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哲学研究

逻辑哲学研究

立即试读
手机扫码阅读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编辑推荐

人大出版社积累多年,收罗中西方政治、哲学、历史研究精粹,集合当代名家著作。

内容简介

一部较为系统、较为全面,有一定深度的现代西方伦理学史。尽可能使较完整的系统与较充实的史料兼容一体,尽可能地把教学需要与深入地科学研究统一起来。

本书既能满足高等学校教学要求,又能为有志于这一领域的研究者和爱好者的进一步探讨打下基础、提供方便。

作者简介

作者夏春涛,江苏扬州人。1991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获博士学位;同年入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工作。1994至1995年,美国哈佛大学哈佛-燕京学社访问学者。1999年破格晋升研究员。太平天国史研究领军人物。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主要研究太平天国史,著有《太平天国宗教》《从塾师、基督徒到王爷:洪仁玕》《天国的陨落——太平天国宗教再研究》。

章节目录

中国当代先锋文学思潮论

版权信息

“当代中国人文大系”出版说明

自序 个人记忆与历史遗产

引言 从启蒙主义到存在主义:上升还是下降?

一、作为先锋文学思潮的“启蒙主义”与“存在主义”

二、从启蒙主义到存在主义:当代先锋文学思潮的演变轨迹

三、中国当代先锋文学思潮的基本特征

四、先锋文学思潮的限度、悖论与谬误

第一章 启蒙主义文学思潮:第一阶段

一、背景:社会正义的重建与人性价值的回归

二、先锋思潮的前引:对六七十年代地下诗歌的追溯

三、先锋的诞生:“朦胧诗潮”论

四、走向人性与心灵的空间:“意识流”小说思潮论

第二章 启蒙主义文学思潮:第二阶段

一、背景:文化时代的焰火

二、寻根思潮的发端:杨炼等人早期的文化诗歌探索

三、寻根小说思潮的缘起与发展的三个阶段

四、悖论与转机:寻根文学思潮论

第三章 现代主义文学思潮

一、背景:文化哲学与现代美学思潮风起云涌

二、观念的“爆炸”:新小说思潮论

三、诗歌现代主义运动:“第三代诗歌”论

四、现代主义戏剧实验

第四章 新历史主义文学思潮

一、背景:历史理性的瓦解与困惑中的追问

二、“第三代诗歌”的新历史主义意识

三、“新历史主义小说”思潮的演变轨迹

四、“新历史主义小说”的基本特征

第五章 存在主义文学思潮:关怀终极的一支

一、背景:哲学的转向与精神的蜕变

二、追问存在的海子及其追随者的悖论

三、先锋小说中的存在主题

四、文化接力者的生存寓言

第六章 存在主义文学思潮:思索当下生存的一支

一、另一个背景:“从群众中回家的个人”

二、“新写实”及其界邻者的生存图景

三、从“新状态”到“新生代”

四、历史蜃楼的崩溃与堕回地面的舞蹈

第七章 女性主义文学思潮

一、背景:女权抗争的需要与结构主义的启示

二、女性主义的诞生与“女性主义诗歌”

三、“女性主义小说”的第一阶段:性别自觉

四、“女性主义小说”的第二阶段:话语自觉

第八章 先锋文学思潮的分裂与逆变

一、背景:相对主义时代的文化分裂与喧嚣

二、后现代主义的理论幻象

三、“人文精神”论辩与“新保守主义”升温

四、文学精神的分化和个人写作的下降

后记 祭奠20世纪的风声

修订版后记

当代中国人文大系

中国古代文人集团与文学风貌(修订版)

版权信息

引言

第一章 “天子失官,学在四夷”——文人集团发生的文化机制

第一节 “道术将为天下裂”——从学在官府到学在私家

第二节 “无恒产而有恒心”——士阶层的崛起

第三节 “率其群徒,辩其谈说”——诸子学派的社会活动

第四节 “悉召文士,以兴太平”——“焚书坑儒”杂说

第二章 “主上所戏弄,倡优畜之”——侍从文人集团说略

第一节 “设天网以该之,顿八纮以掩之”——从梁园宾客到言语侍从

第二节 “宣上德而尽忠孝,抒下情而通讽谕”——侍从文人集团的文化功能与文学风貌

第三节 “为竹林之交,著忘言之契”——附论竹林七贤

第三章 “以径路之殊,成门户之异”——学术派别漫评

第一节 “传业者寝盛,支叶蕃滋”——学派的构成方式

第二节 “文以理为主”——学派思想与文学风貌

第三节 “道本大公,各求其是”——学派纷争与文学风貌之一

第四节 “以相长之义而成相胜之气”——学派纷争与文学风貌之二

第四章 “讽议朝政,裁量公卿”——政治朋党综论

第一节 “共为部党,诽讪朝廷”——太学集团与文学风貌

第二节 “情义相得”,“奋私昵党”——进士集团与文学风貌

第三节 “广联同志”,“讽议朝政”——讲学集团与文学风貌

第四节 “天下翕然,以臧否为谈”——党争与文学风貌

第五章 “以文会友,以友辅仁”——文人结社浅识

第一节 “诗酒风流”,“寄兴适情”——文人结社的源起与演进

第二节 “或赓歌酬诗”,“或辩理诘义”——文人结社的类型及其活动

第三节 “野之立社,即朝之树党”——文人结社的文化功能

第四节 “以同声相引重”,“以悬书示人”——文人结社与文学风貌

第六章 “先有并时之羽翼,后有振起之魁杰”——文学流派摭谈

第一节 “预此宗流者,便称才子”——文学流派的滥觞

第二节 “诗派之别,源远乎哉”——文学流派的形成

第三节 “门户各立,流派纷然”——文学流派的展开

第四节 “诗是吾家事”——文学流派与文学风貌

结语

第一节 文人集团的宗法性

第二节 文人集团的政治—文化功能

第三节 文人集团与文学风貌

主要参考书目

后记

修订版后记

唯物主义的现代形态:实践唯物主义研究

版权信息

前言

导论

一、“实践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确切表述

二、实践唯物主义:唯物主义的现代形态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实践唯物主义

一、实践:马克思主义哲学生长和发展的现实基础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主题和理论特征

