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法总则

债法总则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类似推荐

编辑推荐

作者主张仍然保留债的概念和债法总则,并强调债的一般规则对合同法的指导作用。

内容简介

我国债法总则的设计,应当将本来应当属于合同法总则的内容回归合同法,将仅仅适用侵权法的内容回归侵权法。债法总则中主要规定的是债的发生原因、标的、种类、效力、变更、保全、转让、消灭等。《王利明法学教科书:债法总则》共分三篇17章,完整呈现了作者在债法总则领域的系统研究和深入思考。

作者简介

作者王利明,1960年2月生,湖北省仙桃市人。1981年获湖北财经学院法学学士学位;1984年获中国人民大学法学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1990年获中国人民大学法学博士学位;1989年2月至1990年2月,1998年8月至1999年6月,先后在美国密歇根大学法学院和哈佛大学法学院进修。

现任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十一届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委员、中国法学会民法学研究会会长。曾获“中国有突出贡献的博士学位获得者”、“第一届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北京市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以及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奖、第一届中韩青年学术奖、长江学者等奖励。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前言 未来民法典应设置债法总则

术语缩略表

一、主要法律及司法解释缩略语

二、国际公约及示范法缩略语

第一编 债法基本原理

第一章 债之概述

第一节 债的概念和特征

一、债的概念

二、债的特征

三、债权与物权的区分

第二节 债的要素

一、债的主体

二、债的内容

三、债的客体

第三节 债的效力

一、债的效力概述

二、债权的效力

三、债务的效力

四、债务不履行的责任

第四节 债与责任

一、债与责任概述

二、债与责任的联系

三、债与责任的区别

四、债务与责任的分离

第二章 债法概述

第一节 债法的概念和特征

一、债法的概念

二、债法的调整对象

三、债法的特征

第二节 债法的历史发展

一、古代债法

二、近代债法

三、现代债法

四、我国债法的发展

第三节 债法的体系

一、传统大陆法系国家的债法体系

二、我国未来民法典中的债法体系

第三章 债的分类

第一节 典型之债与非典型之债

一、典型之债与非典型之债概述

二、典型之债与非典型之债的区别

第二节 种类之债和特定之债

一、种类之债和特定之债概述

二、种类之债与特定之债的区别

三、种类之债的成立与履行

第三节 金钱之债和非金钱之债

一、金钱之债和非金钱之债的分类

二、金钱之债和非金钱之债的区别

三、金钱之债的履行

第四节 本金之债和利息之债

一、本金之债和利息之债概述

二、利息的计算

三、本金之债和利息之债的履行

第五节 选择之债和简单之债

一、选择之债和简单之债概述

二、选择之债的履行

第六节 继续性债务和非继续性债务

一、继续性债务与非继续性债务的区分标准

二、继续性债务与非继续性债务的区别

三、继续性债务与非继续性债务的不履行

第七节 方式性债务和结果性债务

一、方式性债务和结果性债务的概念

二、方式性债务和结果性债务的区别

第四章 多数人之债

第一节 多数人之债概述

第二节 连带之债与按份之债

一、连带之债的概念和特征

二、连带之债与按份之债的联系和区别

三、连带债务

四、不真正连带之债

第三节 可分之债和不可分之债

一、可分之债和不可分之债概述

二、可分之债和不可分之债的区别

三、可分之债和不可分之债的效力

第二编 债的发生

第五章 债的发生原因的一般理论

第一节 债的发生原因概述

一、债的发生原因的概念

二、探讨债的发生原因的法律意义

三、各种债权请求权的适用关系

第二节 意定之债与法定之债

一、意定之债与法定之债的关联

二、意定之债与法定之债的区别

第六章 合同之债与侵权之债

第一节 合同与合同之债

一、合同的概念

二、合同之债的特征

三、合同之债是债的典型形态

四、合同之债与合同责任

