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物有色:电影色彩语言研究

万物有色:电影色彩语言研究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电影自然意象深度解析,新颖诗意,生动再现影片。

内容简介

本书从自然意象的角度切入,对电影中自然物象的呈现、自然色彩的运用及其内涵进行深入的解析。作者选取了大量具有代表性的中外影片,分别对“花:爱与美”“大地的果实:食与性”“鱼:对比与和谐之美”“蝴蝶:美、爱、自由”“树:万物有灵”几种自然意象在影片中的呈现方式及意义进行阐释、解意,为读者再现了影片生动的剧情和人物形象,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电影语言解读方式。书稿语言流畅、优美,意象化、诗意化,亦不乏理论深度。

作者简介

李力,广东广播电视大学远程教育研究所所长、教授,1953年6月生,1981年中南T业大学自动化专业研究生毕业,工学硕士,曾先后留学早稻田大学和东京大学,从事机器人视觉和模糊控制理论方面的研究。现兼任广东现代远程教育学会秘书长、《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常务副主编。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总序

绪论:意象、自然意象与色彩语言

第一节 意象概念梳理

一、意象

二、意象不同于物象,也不同于形象

三、电影意象不仅仅是影像

第二节 自然意象及其审美

第三节 色彩是沉默的自然语言

第四节 自然意象的电影色彩语言

第一章一花一世界:美与爱

第一节 玫瑰之书:一朵玫瑰就是所有玫瑰

一、玫瑰意象梳理

二、玫瑰的美与性

三、玫瑰的爱与恨

四、玫瑰的悲剧

五、玫瑰的死亡与哲学

第二节 樱花物语:刹那即永恒

一、樱花意象梳理:万物皆无常,群花终必散

二、青春之美:《四月物语》《花与爱丽丝》《蜂蜜与四叶草》

三、死亡之美:《花火》《玩偶》《当樱花盛开》

四、樱花降落的速度:《秒速五厘米》

五、希望与梦想:《恶女花魁》

六、血红叛逆与反抗:《艋舺》《赛德克·巴莱》

第三节 小小《雏菊》:纯洁的爱,无辜的牺牲

一、白之纯洁

二、无辜的象征

三、藏在心中的爱

小结:花朵与色彩,美之爱与死

第二章大地的果实:食与性

第一节 苹果的罪与美

一、《白雪公主》:鲜红的毒药

二、《黑镜子》:培养皿里的绿色新鲜

三、《苹果》(伊朗):苹果的诱惑

四、《亚当的苹果》:善恶之苹果

五、《东京少年》:红苹果与黑白苹果

第二节 葡萄与酒:大地的血液

一、《云中漫步》:恋爱的葡萄

二、《杯酒人生》:关于葡萄酒的人生论文

第三节 黄色菠萝:《重庆森林》《立春》

一、《重庆森林》:水果——爱情——保质期

二、《立春》:菠萝——王彩玲

第四节 绿色成长:《青木瓜之味》

一、运动长镜头营造影像诗意

二、绿色木瓜与青涩女孩的比附

三、绿色与沉默影像气质

第五节 《石榴的颜色》:夏天的心脏

小结:果实象征主义——食与性

第三章 彩色小鱼的影像美学:对比与和谐之美

第一节 鱼的意象梳理及彩色小鱼的影像美学

一、鱼的意象梳理

二、彩色小鱼的影像美学:色彩对比之美、和谐之美

第二节 纯度对比——《斗鱼》:美与暴烈

第三节 色相对比、轻重对比:《三轮车夫》

第四节 冷暖对比——《雏妓》《冰冷热带鱼》

一、《雏妓》:金鱼的轮回

二、《冰冷热带鱼》:鱼与刀

第五节 红绿补色对比:《悬崖上的金鱼姬》

第六节 色彩调和与和谐:《金鱼的记忆》《岁月神偷》《恶女花魁》

一、《金鱼的记忆》:温暖的恋爱金色

二、《岁月神偷》:金黄美丽的怀旧