三、唯物主义的历史形态和实践唯物主义的理论空间

四、实践本体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体论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新构想

一、哲学思维的根本特征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功能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新体系的建构原则和初步构想

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一体化”:内涵、基础与问题

第三章 实践范畴的再认识

一、实践:主体和客体的双向对象化

二、人对物质世界的实践把握

三、实践的效能、效果和反馈

四、人的活动与效率

五、实践观点的世界观意义

第四章 主体性原则的再探讨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发展的一个生长点

二、主体性: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范畴

三、主体、客体与主观、客观

四、人的主体地位和主体性

五、人的主体性的进程

第五章 唯物主义历史观的重建

一、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出发点、生长点和职能

二、科学的实践观是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理论基础

三、个人与社会的辩证关系

四、重新理解社会有机体

五、重新理解社会发展的自然历史过程

六、重新理解历史必然性

七、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 内在机制和现代特点

第六章 “合理形态”辩证法的重释

一、实践唯物主义与“合理形态”的辩证法

二、实践辩证法:辩证法的“合理形态”

三、辩证的否定与否定性的辩证法

第七章 全面反映论的重构

一、知识论、认识论与全面的反映论

二、实践反思: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根本特征

三、认识的发生、本质和过程

四、思维的建构和反映论的革命

五、认识的“解剖结构”和关系系统

六、思维反映存在的现代尺度

七、知性思维向辩证思维的现代“复归”

第八章 新型价值论的发祥地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价值论

二、价值:主客体关系所特有的质态

三、真理原则与价值原则:人类活动的两大原则

四、价值与真理在实践过程中的统一

明代哲学史(修订本)

版权信息

导言

第一章 曹端与明代理学的兴起

一 太极理气

二 诚与性命

三 诚敬与仁

第二章 薛瑄的河东之学与明代关中学者

一 无极而太极,理一分殊

二 知性与复性

三 格物与居敬

四 薛瑄与明代关中学者

第三章 吴与弼的自治力行与胡居仁的主敬

一 吴与弼的自治力行

二 胡居仁的主敬

三 胡居仁的理气心性诸说

四 胡居仁对佛老的批评

第四章 陈献章与心学的起始

一 自得之学

二 心与道俱的境界

三 义理融液,操存洒落

四 陈献章的诗学

五 陈献章的弟子

第五章 湛若水的“随处体认天理”及其学传

一 心体物不遗

二 随处体认天理

三 湛若水与王阳明的辩论

四 湛若水的学传

第六章 王阳明的良知之学

一 道德的凸显

二 心外无理

三 知行合一

四 致良知

五 四句教

第七章 王龙溪的先天正心和钱德洪的后天诚意

一 王龙溪的先天正心之学

二 寂与感

三 钱德洪的后天诚意之学

第八章 黄绾的“艮止”与季本的“龙惕”

一 “艮止”之旨

二 对王阳明的批评

三 季本的“龙惕”

第九章 邹守益“戒惧”之旨及其家学

一 “戒惧”宗旨

二 对同门偏离阳明本旨的批评

三 邹守益的家学

第十章 欧阳德的动静体用合一说

一 良知与知觉的关系

二 动静合一

三 对体用合一的发挥

第十一章 聂豹的归寂之学

一 寂与感的对立

二 与王门诸人的辩论

三 归寂之学的推广

第十二章 罗洪先对于归寂主静说的全面阐发

一 主静宗旨

二 对现成良知派的否定

三 罗洪先一生理论发展过程及对江右学派的超出

第十三章 王时槐的透性研几说

一 虚静与生生

二 透性

三 研几

第十四章 胡直对心学宗旨的发挥

一 理不离乎心,存神过化

二 物不外乎心,察之外无物

第十五章 李材的“止修”之学

一 知与性

二 止修宗旨及其内在矛盾

三 止修与艮止、归寂

四 修身与治平

第十六章 王艮及泰州之学的初创

一 良知现成自在

二 平民与精英

三 淮南格物

四 学与乐

五 王艮弟子中的不同趋向

第十七章 罗汝芳的“赤子良心”之学

一 大道只在此身

二 顺适当下

三 天明与光景

四 罗汝芳与王龙溪

五 慎独与孝慈

第十八章 耿定向的“不容已”之学

一 “真机不容已”

二 泰州平实之旨

三 “学有三关”

