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报告(2020)(传媒蓝皮书)

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报告(2020)(传媒蓝皮书)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本书在对2019年中国传媒各领域发展状况进行系统梳理的同时,也对国内外传媒产业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与预测。

内容简介

本报告由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传媒经济与管理研究中心牵头,联合国内外学术界众多专家学者共同编撰。

报告在对当年中国传媒各领域发展状况进行分析的同时,也对未来中国传媒产业的走势进行分析与预测。报告紧密跟踪观察和系统研究中国传媒产业发展,对中国传媒产业及关联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进行深入分析,跟踪传媒年度热点,剖析新技术引领下的商业模式,并汲取先进国家和地区传媒产业发展经验,为中国传媒产业正在发生的变革提供前瞻性参考。

作者简介

编者崔保国,1984年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1990年赴日本东北大学留学,先后获得日本东北大学信息科学硕士、信息科学博士学位。1997年回国工作,曾任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副院长、江苏省新闻人才培训中心副主任等职。2000年调入清华大学传播系任教。2002年任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2004年任清华大学媒介经营与管理研究中心主任。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传媒蓝皮书(2020)出品方

传媒蓝皮书(2020)课题组

传媒蓝皮书编委会

主要编撰者简介

摘要

Ⅰ 总报告 Ⅰ General Report

B.1 2019~2020年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报告

一 2019~2020年传媒产业发展综述

二 2019年传媒产业规模与发展特点

三 2019年中国传媒细分行业发展状况

四 中国传媒生态与传媒创新

五 以全球视野展望传媒业未来

Ⅱ 传媒洞察 Ⅱ Media Industry Insight

B.2 中国媒体融合创新发展报告

一 “国家队”加速入场短视频领域

二 广电掀起MCN热潮

三 5G、AI等新技术深度赋能媒体演进

四 媒体融合存量改革强力推进

五 “媒体+政务+服务”模式成为媒体营收的新增长点

六 2019年以来中国媒体融合大事概览

七 结语

B.3 2020年中国传媒市场十大趋势

趋势一 电视收视:受众视频消费时间触顶,网络视频分流电视受众

趋势二 电视剧:现实主义题材仍是主流,符合大众审美的品质剧更受青睐

趋势三 电视节目:由大众传媒向顺应复杂立体圈层的垂直小众化发展

趋势四 广告:电视广告下行,营销新形态为广告主链接消费者搭建桥梁

趋势五 改革:加快频道精简精办,提高生产运行效率

趋势六 媒体融合:广电媒体发力短视频、MCN,融合传播深入发展

趋势七 技术发展:彩电市场竞争白热化,5G为8K电视快速渗透提供利好环境

趋势八 主流价值:主旋律概念被拓宽,主流价值观呈现方式多元化

趋势九 国际化:中国节目模式国际舞台发声,优质原创内容迈向全球

趋势十 收视测量:紧跟广电媒体改革,升级融合传播研究

B.4 算法范式对媒介逻辑的重构

一 媒介即关系:媒介认知范式由信息传递转向关系联结

二 算法即媒介:算法通过对价值关系的联结、匹配、调适实现社会建构

三 操作启示:人本逻辑之下打造人机协同的算法型内容生态

Ⅲ 媒体行业与市场报告 Ⅲ Media Industry and Market Reports

B.5 2019年中国电视产业发展报告

一 以用户思维看电视发展

二 电视与互联网的动态竞合

三 电视在融合发展中寻找机遇

结语

B.6 2019年中国电影产业发展报告

一 数据分析:稳中向好

二 产业格局:重构进行时

三 电影生产:头部电影与分众电影共生

四 电影市场:增量、需求和半径遭遇瓶颈

五 结语:保卫制片业

B.7 移动时代新内容生产的方向

一 移动视频:一种手段、多种表达

二 知识产品:一个长远的市场

三 新内容生产的基础:专业新闻生产的坚守

B.8 5G时代的微博创新发展

一 作为社交媒体典型代表的微博

二 新技术对媒体的深远影响

三 5G时代微博发展的重点方向与主要特征

四 5G带给微博以无限可能

B.9 人工智能+视频:注意力分配模式创新

一 中国的长期投入催生视频时代

二 人工智能技术实现视频与人的精准匹配

三 算法之上的普惠价值观

四 创造连接,跨过注意力鸿沟

B.10 2019~2020年中国广告市场趋势分析

一 重点行业和品牌的投放变化

二 广告市场营销环境趋势变化

三 2020年广告市场趋势展望

B.11 全营销环境下的中国媒体广告

一 经济下行与环境变化催生广告主全营销变革兴起

二 全营销变革影响下的2019年中国媒体广告市场

三 2020年全营销变革驱动下的中国媒体广告市场发展趋势

B.12 2019年中国互联网广告发展趋势

一 中国广告市场整体状况

二 2019年互联网广告情况

三 总结与展望

B.13 2019年中国电视收视市场分析

一 收视总量的变化

二 各级频道竞争格局

三 节目市场概况及竞争格局

结语

B.14 2019年中国电视剧市场发展报告

一 供给侧的变化:持续减量提质

二 类型的变化:有创新的现实题材成主流

三 竞争格局的变化:升级为朋友圈之争

四 首轮热播剧的变化:联播剧集体发力,献礼剧领航市场

结语

B.15 2019年中国网络视频产业发展报告

一 产业数据解读

二 网络视频产业热点解析

B.16 2019年中国短视频行业发展报告

一 市场竞争已不局限于平台内部,“跨界”或成为新风口

二 短视频平台与其用户双向塑造趋势愈加明显

三 短视频业态向其他领域拓展,平台内容不断“精益求精”

