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研究分析物权法视野下的林权法律制度。
内容简介
本书以一般物权理论为研究基础,以系统论观点和方法为主要研究方法,厘清我国林业产权制度现状,明确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设计我国林业物权制度创新方案。林权制度是一般物权制度的衍生制度,其核心是森林、林木和林地的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和处分权。
全书基于物权理论的林权法律制度研究是从物权角度出发分析并完善我国林权制度,其理论意义在于将物权理论引入林权制度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创新林权制度领域的研究;其实践意义在于依法维护产权主体的财产权益和加强对个人财产的保障力度,规范市场秩序,纠正计划经济体制基础上的物权权利制度。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序
前言
第一章 林权制度问题的由来
第一节 林权制度诠释
一、我国林权制度建立的历史背景
二、我国林权制度发展的各个阶段
三、林权制度的核心内容
第二节 新时期林权改革的实践
一、新时期林权改革的动因
二、新时期林权改革的主要内容
三、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四、林权改革中存在的林业问题
第三节 林业问题折射出林业制度的缺陷
一、林权界定不明晰
二、林权缺乏安全性
三、林权的市场化运行受阻碍
第二章 物权与林权
第一节 物权法视野下的林权
一、物权的特性和分类
二、物权法的基本原则
三、物权视野下的林权——林业物权
第二节 林权的法律界定
一、林权的法理分析
二、林权的法律规定
第三节 林权的法律体系与法律性质
一、林权法律体系的构造
二、林权的法律性质
第三章 林权中的所有权
第一节 所有权界说
一、所有权概念及特征
二、所有权的作用
三、林权所有权的含义
第二节 森林所有权
一、森林的含义
二、森林所有权的法律规定
三、森林所有权与传统物权之差异
第三节 林地所有权
一、林地的含义
二、林地所有权
三、林地所有者与林地经营者的权利、义务
第四节 林木所有权
一、林木所有权的法律规定
二、林木所有权制度的现存问题
三、林木所有权制度的完善
第四章 林权中的用益物权
第一节 用益物权界说
一、用益物权的含义
二、用益物权的发展趋势
三、用益物权意义上的林权
第二节 林地使用权
一、林地使用权的法理分析
二、林地使用权流转的界定
三、林地使用权流转条件和方式
四、林地使用权流转的实证分析
第三节 林木使用权
一、林木使用权的法律规定
二、林木采伐中现存的问题
三、完善林木采伐权的实证分析
第四节 林地地役权
一、地役权的含义
二、林地地役权的含义及特征
三、林地地役权的内容
第五章 林权中的担保物权
第一节 担保物权界说
一、担保法基本原理
二、担保物权与用益物权之辨析
第二节 林权中的担保物权
一、林权抵押的法律依据
二、林权抵押的重大现实意义
三、林权抵押法律规定的具体内容
第三节 林权抵押的实践及其困境
一、林权抵押的实践
二、林权抵押所面临的困境
第四节 完善林权抵押的对策
一、影响和制约林权抵押的主要因素
二、完善林权抵押的主要对策
第六章 林权法律关系及其变动
第一节 法律关系界说
一、法律关系诠释
二、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
三、法律关系的变动
第二节 林权法律关系构成要素
一、林权主体
二、林权客体
三、林权内容
第三节 林权法律关系的变动
一、林权法律关系变动的形式
二、林权变动的基本原则
三、林权变动的原因和效力
第七章 林权争议及其调处
第一节 林权争议种类及产生原因
一、林权争议的种类
二、林权争议产生的原因
第二节 林权争议调处的法律适用
一、林权争议调处法律适用问题的提出
二、林权争议调处可选择适用的规范性文件
三、林权争议调处的法律适用原则
第三节 林权争议调处方法之比较
一、协商调解方法
二、行政裁决方法
三、司法裁决方法
第四节 林业侵权及其法律责任
一、林业侵权民事责任的一般构成要件
二、林业侵权损害赔偿的范围
第八章 建构完善的林业物权体系
第一节 完善林业物权制度的必要性
一、林业物权制度的历史沿革
二、完善我国林权物权制度完善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第二节 林业物权在物权体系中的定位
一、林业物权体系定位中的矛盾
二、林业物权体系的定位
第三节 建构完善林业物权制度的具体设想
一、林权物权制度改革的主要内容
二、完善林业物权制度的对策
主要参考文献
物权法视野下的林权法律制度(法学理念·实践·创新丛书)是2010年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周伯煌。
得书感谢您对《物权法视野下的林权法律制度(法学理念·实践·创新丛书)》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