四 儒佛同一,佛为儒用

第十九章 焦竑的儒释道三学

一 儒家:知性复性

二 佛家:儒释不二

三 道家:以道补儒

四 礼的形上学解释

第二十章 李贽的童心说

一 童心说:回到本真自我

二 个体原则的突出

三 清净本原

四 李贽身后的影响

第二十一章 罗钦顺的哲学思想

一 理与气

二 心与性

三 对佛教和心学的批评

四 格物论及与王阳明的争论

第二十二章 王廷相的气论及其实证倾向

一 太极道体

二 性论

三 修养论

四 对佛道及理学诸家的批评

第二十三章 吴廷翰的哲学思想

一 气之混沦为天地万物之祖

二 对心学的批评

三 修养功夫论

第二十四章 陈建《学通辨》对朱子学的阐扬

一 朱陆早同晚异

二 儒释之辩

第二十五章 顾宪成对朱子学阳明学的调和

一 先天良知与后天功夫并重

二 “无善无恶”辨

三 小心——敬

第二十六章 高攀龙的格物知本之学

一 气、心、性、理

二 格物与知本

三 悟与修

四 敬与顺乎自然

第二十七章 刘宗周的诚意慎独之学

一 道体

二 意与诚意

三 对王阳明及王门后学的批评

四 心性与慎独

第二十八章 黄宗羲对心学的总结

一 理气合一,心性合一

二 盈天地皆心

三 四句教

四 本体与功夫

五 哲学史方法论

六 《明夷待访录》中的政治思想

第二十九章 陈确的哲学思想

一 《大学》辨

二 知行辨

三 性善辨

四 理欲辨

五 丧葬辨

第三十章 方以智的哲学思想

一 学术渊源

二 质测与通几

三 气与火、太极与心

四 一与二与三

五 三教统合与打翻三谛

第三十一章 王夫之的哲学思想

一 太极:体用胥有而相需以实

二 天地之和与日新之化

三 心与性

四 知识论

五 历史观

六 治学方法论

第三十二章 从四大高僧看明代佛教的融通趋势

一 紫柏真可

二 云栖袾宏

三 憨山德清

四 蕅益智旭

第三十三章 明代道教哲学

一 张宇初

二 《性命圭旨》

三 陆西星

四 三一教的会三归一

第三十四章 明末天主教的传入及与中国本土文化的碰撞

一 天主

二 灵魂

三 伦理

四 科学与思维方法

本书引用书目版本

北大版后记

附录一 学术自述

附录二 王阳明致良知中道德和知识的结合

一、王阳明与朱熹的分歧

二、致良知学说中道德理性和知识理性的结合

三、致良知学说对陆九渊和朱熹的综合

四、道德理性与知识理性的结合在现时代的意义

斯宾诺莎哲学研究

版权信息

“当代中国人文大系”

自序

第一编 绪论

第一章 斯宾诺莎的时代

第二章 斯宾诺莎的生平

第三章 斯宾诺莎著作考释

第四章 斯宾诺莎哲学思想的发展及其最后之统一

第五章 斯宾诺莎哲学体系的逻辑结构及其几何学方法

第二编 自然系统

第一章 神

第二章 实体和样态

第三章 实体和属性

第四章 思想和广延

第五章 无限样态和有限样态

第六章 逻辑性的自然架构和绝对必然的因果系统

第三编 认识系统

第一章 观念和对象

第二章 心灵和身体

第三章 理智和想象

第四章 真理和错误

第五章 想象、理性和直观知识

第六章 语言和真理

第四编 伦理系统

第一章 自由和必然

第二章 情感和认识

第三章 国家与社会

第四章 宗教与道德

附录一 斯宾诺莎在欧洲哲学史上的影响以及中国的斯宾诺莎研究

附录二 斯宾诺莎的“一切规定都是否定”考释

附录三 斯宾诺莎生平和著作年表家史

参考书目

新版附录一 洪汉鼎先生学经履历与学术成就述略

新版附录二 洪汉鼎先生著作目录

新版后记

宋明理学研究

版权信息

“当代中国人文大系”出版说明

再版序

前言

宋明理学简介

第一章 绪论

一、宋明理学所面临的挑战

二、宋明理学的称谓、内涵和分系

三、宋明理学发展的诸阶段

四、宋明理学范畴结构的演变

五、宋明理学的特点和时代精神

第二章 濂溪学——周敦颐的道学思想

一、身世、生平和著作

二、“立太极”的哲学学说

三、“立人极”的伦理道德学说

四、历史地位及影响

第三章 横渠学——张载的气学思想

一、生平和著作

二、社会改革思想

三、哲学学说

四、历史地位和影响

第四章 二程学——程颢、程颐的道学思想

一、家世和经历

二、二程的道学思想

三、二程的政治伦理学说

四、二程思想的历史地位和影响

第五章 朱子学——朱熹的道学思想

一、身世、生平活动和著作

二、哲学逻辑结构

三、“性”和“心”的学说

四、历史地位和影响

第六章 象山学——陆九渊的心学思想

一、身世、生平活动和著作

二、社会改革思想

三、“宇宙便是吾心”的哲学思想

四、历史地位和影响

第七章 阳明学——王守仁的心学思想

一、身世、生平和著作

二、“致良知”的本体工夫论

三、伦理道德学说

四、历史地位和影响

第八章 船山学——王夫之的气学思想

一、家世、生平和著作

二、社会政治学说

三、哲学学说

四、伦理道德学说

五、历史地位和影响

第九章 结束语——对宋明理学的几点认识

一、宋明理学是中国古代思想逻辑的发展

二、宋明理学是中国哲学上的一次飞跃

三、宋明理学是中国哲学系统中的重要阶段

四、宋明理学中主流派与非主流派的差分和联系

五、宋明理学的范畴体系

六、宋明理学对宗法社会的作用和影响

附录一 学术小传

附录二 邵雍的先天之学

附录三 张栻为湖湘学的集成

附录四 叶适为永嘉学的集成

附录五 戴震发狂打破宋儒《太极图》

思辨哲学新探

版权信息

“当代中国人文大系”

自序

绪论——关于黑格尔哲学的现实意义

第一章 关于逻辑学的研究

引言

第一节 “存在论”的“有”与“无”