第二节 侵权行为与侵权之债

一、侵权行为的概念和特征

二、侵权之债的特点

三、侵权损害赔偿之债与侵权责任

第三节 合同之债与侵权之债的关系

一、合同之债与侵权之债的联系

二、违约之债与侵权之债的区别

三、违约责任和侵权责任的竞合

第四节 侵权法的扩张对债法体系的影响

一、侵权法的扩张对合同法的影响

二、侵权法扩张对不当得利返还之债的影响

三、侵权法扩张对无因管理之债的影响

四、侵权法扩张对缔约过失责任的影响

五、侵权法的扩张与情谊行为

第七章 缔约过失之债

第一节 缔约过失之债概述

一、缔约过失之债的概念

二、缔约过失之债的特征

第二节 缔约过失之债的构成

一、缔约过失之债的构成要件

二、缔约过失之债构成要件的关联性

第三节 缔约过失行为的类型

一、假借订立合同、恶意进行磋商

二、故意隐瞒与订立合同有关的重要事实或者提供虚假情况

三、泄露或不正当地使用商业秘密

四、违反强制缔约义务

五、无权代理

第四节 缔约过失责任与其他责任

一、缔约过失责任和违约责任

二、缔约过失责任与侵权责任

第五节 缔约过失责任的赔偿范围

第八章 无因管理之债

第一节 无因管理之债概述

一、无因管理的概念

二、无因管理的特征

三、无因管理制度的功能

第二节 无因管理的分类

一、真正的无因管理与不真正的无因管理

二、适法的无因管理和不适法的无因管理

第三节 无因管理与相关制度的关系

一、无因管理和委托合同的联系和区别

二、无因管理与不当得利的联系和区别

三、无因管理和无权代理的联系和区别

四、无因管理与情谊行为的联系和区别

第四节 无因管理的成立要件

一、管理人实施管理行为时没有法定或者约定的义务

二、行为人实施了管理他人事务的行为

三、管理人具有为他人利益进行管理的意思

四、管理人不应违背本人明示或可得推知的意思进行管理

第五节 无因管理的效力

一、对管理人的效力

二、对本人的效力

三、诉讼时效的适用

第六节 无因管理之债的消灭

第七节 准无因管理

一、准无因管理的概念和特征

二、准无因管理的类型

第九章 不当得利之债

第一节 不当得利之债概述

一、不当得利的概念和特征

二、不当得利制度的功能

三、不当得利返还请求权是独立的请求权

第二节 不当得利返还请求权与其他请求权

一、不当得利返还请求权与侵权损害赔偿请求权

二、不当得利返还请求权与合同上的请求权

三、不当得利返还请求权与物权请求权

第三节 不当得利的成立要件

一、不当得利的成立概述

二、不当得利的成立要件

第四节 给付型不当得利

一、给付型不当得利概述

二、给付型不当得利的构成要件

三、给付型不当得利的典型形态

第五节 非给付型不当得利

一、非给付型不当得利概述

二、非给付不当得利的三种形态

第六节 不当得利之债的效力

一、获利人负有返还义务

二、返还义务的具体内容

三、诉讼时效的适用

第七节 不当得利返还义务的排除

一、不当得利返还义务排除的概念

二、不构成不当得利的情形

三、不当得利返还义务的免除

第十章 非典型之债

第一节 自然债务

一、自然债务概述

二、自然债务制度的发展

三、诉讼时效届满后的债务

第二节 悬赏广告

一、悬赏广告的概念和特征

二、悬赏广告的性质

三、悬赏广告的构成要件

四、悬赏广告的效力

五、优等悬赏广告

第三节 法定补偿义务

一、法定补偿义务的概念与特征

二、法定补偿义务是独立的债的发生原因

三、法定补偿义务的确定

第四节 获利返还之债

一、获利返还之债的概念和特征

二、获利返还之债的构成要件

三、获利返还之债属于独立的债的类型

四、获利返还之债的效力

第三编 债的效力

第十一章 债的履行

第一节 债的履行概述

一、债的履行的概念和特征

二、给付和履行

第二节 债务履行的原则

一、债务履行原则概述

二、债的履行原则

第三节 债务履行的主体

一、债务履行主体是债务人

二、债务履行辅助人

三、第三人代为清偿

四、履行受领人

第四节 债务履行的标的

一、债务履行标的概述

二、代物清偿

第五节 债务履行的时间和地点

一、债务履行的时间

二、债务履行的地点

三、履行方法

四、履行费用

第六节 清偿抵充

一、清偿抵充的概念

二、清偿抵充的条件

三、清偿抵充的形式

四、法定抵充的顺序

第十二章 债的变更

第一节 债的变更概述

一、债的变更的概念和特征

二、债的变更要件

第二节 债的变更与和解协议

一、和解协议的概念和功能

二、和解协议与债的变更

第三节 债的变更的效力

一、债的变更对当事人的效力

二、债的变更对保证人的效力

第十三章 债的移转

第一节 债的移转概述

一、债的移转的概念和特征

二、债的移转制度的历史发展

第二节 债权转让