三、《恶女花魁》:绚烂、浓艳的饱和色彩

小结

第四章 蝴蝶意象的三个文化向度:美、爱、自由

第一节 爱之蝶:《梁祝》《剑蝶》

第二节 《悲梦》:庄周梦蝶,黑白同色

第三节 自由之美:《潜水钟与蝴蝶》

第四节 蝴蝶文身:《燕尾蝶》《蝴蝶之恋》

一、蜕变、成长之蝶:《燕尾蝶》

二、悲情之蝶:《蝴蝶之恋》

第五节 死亡与灵魂之转义:《蝴蝶飞》

第六节 梦想之蓝、生命之绿:《蝴蝶》《蓝蝴蝶》

一、法国《蝴蝶》:一老一少的快乐旅途

二、《蓝蝴蝶》:梦想之蓝、生命之绿

小结:蝴蝶——重生的花朵

第五章 生命之树:万物有灵的自然意象系统

第一节 种植自然之树:《种树的牧羊人》

第二节 纯洁爱情之树:《山楂树之恋》

第三节 跨时空沟通之树:《美梦成真》

第四节 庞大的故乡之树:《台湾往事》

第五节 绿色飞翔之林:《卧虎藏龙》

第六节 永恒哲思之美:《生命之树》

1.古老的大橡树

2.母亲与大树的连接

3.三棵成长的小树苗

第七节 《阿凡达》:万物有灵,循环共生森林体系

一、蓝绿色调、和谐世界

二、树与森林体系

三、万物有灵且美,色彩斑斓共生

小结:生命之树,万物有灵

结语

1.以花果起兴,借景抒情

2.以蝶、鱼“比德”,托物言志

3.树与森林:自然而然、天人合一

参考文献

编者的话

万物有色:电影色彩语言研究是2017年由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李力。

得书感谢您对《万物有色:电影色彩语言研究》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电影哲学 电子书
《电影哲学:爱与神话》是欧文·辛格最后一部电影著作,延续了他长期对爱、对电影的哲学思考。本书的重要性在于它一方面与古典哲学、精神分析、现象学,尤其是结构主义神话学等哲学思想开展对话,是美国哲学吸收、利用欧陆哲学的一次记录;另一方面从综合艺术的角度,比较分析各种艺术的美学特征,代表了早期跨媒介研究的尝试与成果。欧文将神话归为三类,即创世神话、英雄神话、理想神话,他结合电影史论,重点讨论其中的两性关系
色彩设计参考手册 电子书
根据色彩的基本功能和应用特色,本书分为基础色、自然色、生活色、心理色和成长色5章。每一章都包括色彩设计知识的导读及精彩案例欣赏,通过精美的商业案例及其详细的分析和讲解,展示色彩的典型应用,帮助读者掌握色彩设计的基础知识,提高读者对色彩的感知能力、审美能力和设计水平,激发读者更多的创意灵感。本书可作为平面设计、服装设计和环境设计等相关从业者必备的色彩设计案例参考手册,也可作为艺术院校相关专业学生的辅
设计色彩(微课版) 电子书
以设计色彩基础教学为中心,讲述色彩与设计色彩的基础知识及相关训练技法。
色彩搭配从入门到精通 电子书
任何的设计作品都离不开色彩,良好的色彩搭配是作品成功的基础。每一种色彩都有不同的属性和意象,掌握一定的配色方法和技巧,能够使我们在设计过程中更加精准地使用色彩。尤其是在广告、网站、服装、家居等行业,对色彩应用的要求甚高。色彩给人的第一印象往往非常重要,成功的配色能够将设计作品所包含的信息快速准确地传递给受众群体,从而进行有效地宣传。反之如果配色不合理,则会使宣传的效果大打折扣,甚至令人反感。本书从
电影艺术新论 电子书
《电影艺术新论》从历史、创作、传播、欣赏四个角度,全面、系统、深入地阐述电影艺术的理论和实践,是一部理论性专著。该专著对电影发展历史进行了系统总结,对网络条件下和数字时代背景下的电影创作与电影传播进行了新的审视,并以经典影片为例,从美学、心理学角度分析了电影的赏析方法。作为一部学术著作,它既有较强的系统性和理论性,又对电影创作实践具有较强的指导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