第二节 “本质论”的“本质性或反思规定”

第三节 “概念论”的概念的辩证观

第四节 综评“概念论”

第二章 关于美学的研究

引言

第一节 黑格尔美学思想的发端——《精神现象学》中的美学思想

第二节 关于古希腊艺术的历史分析——《历史哲学》中的美学思想

第三节 关于“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黑格尔《美学》研究之一

第四节 关于实践与艺术美的创造——黑格尔《美学》研究之二

第五节 关于黑格尔对“一些流行艺术观念”的批判——黑格尔《美学》研究之三

第三章 关于实践、自由、哲学史等专题研究

引言

第一节 黑格尔的实践观

第二节 黑格尔的自由观

第三节 黑格尔的哲学史观

第四节 黑格尔对康德哲学的批判

附录一 近代西方哲学对人的评价问题

附录二 关于知性的若干探讨

附录三 论德国古典唯心主义的抽象能动性

后记

新版附录一

新版附录二

亚里士多德关于本体的学说

版权信息

前言

“当代中国人文大系”出版说明

第一章 亚里士多德为什么提出本体概念?

第二章 本体是存在的中心——《范畴篇》第五节

“不表述主体”和“不存在于主体之中”

“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

“个体性”和“变中的不变”

第三章 关于本体的问题——介绍《形而上学》这本书

《形而上学》的结构

四因说

有关本体的一些问题

第四章 存在和本体——《形而上学》第五卷第七、八章

存在的几种意义

本体的几种意义

第五章 本体的原则和原因——《形而上学》第十二卷前五章

事物的三种原则

三种本体和动因

一般和个别

第六章 理性——神是本体——《形而上学》第十二卷后五章

第一动者

理性、善、神

理性的特征

第七章 作为“基质”的本体——《形而上学》第七卷第一、二、三章

本体是“第一存在”

关于本体的问题

质料不是第一本体

第八章 本质是本体——《形而上学》第七卷第四、五、六章

本质与偶性

本质属性

事物和本质

第九章 生成和本质——《形而上学》第七卷第七、八、九章

认识本质和制造事物

形式不是生成的

形式和质料在生成中的作用

第十章 本质和定义——《形而上学》第七卷第十、十一、十二章

定义的整体和部分

本质和具体事物

定义如何能是统一的?

第十一章 “一般”不是本体——《形而上学》第七卷第十三—十七章

论证“一般”不是本体

论证“理念”不是本体

个别事物是不能定义的

“一”和“存在”不是本体

形式是本体

第十二章 质料和形式——《形而上学》第八卷

质料和形式的关系

形式和具体事物

最后的质料和最接近的质料

形式和质料的统一

第十三章 能力和可能——《形而上学》第九卷前五章

能或能力

可能和不可能

意志的作用

第十四章 现实和潜能——《形而上学》第九卷后五章

现实和潜能

现实先于潜能

真和假

第十五章 “数”和“理念”不是本体——《形而上学》第十三卷前五章

对“数”的批判

“数”是一种抽象的存在

对“理念”的批判

第十六章 批判柏拉图学派的数论——《形而上学》第十三卷后五章

几种不同的数论

对这些观点的批判

批判独立自存的“数”

这些批判的意义

本体的要素是个别还是一般?

第十七章 “数”不是本体的第一原则——《形而上学》第十四卷

相反的东西不能是第一原则

存在和非存在

第一原则和“善”

结论

唯物论还是唯心论

辩证法还是形而上学

附录 亚里士多德对柏拉图“理念论”的批判是对一般唯心主义的批判——《形而上学》一书释义之一

后记

重印跋

逻辑哲学研究

版权信息

第一章 什么是逻辑哲学?

一、逻辑哲学的兴起

二、逻辑哲学与哲学逻辑

三、逻辑哲学与语言哲学

四、逻辑哲学与数学哲学

五、逻辑哲学的主要论题

第二章 意义理论和逻辑类型

一、观念论和逻辑中的心理主义

二、指称论、真值条件论和外延逻辑

三、精致的指称论和内涵逻辑

四、使用论和自然语言逻辑

第三章 关于摹状词和名称的理论

一、摹状词理论

二、名称的描述理论

三、名称的因果历史理论

四、名称的新描述理论

第四章 “是”的逻辑哲学分析

一、存在理论

二、外延理论

三、内涵理论

四、同一理论

五、扩大理论

六、相似理论

七、语用理论

八、实体—属性理论

九、概要性评论

第五章 推理、后承关系和蕴涵

一、推理的有效性和蕴涵

二、实质蕴涵和形式蕴涵

三、严格蕴涵

四、相干蕴涵和衍推

五、直觉主义蕴涵

六、反事实蕴涵

七、自然语言中的推论

八、应用特例:语义蕴涵

九、结语:为实质蕴涵辩护

第六章 对形式化方法的哲学考察

一、形式化的一般程序及其本质

二、模型:从现实世界到可能世界

三、希尔伯特规划和形式主义

四、形式化方法的作用和限度

第七章 模态的形而上学

一、模态逻辑简述

二、指称的晦暗性:同一替换和存在概括

三、对象的增殖:内涵对象和可能个体

四、dere模态和本质主义

五、有关可能世界的问题

六、跨界同一性和跨界识别

第八章 逻辑真理的性质

一、真理论的逻辑构造

二、经典逻辑中的逻辑真

三、哲学逻辑中的逻辑真

四、分析性和逻辑真理

五、必然性和逻辑真理

六、先验性和逻辑真理

七、逻辑真理的可修正性

八、关于“思维基本规律”

第九章 对逻辑悖论的反思

一、悖论的定义和类型

二、悖论产生的原因

三、主要的悖论解决方案

四、关于悖论的一些思考

第十章 归纳问题及其解决方案

一、归纳推理和归纳问题

二、演绎主义和先验论的辩护

三、归纳主义辩护和概率逻辑

四、归纳问题在逻辑上无解

五、归纳的实践必然性

六、一个全面的归纳逻辑研究纲领

第十一章 逻辑中的本体论承诺

一、量词和本体论承诺

二、逻辑中的唯名论和柏拉图主义

三、类、性质、关系、命题等的存在性

四、存在的三个层次或类型

第十二章 逻辑究竟是什么?