一、债权转让的概念和特征

二、债权转让的条件

三、债权转让的法律效力

第三节 债务承担

一、债务承担的概念和特征

二、债务承担与第三人代为履行

三、债务承担的构成要件

四、债务承担的三种形态

五、债务承担的效力

第四节 债权债务的概括移转

一、债权债务概括移转的概念和特征

二、债权债务概括移转的类型

三、债权债务概括移转的效力

第十四章 债的担保

第一节 债的担保概述

一、债的担保的概念和特征

二、债的担保的分类

三、担保的设立

四、担保的效力

第二节 保证合同概述

一、保证合同的概念

二、保证合同的属性

三、保证的分类

四、保证与履约保证金

第三节 保证合同的成立和生效

一、保证合同的成立

二、保证合同成立的一般要件

三、保证合同的生效

第四节 保证合同的主体

一、保证合同的主体概述

二、保证人资格问题

第五节 保证合同的内容

一、主债权的种类、数额

二、债务人履行债务的期限

三、保证的方式

四、保证担保的范围

五、保证期间

六、双方认为需要约定的其他事项

第六节 保证合同的效力

一、对主债权人的效力

二、对保证人的效力

第七节 保证责任

一、保证责任的概念和特征

二、保证责任的内容

三、保证责任的减轻和消灭

第八节 保证期间与诉讼时效

一、保证期间

二、保证债务的诉讼时效

第九节 共同保证

一、共同保证的概念和特征

二、共同保证的两种形式

三、共同保证的效力

第十节 最高额保证

一、最高额保证的概念与特点

二、最高额保证所担保的债权范围

三、最高额保证所担保的债权的确定

四、最高额保证中的保证期间

第十五章 债的保全

第一节 债的保全概述

一、债的保全的概念和特点

二、债的保全与其他保障债权形式的区别

第二节 债权人的代位权

一、债权人代位权的概念和特点

二、代位权制度与强制执行制度

三、债权人代位权行使的条件

四、代位权诉讼的主体

五、代位权的行使范围和费用负担

六、代位权行使的效力

第三节 债权人的撤销权

一、撤销权的概念和特征

二、撤销权制度和相关制度的区别

三、撤销权行使的条件

四、撤销之诉的主体

五、撤销权行使的范围

六、撤销权行使的效力

七、撤销权行使的期限

第十六章 债务不履行

第一节 债务不履行概述

一、债务不履行的概念

二、债务不履行的具体形态

第二节 债务不履行责任的构成要件

一、债务人未按照债的要求履行债务

二、不具备法定或约定的免责事由

第三节 债务不履行的责任

一、损害赔偿

二、继续履行

第四编 债的消灭

第十七章 债的消灭

第一节 债的消灭原因概述

一、债的消灭的概念和特征

二、债的消灭的一般效力

第二节 清偿

一、清偿的概念

二、新债抵旧

第三节 抵销

一、抵销的概念和特征

二、抵销的两种方法

三、抵销的效力

第四节 提存

一、提存的概念和特征

二、提存的主体

三、提存的条件

四、债务人提存后的通知义务

五、提存的效力

第五节 免除

一、债务免除的概念和特征

二、关于债务免除的性质

三、债务免除的要件

四、债务免除的效力

第六节 混同

一、混同的概念与特征

二、混同的原因

三、混同的效力

第七节 更新

一、债的更新的概念

二、债的更新与相关制度的比较

三、债的更新的要件

四、债的更新的类型

五、债的更新的效力

主要参考书目

债法总则是2016年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王利明。

得书感谢您对《债法总则》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家事法研究(2017年卷) 电子书
本书是中国法学会婚姻家庭法学研究会主办的专业学术集刊,本书为2017年卷。
家事法研究(2018年卷) 电子书
本书是中国法学会婚姻家庭法学研究会主办的专业学术集刊,本书为2018年卷。
家事法研究(2019年卷) 电子书
本书是中国法学会婚姻家庭法学研究会主办的专业学术集刊,本书为2019年卷。
家事法研究(2020年卷) 电子书
本书是中国法学会婚姻家庭法学研究会主办的专业学术集刊,本书为2020年卷。
金融法(第2版) 电子书
内容高度融合多种金融职业资格考试要求,可作为考取银行从业资格、证券从业资格、期货从业资格等资格证书的参考教材。正文内穿插案例及其解析、实案广角(文字或视频)、思考与讨论、法规展台、视野拓展等栏目,方便教学互动。提供课件、教案、大纲、视频案例、参考答案、补充练习题、模拟试卷等配套教学资料,索取方式参见本书正文最后一页或左下角二维码页面内的配套资料索取示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