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各斯的技术——古希腊思想的语言哲学透视

逻各斯的技术——古希腊思想的语言哲学透视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以现代语言哲学为进路深入考察古希腊思想的丰富哲学意蕴。

内容简介

本书以现代语言哲学为进路深入考察了古希腊思想的丰富哲学意蕴,在引介20世纪西方古希腊哲学重要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力求获得对希腊哲学基本问题的崭新解释。主要考察对象是巴门尼德、高尔吉亚和柏拉图这三位希腊哲学史上最伟大的思想家,特别是从语言哲学的角度重释柏拉图思想的形成与内在矛盾,揭示了柏拉图理念论中蕴含的描述与命名、意义与指称和专名与通名的混淆,澄清了Being概念中“同一性”、“有”和“谓述系词”的内在意义关联和主从关系。

作者简介

作者宋继杰,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博士、清华大学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是欧洲哲学、古希腊哲学等。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前言

一、实在论、观念论与语义学——巴门尼德解释的三条进路

(一) 从“”出发:实在论进路(realist approach)

(二) 从“”出发:观念论进路(idealist approach)

(三) 从“”出发:语义学进路(semantic approach)

二、修辞术的语言观与现代意义理论——高尔吉亚思想的语言哲学透视

(一) 高尔吉亚对意义的指称论的拒斥

(二) 高尔吉亚对意义的观念(意象)论的拒斥

(三) 高尔吉亚与意义的行为主义理论

(四) “劝服”和“娱乐”:《海伦颂》的语用学解释

三、逻各斯的技术?——柏拉图《伊翁篇》对希腊传统诗歌艺术的批判

(一)

(二)

(三)

四、信念性的技术?——柏拉图《高尔吉亚篇》对修辞术的批判

(一) “Knowing-How”与“Knowing-That”:布鲁诺·斯奈儿与吉尔伯特·赖尔

(二) 知识、技术与美德:约翰·古尔德与格利高里·弗赖斯托斯

(三) “Knowing-How”与“Knowing-What”:雅可·辛提卡(Jaakko Hintikka)

(四) “知识”与“信念”

(五) 解读《高尔吉亚篇》(449.c-481.b)的基本预设

(六) 作为“信念性技术”的修辞术不是“技术”:《高尔吉亚篇》(449.c-461.b)

(七) 作为“信念性技术”的修辞术没有力量:《高尔吉亚篇》(461b-481b)

五、“苏格拉底的定义”与“存在着的本质”——柏拉图早期对话中Being的意义问题

(一)

(二)

(三)

(四)

六、“人为约定主义”、“流变—自然主义”与“本质—自然主义”——柏拉图《克拉底鲁篇》中的名称理论

(一)

(二)

(三)

(四)

(五)

七、“跟有”与“跟名”——柏拉图《斐多篇》中的存有论与语义学

(一)

(二)

(三)

(四)

参考文献

逻各斯的技术——古希腊思想的语言哲学透视是2013年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宋继杰。

得书感谢您对《逻各斯的技术——古希腊思想的语言哲学透视》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日本哲学与思想研究(2016) 电子书
《日本哲学与思想研究》为中华日本哲学会的会刊。
陈法哲学思想研究 电子书
本书采取史论结合的研究方法,坚持逻辑与历史统一的原则,从儒学发展史的角度及易学哲学的高度,提炼出陈法哲学思想研究的若干重要命题,并以此为基础展开系统研究;同时注重研究的学理性,紧密贴近陈法思想的本原,既深入挖掘陈法哲学思想丰富的内涵,又充分展现其独特个性色彩。本书使陈法哲学思想的原貌得以完整呈现,为系统研究中国易学和儒学发展史,为进一步深入研究贵州地方思想文化,提供有益参考和借鉴。
日本哲学与思想研究(2017) 电子书
《日本哲学与思想研究》为中华日本哲学会的会刊。
哲学的贫困再研究:思想论战与新世界观的呈现 电子书
本书以比较分析为研究方法,将澄清蒲鲁东的思想原貌、厘清马克思与蒲鲁东的思想关系、概述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黄金时代”、总结蒲鲁东的经济哲学观作为理论前提。
杜威探究型哲学思想研究 电子书
本书以“探究”为核心范畴,把杜威的哲学标示为一种探究型的哲学思想,打通探究、知识与逻辑之间的关联,并且通过社会探究这一范畴,使杜威哲学过渡到社会层面,杜威哲学的整体面貌得以显现;概括了杜威哲学的五个基本方法论,并将其用于分析杜威的各个哲学领域,从而使杜威哲学的晦涩和模糊变得清晰而生动;着重关注杜威的逻辑理论,探讨杜威早期的逻辑思想和后期逻辑思想的关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