一、关于逻辑的实在论和反实在论观点

二、思维、语言、实在和逻辑

三、逻辑和非逻辑的划界标准

四、逻辑的一元论、多元论和工具论

附录一 语句的真、真的语句、真的理论体系——“truth”的三重含义辨析

一、“语句的真”:只有一个真概念

二、原子论的“真理”概念:真的语句

三、整体论的“真理”概念:理论体系

附录二 “逻辑的可修正性”再思考

一、小引:一个严肃和困难的话题

二、概念澄清:“逻辑”和“可修正性”

三、经典逻辑不能完全证成自身

四、逻辑抽象的三层模型

五、逻辑系统的构造程序和评价标准

六、逻辑的可修正性为什么难以被认同?

七、结语:逻辑中的可错论和可修正论

附录三 逻辑:一个生长和变动的概念

一、客观形态的逻辑和理论形态的逻辑

二、弗雷格的反心理主义

三、逻辑与人类思维

四、向人类的实际思维领域进军

五、批判性思维和非形式逻辑

六、法律与逻辑:法律逻辑

七、逻辑理论形态的多样性

八、中国古代究竟有没有逻辑?

九、“思维四律”的特殊地位

十、逻辑的可修正性问题

附录四 归纳问题:罗素与金岳霖——中西哲学交流的一个案例

一、一个简短的历史回顾

二、休谟问题及其影响

三、罗素对归纳的证成

四、金岳霖对归纳的证成

五、比较和评论

附录五 “休谟+康德+笛卡尔”如何可能?——读《贝叶斯方法与科学合理性——对休谟问题的思考》

一、引言

二、休谟关于因果必然性和自然齐一律的怀疑论证成立吗?

三、休谟持有激进的归纳怀疑论吗?

四、归纳辩护:用康德来补救休谟?

五、借题发挥:用笛卡尔来补救康德?

六、对一套新的形而上学体系的建构?

文献目录

Ⅰ.英文文献

Ⅱ.中文文献

Ⅲ.本书作者主要论著

中英文人名对照表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序言

国内学术著作对哲学研究的影响

《逻辑哲学导论》序言

中国现代新诗与古典诗歌传统(增订三版)

版权信息

“当代中国人文大系”

出版说明

导论 中国现代新诗与古典诗歌传统

一、中国新诗:创作和阐释的艰难

二、进入新诗本体

四、中国现代新诗与古典诗歌传统

五、旧传统与新传统

第一章 物态化与中国现代新诗的文化特征

一、兴与中国现代新诗的生成

二、比与中国现代新诗的修辞

三、比兴传统与中国现代新诗的物态化特征

四、意志化与物态化的消长

第二章 中国现代新诗的历史形态

一、屈骚与中国现代新诗的自由形态

二、魏晋唐诗宋词与中国现代新诗的自觉形态

三、宋诗与中国现代新诗的反传统趋向

四、《国风》、乐府与中国现代新诗的歌谣化趋向

第三章 传统文化与中国现代新诗的本文结构

一、辨与忘:中国现代新诗的文法追求

二、协畅与拗峭:中国现代新诗的音韵特色

第四章 文化传统中的个体

一、胡适:两种诗歌文化的慢流

二、郭沫若:中国诗文化的自由形态与自觉形态

三、闻一多:传统心理结构的自我拆解

四、徐志摩:古典理想的现代重构

五、李金发:沟通与不通

六、戴望舒:中国灵魂的世纪病

七、何其芳:欧风美雨中的佳人芳草

八、卞之琳:楼下的风景

九、梁宗岱:意志化的辉光与物态化的迷醉

十、艾青:中国传统的“弃儿”与叛逆

十一、冯至: “远取譬”与“最为杰出的抒情”

十二、穆旦:“反传统”与中国新诗的“新传统”

十三、袁可嘉:“现代化”与中国意义

十四、任洪渊:当代学院派诗人的选择

十五、鲁迅:面对传统的“打边鼓”

附录 中国现代诗论的现代特征问题

后记

初版后记

再版后记

台湾新版后记

增订二版后记

增订三版补记

人活动的效率(修订版)