四 平台引领创作者价值升级,向“社会担当”转化

五 短视频/直播+电商形成“人货场”的盈利生态,敦促内容进一步升级

六 短视频精品内容的运营能力或成为MCN竞争洗牌后的重要出路

七 由“国内竞争”向“出海全球”发展,影响力不断扩大

B.17 2019年中国网络剧和网络电影发展报告

一 网络剧的发展

二 网络电影的发展

B.18 2019年中国广播收听市场发展报告

一 直播收听市场不断压缩,收听途径多元化

二 早晚高峰车载收听不断挤压居家收听

三 广播收听呈现地域性差异

四 区域广播优势持续,省市广播竞争日趋激烈

五 交通类频率优势突出,音乐类频率竞争力提升

六 强势频率以交通类为主

结语

B.19 2019年中国报纸与期刊产业发展报告

一 报业、期刊业从版面广告经营到多元化产业经营的转变

二 报业媒体融合发展到了关键转折节点

三 融媒体经营必须遵循互联网经营的规律

B.20 2019年中国图书出版产业发展报告

一 图书出版业基本情况

二 图书出版业热点与亮点

三 2020年图书出版业发展趋势

B.21 2019年中国网络游戏产业发展报告

一 产业发展概况

二 产业发展热点解析

三 产业竞争力透视

B.22 2019年中国动漫产业发展报告

一 动画电影:IP系列占比大,超级爆款出现

二 电视动画:创作精品化,题材类型趋多样化

三 网络动画:国产IP系列培育成熟,极具市场号召力

四 动漫画衍生品:产品细分化,呈持续增长态势

B.23 2019年中国网络电商市场发展报告

一 网络零售额突破10万亿元,新零售引领变革发展

二 头部电商格局稳定,下沉市场活跃用户增长显著

三 热点分析

Ⅳ 媒介融合与传媒创新报告 Ⅳ Media Convergence & Innovation Reports

B.24 2019年中国传媒上市公司分析报告

一 传媒资本市场发展背景

二 传媒上市公司二级市场表现

三 传媒上市公司业绩表现

四 2020年行业发展预期

B.25 2019年中国传媒资本市场发展报告

一 外部环境相对稳定,传媒产业整体向好

二 我国传媒业投融资情况分析

三 互联网巨头的传媒业投资布局

四 传媒业投资趋势分析

B.26 区块链技术在传媒产业的应用与影响

一 区块链技术应用现状

二 区块链技术下的媒体信源认证

三 区块链技术下的分布式内容生产

四 区块链技术下的智能推广分发

五 区块链技术下的版权管理

结语

B.27 2019年广电媒体融合传播效果分析报告

一 2019年广电媒体融合传播效果评估体系榜单

二 分渠道新媒体产品发展概况

三 2019年主流广电机构融合传播的特点

四 广电媒体融合传播发展展望

B.28 2019年中国广播融媒体市场发展趋势

一 广播融媒体发展现状

二 广播融媒体发展特点

三 广播融媒体发展尚存的问题与思考

B.29 2019年省级电视台新闻融合传播指数研究报告

一 新闻融合传播指数

二 新闻融合网络传播指数

三 新闻融合短视频传播指数

四 新闻融合微信传播指数

五 新闻融合微博传播指数

六 新闻融合自有App传播指数

结语

B.30 2019年电视大屏IPTV、OTT设备收视观察

一 数字化收视设备覆盖情况

二 数字化收视设备收视来源及贡献

三 数字化收视设备观众构成

四 智能电视开机行为及观众构成

结语

B.31 电视收视数据与消费者数据融合分析研究

一 电视媒体的新价值

二 实际购买者收视率的定义与作用

B.32 数字进化中广告市场生态分析

一 广告花费下滑,数据赋能全链路营销

二 媒体内容收入提升,数据技术助推广告产品创新

三 广告公司数字化转型遭受降维打击

四 共生模式实现协同进化

五 生态环境新变化催生新格局

B.33 2019年网络整合营销与MCN行业发展报告

一 MCN行业发展现状

二 MCN行业热点解析

三 MCN行业发展趋势

B.34 2019年全球数字经济发展报告

一 平台的崛起与不均衡的分布

二 数据治理的进展与倾向

三 数据变现:全球数据价值链

四 数字经济测算

五 未来发展趋势

Ⅴ 全球传媒市场报告 Ⅴ Media Industry Development Reports of Overseas

B.35 2019年全球传媒产业发展报告

一 全球娱乐及传媒产业发展综述

二 全球娱乐及传媒产业各行业发展状况

三 全球娱乐及传媒产业发展的特征与趋势

B.36 2019年美国传媒产业发展报告

一 报刊与新闻业

二 广播、电视业

三 互联网与社交媒体

四 出版业

五 电影业

