂直于横轴的检验与校正58

2.4.4视准轴垂直于横轴的检验与校正59

2.4.5横轴垂直于竖轴的检验与校正60

2.4.6竖盘指标差的检验与校正(附视频)61

2.4.7光学对中器的检验与校正61

2.5全站仪62

2.5.1全站仪的概念62

2.5.2全站仪的分类63

2.5.3全站仪的构造(附视频)64

2.5.4几种常见全站仪的主要参数66

2.5.5全站仪的工作原理67

2.5.6全站仪的使用(附视频)68

2.5.7拓普康(Topcon)全站仪69

2.5.8苏一光(RTS600)系列全站仪76

2.5.9索佳(Sokkia)全站仪79

2.6全站仪的检验与保养82

2.6.1全站仪的检验82

2.6.2全站仪的保养83

第3章三项基本测量工作85

3.1水准测量85

3.1.1水准测量的原理(附视频)85

3.1.2地面点的高程86

3.1.3计算未知点高程88

3.1.4连续水准测量(附视频)88

3.1.5水准测量校核方法(附视频)90

3.1.6成果处理(附视频)95

3.1.7水准测量的误差及其减弱方法(附视频)99

3.2角度测量101

3.2.1角度的概念(附视频)101

3.2.2水平角测量(附视频)103

3.2.3竖直角测量(附视频)108

3.2.4角度测量的误差及注意事项(附视频)111

3.3钢尺测量114

3.3.1量距的工具(附视频)114

3.3.2直线定线(附视频)115

3.3.3直线丈量的一般方法(附视频)116

3.3.4钢尺丈量的精密方法(附视频)118

3.3.5钢尺量距的误差分析(附视频)120

3.4直线定向121

3.4.1标准方向的种类(附视频)121

3.4.2直线方向的表示方法122

3.4.3坐标方位角传递122

3.4.4罗盘仪及磁方位角测量124

3.5视距测量127

3.5.1视距测量的公式127

3.5.2视距测量的方法(附视频)128

第4章测量精度的评定129

4.1精度评定的概述129

4.1.1误差产生的原因130

4.1.2测量误差的分类130

4.2偶然误差特性132

4.3评定精度的标准134

4.3.1平均误差134

4.3.2中误差134

4.3.3极限误差135

4.3.4相对误差135

4.4平均值及中误差136

4.4.1算术平均值及中误差136

4.4.2加权平均值及中误差137

4.5基本测量工作误差分析139

4.5.1水准测量的精度分析139

4.5.2水平角测量的精度分析142

4.5.3距离丈量的精度分析143

第5章施工测量基本方法145

5.1已知水平距离的测设145

5.1.1任务145

5.1.2钢尺测量方法(附视频)145

5.1.3光电测距仪法(附视频)147

5.2已知水平角的测设148

5.2.1任务148

5.2.2一般方法(附视频)148

5.2.3精确方法(附视频)148

5.2.4用钢尺测设任意水平角150

5.2.5用钢尺测设直线上一点的垂线151

5.2.6用钢尺自直线外一点向直线作垂线151

5.3已知高程的测设152

5.3.1任务152

5.3.2特点152

5.3.3测设方法(附视频)152

5.4已知坡度线的测设(附视频)156

5.4.1水平视线法156

5.4.2倾斜视线法158

5.5平面点位的测设158

5.5.1直角坐标法(附视频)159

5.5.2极坐标法(附视频)160

5.5.3角度交会法(附视频)165

5.5.4距离交会法(附视频)167

第6章施工测量前的准备工作170

6.1图纸校核170

6.1.1总平面图的校核170

6.1.2建筑施工图的校核171

6.1.3建筑红线桩、水准点的校核(附视频)175

6.1.4结构施工图的校核180

6.1.5设备施工图的校核180

6.2测量定位依据点的交接与检测181

6.3测量仪器、钢尺的检定181

6.3.1检定的目的181

6.3.2检定的内容182

6.4施工测量方案的编制182

6.4.1施工测量方案编制的准备182

6.4.2施工测量方案编制的基本原则183

6.4.3施工测量方案编制的具体内容183

6.5数据准备185

6.6施工场地测量186

6.6.1平整成水平面186

6.6.2按设计坡度平整成倾斜面189

第7章施工控制测量192

7.1施工控制网的分类和特点192

7.1.1施工控制网的分类192

7.1.2施工控制网的特点193

7.2坐标系统与坐标转换194

7.2.1坐标系统194

7.2.2坐标正、反算(附视频)199

7.2.3坐标转换200

7.3导线网203

7.3.1导线网的技术要求与布设形式(附视频)203

7.3.2导线网的外业工作(附视频)204

7.3.3闭合导线测量的内业计算(附视频)209

7.3.4附合导线测量的内业计算(附视频)216

7.3.5支导线的内业计算218

7.4三角网220

7.4.1三角网技术要求与布设形式220

7.4.2三角网的外业测量221

7.4.3两端有基线的小三角锁近似平差计算222

7.4.4中心多边形近似平差计算226

7.4.5前方交会法228

7.5建筑方格网230

7.5.1建筑方格网的基本要求230

7.5.2建筑方格网的设计232

7.5.3建筑方格网的测设232

7.6建筑基线235

7.6.1建筑基线的布置235

7.6.2建筑基线的测设(附视频)236

