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似推荐
编辑推荐
作者将现代经济理论和他在世界银行的工作见闻巧妙地结合起来,为我们提供了一本通俗易懂的经济学书籍。
内容简介
作者根据他对发展中国家实际情况的深入研究,剖析了自二战结束以后经济学家在欠发达国家推行其政策建议的成败案例,破解了经济增长之谜,揭示出一个最基本的经济学原理:所有经济主体,不管是普罗大众、企业、政府官员还是援助机构,都会对激励做出反应,成功的经济政策不能违背这一基本原理。当前世界经济结构正在发生深刻调整,传统产业和增长动力不断衰减,新兴产业的体量和增长动能尚未集聚,与此同时,中国经济正朝形态更高级、分工更优化、结构更合理的阶段转型。在此背景下阅读本书,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刻地领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其真谛就在于把激励搞对,激发各类经济主体的积极性,以新的增长动力推动社会大发展和大繁荣。
作者简介
作者威廉·伊斯特利,纽约大学经济学教授。他于1985年获得麻省理工学院经济学博士学位。1985~2001年一直在世界银行工作,2001~2003年任全球发展中心和国际经济学研究所高级研究员。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比较译丛”序
序言
中文版序
致谢
引子:寻宝
第1篇 经济增长为何重要
第一章 帮帮穷人
第2篇 失灵的仙丹
第二章 投资援助
第三章 索洛余值:投资并非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
第四章 教育是为了什么
第五章 避孕套资助
第六章 贷款并未导致经济增长
第七章 别让我们还债了
第3篇 人们对激励做出反应
第八章 边际收益递增:外溢、互补和贫困陷阱
第九章 创造性破坏:技术的力量
第十章 贫困国家的厄运
第十一章 政府可能成为经济杀手
第十二章 腐败和经济增长
第十三章 社会多元化
第十四章 结论:拉哈尔有感
参考文献和进一步阅读的建议
经济增长的迷雾: 经济学家的发展政策为何失败是2016年由中信出版集团出版,作者[美]威廉·伊斯特利。
得书感谢您对《经济增长的迷雾: 经济学家的发展政策为何失败》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