版权信息

前言

第一章 人类活动的效率追求

一、作为哲学对象的人的活动

二、活动:人存在和发展的方式

三、活动的目的和实现的手段

四、人类对活动效率的追求

第二章 活动的展开和有效性

一、活动的过程和投入

二、活动的结果和产出

三、活动效果与活动效用

四、人活动的有效性及其比率

第三章 人的活动效率的本质

一、效率:从物质运动到人的活动

二、人的活动效率是个关系范畴

三、人的活动效率的综合性

四、人的活动效率的历史性

第四章 制约人活动效率的因素

一、活动主体

二、活动客体

三、活动中介

四、制约因素系统

第五章 活动方式与活动效率

一、活动方式的历史特点

二、活动方式和效率的稳定性

三、活动方式和效率的变动性

四、人对自己活动方式的把握

第六章 人的活动效率的规律性

一、人的活动效率关系式

二、质与量的倍比关系

三、活动效率的经济原则

四、个别效率的边际和转移

五、人的活动效率的周期性

第七章 有关人活动效率之诸关系

一、节奏、速度与效率

二、有序、无序与效率

三、分工、协作与效率

四、压力、竞争与效率

五、效能、效益与效率

第八章 实践、效能、效果和反馈

一、作为人活动的客观过程的实践

二、效能:实践能力的发挥程度

三、效果:实践得出的有效结果

四、反馈:实践运动的自动调节

五、实践、效能、效果和反馈的循环

第九章 思维操作及其偏差的矫正

一、人的思维操作能力和工具

二、思维操作的一般过程

三、思维操作的偏差及其发现

四、思维操作偏差的矫正

第十章 认识的效率与有效率的认识

一、认识产生和发展的效率意义

二、感觉能力和感觉的效率

三、理性思维的效率内涵

四、认识表述的效率要求

第十一章 认识的进步与效率

一、认识中的效率与非效率因素

二、作为认识发展动因的效率

三、认识进步中的效率尺度

四、人类提高认识效率的努力

第十二章 人的活动效率观念

一、活动效率观念的层次性

二、哲学层次的活动效率观念

三、活动效率观念的历史和现状

四、出路:全面的活动效率观念

五、结束语

参考文献

后记

附录一 哲学与现实生活——访郭湛

附录二 秋日校园漫谈——专访我院教授郭湛

附录三 学习做人、做事、做学问——郭湛教授访谈

楚辞与原始宗教

版权信息

“当代中国人文大系”出版说明

第一章 楚文化概述

一、芈姓部落的迁徙及其文化渊源

二、周公变革与周楚文化差异

三、楚地的土著文化

四、楚文化与楚淫祀之风

第二章 屈原的职掌与《天问》的性质

一、“左徒”和“三闾大夫”

二、屈原与楚国的巫史传统

三、《天问》中的巫史内容

四、《天问》的问句形式

五、《天问》所体现的屈原的思想和感情

第三章 《九歌》与南楚巫祭文化

一、“九歌”溯源

二、“东皇太一”为舜考

三、《九歌》祭仪杂考

四、《九歌》与屈原

第四章 《离骚》的祭歌模式研究

一、《离骚》的祭歌结构

二、《离骚》中的“人神恋爱”

三、《离骚》中的巫祭意象和习语

四、《离骚》的抒情方式

第五章 “香草美人”的文学传统

一、汉人对楚辞的接受

二、用原始意象筑起的精神家园

三、“香草美人”与“发愤抒情”的怨刺传统

第六章 楚辞的文化意义

一、“祛魅”的文化与“附魅”的文化

二、楚辞作为一种文化范型

三、楚辞作为一种文化因素

主要参考书目

后记

中国当代新潮小说论(修订版)

版权信息

“当代中国人文大系”出版说明

导论 新潮小说的理论界定及其历史演变

上篇 综论

第1章 新潮小说的观念革命

第2章 新潮小说的主题话语

第3章 新潮小说的叙事实验

第4章 新潮小说与21世纪中国文学的未来

中篇 作家论

第5章 苏童:南方的文学精灵

第6章 叶兆言:穿行于大雅与大俗之间

第7章 陈染:生存之痛的体验与书写

第8章 毕飞宇:感性的形而上主义者

第9章 斯妤:遥望废墟中的家园

第10章 徐坤:沉浮在语言之河中的真实

第11章 鲁羊:超越世俗

第12章 韩东:与诗同行

下篇 作品论

第13章 绝望中诞生:新潮长篇小说的崛起

第14章 《米》:在乡村与都市的对峙中构筑神话

第15章 《敌人》:心狱中的幻境与真实

第16章 《东八时区》:对于生命的两种阐释

第17章 《呼喊与细雨》:切碎了的生命故事

第18章 《抚摸》:末日图景与超越之梦

第19章 《风》:穿行于写实和虚构之间

第20章 《施洗的河》:罪与罚

第21章 《边缘》:超越与澄明

第22章 《呼吸》:在沉思中言说并命名

第23章 《和平年代》:梦魇与激情

第24章 《黑手高悬》:苍凉的挽歌

第25章 《纪实和虚构》:由敞开到重建

第26章 《我的帝王生涯》:沦落与救赎

第27章 《一个人的战争》:女性的神话和误区

余论 先锋的还原:新潮小说批判

后记

再版后记

当代中国人文大系

中国的儒学统治:既得利益抵制社会变革的典型事例

版权信息

出版说明——为什么要出版这本半世纪前写的小书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第一章 绪论

儒学

既得利益与社会变迁

人性和我们的方法

第二章 儒学统治的兴起

儒生的出现

仕途奋斗和挫折

逐渐成功

最后的胜利

统治阶级从儒学获取既得利益的开始

第三章 汉初社会重新分层

工商业者和游侠的兴起

对统治阶级利益的威胁

对工商业者和游侠的镇压及其衰落

社会重新分层的影响

第四章 汉代儒学的发展和演变

儒生阶层的扩大

师传和家法

古文经书的出现

今古文经学学者间的冲突

古文经学的最后胜利

第五章 门阀士族的兴起及其影响

儒生阶层的第一个正式组织

门阀之士阶层的产生和持续

道家的复兴和佛家、风雅文学的繁荣

遏制道和佛的企图

第六章 儒学统治的重建

科举制的制度化

对残存的门阀士族的压制

儒生反对佛、道及其他危及其既得利益的势力的斗争

韩愈和李德裕

第七章 宋代儒学统治的加强及其影响

藩镇和宦官的兴衰

进一步完善科举制

王安石的新政

新儒学的兴起

朱熹学说向北发展

第八章 儒学的专制统治

从儒学获取的最大既得利益

文字狱

抵制西方文化

儒学的三大转折

第九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译后记

佛学与儒学(修订版)