7.7高程控制测量237

7.7.1高程控制网的布设237

7.7.2三(四)等水准测量239

第8章民用建筑施工测量244

8.1建筑施工放样的基本要求244

8.2建筑定位放线246

8.2.1建筑定位放线基本要求247

8.2.2建筑定位247

8.2.3建筑放线250

8.3建筑基础施工测量254

8.3.1基础放线的有关规定254

8.3.2基槽开挖深度和垫层标高控制255

8.3.3基槽底口和垫层轴线投测256

8.3.4基础墙标高的控制257

8.4墙体施工测量257

8.4.1首层楼房墙体施工测量257

8.4.2二层以上楼房墙体施工测量259

8.5高层建筑施工测量261

8.5.1高层建筑定位测量261

8.5.2高层建筑基础施工测量262

8.5.3高层建筑的轴线投测263

8.5.4高层建筑的高程传递270

8.6竣工总平面图的编绘271

8.6.1竣工测量的目的271

8.6.2编绘竣工总平面图的方法和步骤272

8.6.3竣工总平面图的附件272

第9章建筑变形测量274

9.1变形观测274

9.1.1变形观测的基本要求274

9.1.2变形监测项目275

9.1.3变形观测的精度要求276

9.2网点的布设277

9.2.1变形监测网的网点277

9.2.2水准基点布设277

9.2.3观测点的布设278

9.2.4观测点的形式与埋设279

9.3建筑沉降观测282

9.3.1沉降观测的基本要求282

9.3.2沉降观测的精度要求284

9.3.3沉降观测的方法286

9.3.4沉降观测的成果整理287

9.3.5沉降观测中常遇到的问题及其处理289

9.4建筑位移观测291

9.4.1观测内容291

9.4.2水平位移监测网及精度要求292

9.4.3基准线法测定建筑的水平位移292

9.4.4用前方交会法测定建筑的水平位移295

9.4.5建筑裂缝观测296

9.4.6建筑倾斜观测297

参考文献300

测量放线工入门与技巧(附视频)(第二版)是2019年由化学工业出版社有限公司出版,作者赵桂生。

得书感谢您对《测量放线工入门与技巧(附视频)(第二版)》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BIM大爆炸 认知+思维+实践 电子书
适读人群 :BIM行业从业人员。建筑行业设计、施工、管理人员。   1.作者团队来自于行业BIM实践者,经历了行业的变革,并注重深入思考和致力于做中国好的BIM知识服务团队。   2.本书与传统技术书的写作风格完全不同。不是按照常规技术书的思路来组织和编写内容。内容体例和编排形式更容易让读者产生阅读兴趣,轻松掌握有关行业技术内容。   3.本书独辟蹊径,将技术书变得不枯燥,时而穿插小故事,看清事物的本质;时而把高深的技术叙述的妙趣横生,让读者在轻松的氛围下,充满热情地升级认知。   4.本书的内容要打破传统的认知观念,让大家在各个环节清晰地了解自己需要学习什么,了解什么,无论是作为企业还是个人,怎样付出小的时间成本,快地进入BIM协作的工作流中去。   5.本书写作内容不搞假大空,还是要从技术的角度,先来把它解剖开,看看BIM到底是什么,让读者对BIM有个清楚的认知;通过欧洲官方机构报告解读BIM发展情况;还会请来不同专业的先驱与实施者,从事BIM行业研究与平台开发的工作者、行业牛人、知名建筑师、建设集团老总来分享他们对于特定知识领域的观点和思考。
从零开始学做物业经理 电子书
物业经理是物业服务管理工作中的重要岗位。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物业经理?如何开展与实施物业管理工作?如何为入伙业主提供更优质的物业服务?这是每一名物业经理都要面对的问题。本书共14章,分别介绍了物业经理要做什么、物业服务人员管理、业主入伙与装修管理、物业保洁管理、物业绿化管理、物业维护管理、物业安全管理、多渠道经营管理、物业收费管理、客户服务管理、社区文化管理、创优达标管理、服务质量管理、风险防范管理
将建筑进行到底——建筑师的成长手记 电子书
适读人群 :建筑学及相关专业的在校学生和职业设计师   认识罗小姐是从她的微信号建筑之旅开始的,最初是被她犀利又励志的文字所吸引,里面满满的是她对建筑的热爱,对实际工作技巧的分享,也有她从业的经验谈和对建筑理想的希冀,让我看到了一个真实的有血有肉的建筑师,一个脚踏实地,不急躁,不功利,秉承着建筑理想前进的职业建筑师。对本书特色简述如下:  1.内容特色:这是一本教你如何炼成建筑界杜拉拉的职场宝典,也是一本关于草根女建筑师的痛并快乐的成长史。“象牙塔修炼时——原始的积累,从量变到质变;当龙套跑场时 ——认真贯彻“一个演员的自我修养”;多专业配合时 ——万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与甲方斡旋时 ——斗智斗勇不可少,但求真心换真心。”内容实用,风格诙谐,从中既可以获得工作中的实用信息和技巧,又能体验建筑师的五味生活,是踏入建筑圈的你不可不读的指南。  2.知名建筑师李兴钢、朱小地、薄曦、余英、赵晓钧热忱推荐。
文明的开端:从伊甸园到雅典学堂 电子书
一本为建筑、规划和设计专业人士,以及广大艺术爱好者而著的有故事的古代西亚、埃及和希腊建筑史。
商业建筑设计要点及案例剖析 电子书
系统研究和分析我国目前比较成功的商业建筑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