六 广告业

七 游戏

八 5G移动通信和区块链技术

B.37 2019年欧盟传媒产业发展报告

一 报刊产业

二 电视产业

三 广播产业

四 音乐产业

五 电影产业

六 互联网产业

七 移动互联产业

八 趋势预测

B.38 2019年英国传媒产业发展报告

一 基础接入

二 通信领域

三 视听领域

四 商业模式

五 人工智能

B.39 2019年德国传媒产业发展报告

一 报纸杂志

二 广播电视

三 电影

四 互联网与社交媒体

五 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

B.40 2019年法国传媒产业发展报告

一 电影业

二 电视业

三 互联网产业

B.41 2019年日本传媒产业发展报告

一 报纸与出版

二 广播电视

三 电影

四 音像

五 互联网

六 广告

Ⅵ 传媒市场关键数据 Ⅵ Key Data on Media Market

B.42 2019年中国广告市场数据

B.43 2019年中国媒介市场数据

B.44 2019年中国快速消费品市场数据

B.45 2019年中国电视收视数据

B.46 2019年中国广播市场数据

B.47 CTR-快手媒体号2019年度榜单

Ⅶ 传媒企业创新案例 Ⅶ Media Enterprises Innovation Cases

B.48 主流媒体融合创新模式

平台化模式

全媒体布局模式

产业融合模式

本地服务模式

TMT模式

MCN模式

B.49 百度——努力在新领域突围

B.50 阿里巴巴——“进击巨人”的数据王国

B.51 腾讯——游戏+金融+数字内容的三驾马车

B.52 字节跳动——海外市场拓展(TikTok)

Abstract

Contents

皮书数据库

基本子库 SUB DATABASE

法律声明

传媒蓝皮书 BLUE BOOK OFCHINA'S MEDIA

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报告(2020)(传媒蓝皮书)是2020年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作者崔保国 主编。

得书感谢您对《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报告(2020)(传媒蓝皮书)》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中国再制造产业发展报告 电子书
本书对截至2019年年底的中国再制造产业发展情况进行总结梳理,全书分为五篇十一章。基础篇(第yi、二章)介绍了再制造的定义、特点、发展历史和关键技术等。行业篇(第三-七章)分别介绍了汽车零部件再制造、工程机械再制造、机床再制造、盾构机再制造以及办公设备再制造的概况、产业特点、发展现状和产业分析等。园区篇(第八章)简要介绍了国内八个再制造产业示范基地或集聚区。法规篇(第九、十章)汇总了再制造国家政策
国际体育产业发展报告 电子书
本书是由上海体育学院体育产业发展研究院组织全球体育领域专家撰写发布的关于世界11个代表性国家体育产业发展的综合研究报告,同时也是国内第一本有关国际体育产业研究的发展报告。书中对11个国家体育产业发展的历程、现状与特点进行了系统梳理,对当前各国体育产业面临的挑战、问题以及未来趋势进行了深入分析。
成都医疗美容产业发展报告(2019) 电子书
本书为读者展现成都医美的全景式生态,共七篇,分别是总报告、产业链发展篇、终端消费群体篇、产业配套篇、区域篇、借鉴篇及附录,涉及成都市医美产业的发展历程、发展现状、发展环境、政策建议、产业链上中下游、消费群体、人才、行业管理、配套政策、地区和企业经验借鉴等。
中国区块链产业发展报告.2018 电子书
本书分析了我国区块链产业发展现状,对我国当前区块链产业的生态构成进行了解析,总结我国区块链产业发展特点,特别是对于区块链技术在金融领域和实体经济的落地应用进行了研究,通过列举大量区块链应用和产业实践展现了区块链技术较快落成的典型领域、典型模式和典型案例,最后对我国区块链产业的重要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全球核能产业发展报告2021——2022 电子书
本书分五篇,内容包括:核能发展战略篇、高质量建设和运营篇、数字化转型发展篇、高质量创新发展篇、专题报告、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