版权信息

“当代中国人文大系”出版说明

绪论

第一章 佛法要义与儒学主旨

第二章 佛本与人本

第一节 大乘佛教与真如本体

第二节 儒学的“人本主义”与“天人合一”

第三节 佛教影响儒学最大者是其本体论的思维模式

第三章 佛性与人性

第一节 中国佛教的佛性理论

第二节 儒家的人性、心性学说

第三节 儒学影响佛教最大者是人性、心性论的思想内容

第四节 宋元佛教的伦理化倾向

第四章 顿悟见性与修心养性

第一节 反本归极与顿悟见性

第二节 成贤做圣与修心养性

第三节 明心见性与复性明诚

第五章 出世与入世

第一节 传统佛教的出世主义

第二节 儒家学说的入世精神

第三节 中国佛教的亦出世亦入世

第六章 理学与佛学

第一节 濂溪之学与佛学

第二节 邵雍之学与佛学

第三节 横渠之学与佛学

第四节 程朱理学与佛学

第七章 心学与禅学

第一节 陆学与禅学

第二节 王学与禅学

第三节 宋元禅学

第八章 佛儒交融与人间佛教

第一节 禅宗的人间化

第二节 近、现代的人间佛教

第三节 人间佛教与佛儒交融

附录一 试论佛教对中国传统思维模式的影响

附录二 对“顿悟”、“体证”的哲学诠释

附录三 佛性与人性——论儒佛之异同暨相互影响

附录四 《中国佛教百科全书》总序

附录五 《中国佛教十三经》总序

附录六 《中国佛教通史》序

主要参考书目

索引

天国的陨落:太平天国宗教再研究(增订版)

版权信息

“当代中国人文大系”出版说明

序一

序二

引言 基督教在华传播史概述

第一章 上帝教的创建

第一节 洪秀全:从屡试不第到皈依上帝

第二节 上帝降临广西:上帝教的问世

第三节 “八面煷起,起不复息”:金田起义的爆发——兼论上帝教与中国民间宗教的融合

第二章 上帝教教义

第一节 “上帝”

第二节 “魔鬼”

第三节 “天堂”“地狱”

第四节 教义综述

第三章 上帝教经典

第一节 太平天国对《圣经》态度的演变

第二节 《旧约》《前约》《真约》

第四章 上帝教礼仪和节日

第一节 洗礼仪式

第二节 七日礼拜仪式

第三节 天历六节

第五章 上帝教的传播

第一节 上帝教在太平军中的传播

第二节 上帝教在民间的传播——以移风易俗政策为主线的考察

第六章 上帝教与西方基督教

第一节 西方传教士与太平天国的交往

第二节 洪仁玕修订上帝教教义的尝试

第七章 上帝教与太平天国的内外政策

第一节 “天下一家”理论与太平天国的国际观念

第二节 独尊上帝与太平天国的反孔政策

第三节 同为“兄弟姐妹”的理念与太平天国的妇女政策

第八章 天国的陨落与陨落的天国

第一节 大同社会的理论构想与等级森严的礼仪制度

第二节 兄弟倾轧 自隳长城

第三节 吏治流弊 动摇根基

第四节 天国的陨落

结束语 太平天国宗教“邪教”说辨正

附录一 太平天国版《圣经》与白话本《圣经》篇名对照表

附录二 主要参考书目

新撰论文

“拜上帝会”说再辨正

洪秀全登极暨金田起义时间考释

金田起义前夜的广西社会

近一个世纪的太平天国研究

《罗尔纲全集》:20世纪史学的 一座高峰和一面镜子

后记

再版后记

近代中国思维方式演变的趋势(增订版)

版权信息

“当代中国人文大系”出版说明

引言 对问题的某种一般性说明

第一章 中国“世界秩序图像”与“欧风西力”的初期相遇——16至19世纪前期帝国“认识”和“规范”异质世界的方式

一 识别自我与他者的模式及世界共同体意识

二 “互市”和“贸易”观及其东西的视差

三 认知和处理与外部世界法律关系的方式

第二章 世界秩序观中的法律规范与行为——晚清帝国对“条约”制度和“万国公法”的认知方式

一 晚清帝国的内外关系与“条约”制度

二 国际交往和世界秩序:“万国公法”的有效性

三 “万国公法”与“文明论”、“列国体制”和“天下大同”

四 “万国公法”的普适性及其根据

五 “万国公法”与古代“春秋公法”的类比

六 “万国公法”与“德力论”和“强弱论”

第三章 清末民初中国认知和理解世界秩序的方式——以“强权”与“公理”的两极性思维为中心

一 基于“人道”和“正义”的“公理主义”论式

二 “唯力论”和“强权主义”论式

第四章 进化世界观与近代中国政治秩序的转变——“变法”与“革命”两种政治思维的根据

一 “进化”与渐进政治改革:变法派的合理性论证

二 “进化”与激进政治革命:革命派的逻辑

第五章 “新知识阶层”的诞生及角色

一 从传统“士大夫”到“新知识阶层”

二 “学”与“政”

三 “学”与“用”

第六章 化解“义利”的紧张——经济伦理观的一个案例

一 “富强”:国与民

二 经济行为的动机

三 经济与伦理的关系

第七章 科学合理主义

一 “格致学”:“古已有之”和“西学中源”

