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曾消失的苇岸:纪念

未曾消失的苇岸:纪念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本书是纪念散文家苇岸的文集,收录林贤治、林莽、王家新、树才、高兴、宁肯等人对苇岸的深情追忆文字,共同还原了一段生动、鲜活、真挚的文学记忆。

内容简介

苇岸是一个有独特价值、思想深邃、影响广泛的散文作家,一生关注大地上的事情和“大地道德”,将自然万物融入创作,其风格严谨、克制、谦卑而充满赤子深情,影响了活跃在当今文坛的很多作家、诗人,并且随着时间的推进,其影响愈来愈深远而广泛,被文学界和思想界誉为“中国的梭罗”。

美国散文家约翰·巴勒斯说,有的人把自己像种子似的播撒在土地上。苇岸便是这么一个人,一粒种子。他是“最后的浪漫主义者”和“大地上的圣徒”。

因为早逝,他留下的作品并不多,但其人格力量和文字魅力,至今仍广受好评与追念。该文集中,苇岸的家人、好友以及文学界、思想界同仁,从不同侧面回忆和描述了苇岸的一生与创作,尤其是苇岸的性格特征与艺术追求,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作为散文家的苇岸,在这个集子里得到了鲜活而丰富的展现。

作者简介

编者冯秋子,作家、编辑、艺术家。出版散文集《圣山下》《朝向流水》《塞上》《舞蹈的皱褶》《冻土的家园》等数十种。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怀念我的弟弟建国

怀念二哥

未曾消失的苇岸

告别苇岸(外一篇)

青青的麦田

哀歌——纪念苇岸

平凡的真理(外二篇)——纪念苇岸逝世二十周年

光明的豆粒——读《大地上的事情》

简单·诚实·美好——致《大地上的事情》作者

雪(外二篇)

一个令我信服的人文主义者

大祭酒——四季的祭祀(节选)

异数之美:苇岸与《大地上的事情》

活下去(外九首)——给苇岸

习静——为苇岸而作

我的一个朋友(外二篇)

我认识的苇岸

春天去看苇岸

敬重,愧疚,微妙的心理障碍——纪念苇岸

时间和大自然的诗人——苇岸

大地守望者(外一篇)

还乡

回归大地——怀念苇岸

苇岸在哪里向我们微笑(外一篇)

惊蛰的大地含义

大地的歌者——苇岸

告慰苇岸

飘逝的苇岸

从苇岸到苇草

只此一生

永远

苇岸,在天国是快乐的

落日故人情(外一篇)

善者

好兄弟苇岸——追悼青年散文家苇岸

舍有神守,忆苇岸

苇岸与大地道德

在大地上我们只过一生

回头视岸

与大地相同的心灵

天下诗人皆兄弟

田野:那黎明的奠基人——纪念苇岸或一个消逝的散文方向

怀念苇岸(组诗,外一篇)

永远的怀念——关于苇岸的日记

感受大地的心跳

苇岸:倾听神秘与回到本真

把麦田搬到天上——苇岸的境界

苇岸:绿色文学的先行者

关于大地的伦理学和美学——苇岸论

苇岸五年祭

苇岸:大地的理念(外一篇)

远去的苇岸

一个热爱大地的人死了

麦田上的风筝

去爱这个世界

和落日相遇——关于苇岸的札记

大地上的观察者——记忆中的苇岸

一个谦卑和崇高的人

只有一个苇岸

太阳升起,露珠消失

向苇岸们致敬

纪念苇岸

苇岸,回归大地

苇岸——此诗祭献我一位陌生而亲切的诗人兄弟

悼先师苇岸公灵

致苇岸

过去是怎样活在今天的

后记 纪念,为了什么

附:苇岸生平年表

未曾消失的苇岸:纪念是2019年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冯秋子 主编。

得书感谢您对《未曾消失的苇岸:纪念》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张海鹏先生八秩初度纪念文集 电子书
本书是为张海鹏的学生为庆贺其八十华诞而组织编写的文集。
犹太流散中的表征与认同:徐新教授从教40年纪念文集 电子书
本书共收录国内外知名犹太学专家围绕以“犹太人流散”为主题撰写的论文27篇。流散是犹太文明的核心特征。早在两千多年前,犹太人的大部分就已经居住在巴勒斯坦之外,这无论在语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心理方面都对犹太文明产生了深远影响。探究犹太流散的历程、表现和经验,对于深入认识犹太文明不可或缺。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各民族的流散社团(如海外华人社团)也日益成为一个引人瞩目的现象,本书为这方面的研究提供了参
星空帝国:中国古代星宿揭秘(纪念版) 电子书
寻找失落的中国星象,一场中国古天文的知识盛宴。
本淳学洽 薪尽火传:周本淳先生百年诞辰纪念集 电子书
本书内容包括遗文选登、生平履历、治学风采、人生剪影、悼诗一束、恩泽难忘等,具体收录《我的治学经验》《周本淳先生年谱》等文章。
动国际而垂久远——纪念陈垣先生诞辰140周年论集 电子书
本书是2020年11月在北京师范大学召开的“陈垣先生诞辰140周年暨学术研讨会”的部分成果。本书包括全国各地专家学者纪念活动致辞,对陈垣先生生平事迹、史学成就与影响、北京师范大学的史学优良传统及其传承等方面研究的最新思想和成果,包括刘家和《对陈援庵先生学术传统的继承和发展》、陈智超《从爱国者到共产党员》、陈其泰《陈垣先生学术成就的时代意蕴》、张荣芳《晚清岭南汉学学风的形成与陈垣的学术渊源》等篇,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