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这本书通过分析中国古典小说名著,研究了小说叙事的艺术。
内容简介
1989年浦安迪教授应乐黛云教授邀请,为北京大学中文系和比较文学研究所的青年教师和研究生学生开设了一门课程,题为“中国古典文学与叙事文学理论”。
该课程的目标旨在从比较文学理论的角度,探讨中国古典小说的叙事方式,并且进一步阐释它与世界其他各国叙事文学的关联。
本书就是该课程讲稿的整理结集。曾收在“北大学术演讲丛书”。本书将中国的叙事传统放在世界文学的范围内进行考量,而且以此为课程的切入点,再慢慢地引入中国叙事文学的代表性文体——明清“奇书文体”,再对奇书文体的代表著作进行细读分析。
对叙事学、比较文学感兴趣,又或者对《金瓶梅》《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红楼梦》的作品阐释有疑惑的读者,相信都可以在这本小书中获得智慧的启发,找到入门的道路,做更加深入的探索。
作者简介
作者浦安迪 ,著名汉学家,现任以色列希伯来大学东亚系教授,普林斯顿大学东亚系和比较文学系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中西文化比较,中国古典小说、叙事学,中国传统思想文化。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序
第一章 导言
一 缘起
二 叙事与叙事文
三 西方与中国的叙事传统
四 叙述人的口吻
五 文人小说与“奇书文体”
六 西方Novel与中国明清“奇书文体”的对比
第二章 中国叙事传统中的神话与原型
一 中西神话的比较观
二 希腊神话中的“叙述性”原型与中国神话中的“非叙述性”原型的比较研究
三 中国传统的对偶美学
第三章 奇书文体的结构诸型
一 “缀段”结构纵横谈
二 奇书文体的“百回”定型结构
三 “十回”主结构中的次结构
四 “十回”结构的整体拼合图式
五 奇书文体的高潮位置
六 奇书文体的时空布局
七 奇书文体的“纹理”研究
八 结语
第四章 中国奇书修辞形态研究
一 修辞形态研究的重要性
二 虚拟的“说书情境”与奇书文体的修辞特色
三 人名双关语和文字游戏
四 诗、词、曲、歌的引录和插叙
五 曲笔“翻案”和叙事角度的操纵
第五章 奇书文体中的寓意问题
一 奇书文体与寓意
二 “空”与“色”——《金瓶梅》中的寓意
三 《西游记》中的寓意
四 《水浒传》中的寓意
五 《三国演义》中的寓意
六 《红楼梦》中的寓意
第六章 奇书文体与明清思想史通观
一 奇书文体与宋明理学
二 《西游记》——“不正其心不诚其意”
三 《金瓶梅》——“不修其身不齐其家”
四 《水浒传》——“不治其国”
五 《三国演义》——“不平天下”
六 结语
第七章 不是结语的结语
一 从明代思想史的变迁看奇书文体的形成
二 明代思想史特色与奇书文体的形成
三 传奇剧与奇书文体
四 白话短篇小说与奇书文体
五 奇书文体与批评精神
附录 中国叙述传统中的抒情境界 ——《红楼梦》与《儒林外史》读法
中国叙事学(第2版)是2018年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
得书感谢您对《中国叙事学(第2版)》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