二 富强、器用与格致学和科学

三 转向“大地之书”:从“人事”到“自然”

四 科学:真理、真实、事实之学

五 科学和科学方法

六 科学与人生和伦理

一 公理图像素描

二 作为普遍原理的公理

三 作为普遍规范和价值的公理

四 历史效应

第九章 “新旧”观念的衍化及其文化选择方式——从清末到新文化运动

一 清末“新旧”观念的产生及其形态

第八章 “公理”普遍主义的诉求及其泛化效应

二 五四的“新旧”之争及其态势

三 “新旧之辨”:历史所与性及文化选择

第十章 “多元宗教观”——新文化运动“多元性”的一个论域

一 对宗教的本性、功能和角色的各种判断

二 宗教与科学、知识和进化论

三 宗教的替代论和存废论——它的现在及趋势

四 宗教与东西方传统——孔教、基督教

五 宗教论辩与西方各种宗教观

总结语 近代中国思维方式演变趋势总论

一 “世界秩序观”的变化与“万国公法”和“中国意识”

二 “古今”“新旧”“中西”关系的移位及文化取向

三 知识和规范的“合理化”:从“格致之学”到“公理”和“科学”普遍主义

四 构建社会政治“新秩序”的方式

五 转变的极限:近代中国的“自强意结”

主要参考文献

增订版后记

盛唐政治制度研究

版权信息

“当代中国人文大系”出版说明

绪论

第一节 唐代政治制度的历史特点

第二节 《唐六典》与唐前期政治制度

第三节 盛唐政治制度研究的几点思考

第一章 三省的发展与三省体制的建立

第一节 南朝三省的发展

第二节 北齐、北周三省发展的过程

第三节 隋代三省成为国家政权机关

第二章 隋与唐前期的宰相制度

第一节 隋代宰相制度的变化

第二节 唐代宰相名号的演变

第三节 唐朝宰相职掌

第四节 关于政事堂

第五节 唐朝前期宰相人员的配置

第三章 隋与唐前期的尚书省

第一节 隋代尚书省的制度建设与调整

第二节 唐初尚书省性质之变化:从宰相机构到最高行政机构

第三节 唐代前期尚书省的机构设置及其特色

第四节 六部的独立化与使职化趋势

第五节 结语

第四章 隋与唐前期的门下省

第一节 隋朝门下省的机构变迁

第二节 隋门下内省位置考

第三节 隋门下省在国家行政中的地位和作用

第四节 唐前期门下省的枢纽地位

第五章 隋与唐前期的中书省

第一节 隋朝内史省

第二节 唐前期中书舍人的主要职掌

第三节 唐代中书省在文书运行中的宣署申覆

第四节 唐代制(诏)敕文书的成立与政务运行

第六章 唐前期的使职问题研究

第一节 唐前期的军事使职

第二节 唐前期的财政使职

第七章 唐前期中书省地位的变化与中书门下体制的建立

第一节 中书舍人参议表章权——六押和五花判事

第二节 中书省职掌和地位的变化与政事堂裁决政务

第三节 中书门下体制的建立

第八章 隋与唐前期中央文官机构的文书胥吏

第一节 隋与唐前期文书胥吏组织系统的形成

第二节 从转迁看唐前期文书胥吏职系的构成

第九章 唐前期文官的出身与铨选

第一节 才学标准与考试原则在各种出身途径中的贯彻

第二节 分层考试的铨选体系

第三节 唐前期文官铨选制度的建立和调整

第四节 循资格与科目选

后记

再版说明

诠释学:它的历史和当代发展(修订版)

版权信息

“当代中国人文大系”出版说明

再版序 诠释学,横跨中外和通达古今之桥梁

前言

第一章 诠释学概念

第一节 诠释学与赫尔默斯

第二节 诠释学学科与诠释学哲学

第三节 独断型诠释学与探究型诠释学

第四节 诠释学的六种性质规定及三大转向

第二章 诠释学的早期发展

第一节 古代诠释学

第二节 中世纪诠释学

第三节 宗教改革时期诠释学

第四节 17世纪和18世纪诠释学

第三章 19世纪的普遍诠释学

第一节 阿斯特的普遍诠释学设想

第二节 施莱尔马赫的普遍诠释学构造

第三节 历史学派的诠释学思想

第四章 当代诠释学的形成(上)

第一节 狄尔泰为精神科学奠定认识论基础

第二节 胡塞尔的本质现象学和先验现象学

第五章 当代诠释学的形成(下)

第一节 瓦尔登堡的保尔·约尔克伯爵的历史性思想

第二节 海德格尔的诠释学转向

第三节 伽达默尔的哲学诠释学

第六章 当代诠释学的发展和争论

第一节 贝蒂的作为精神科学普遍方法论的诠释学

第二节 哈贝马斯的批判诠释学

第三节 利科尔的现象学诠释学

第四节 作为实践哲学的当代诠释学

总结

中西美学与文化精神

版权信息

再版序

韩文版序

“当代中国人文大系”出版说明

引言 中西美学比较:缘起、内容、意义

第一章 中西文化的基本精神

第一节 有与无

第二节 形式与整体功能

第三节 明晰与模糊

第二章 中西美学的整体比较

第一节 中西美学的存在形态

第二节 中西美学理论的结构方式

第三节 中西美学的历史发展

第三章 和谐:中西文化理想追求的审美凝结

第一节 中西和谐的不同起源

第二节 中西和谐的基本特征

第三节 中西和谐的美学表现

第四节 中西美学和谐的不同走向

第四章 悲剧:中西文化内在困境的审美凝结

第一节 悲剧意识的定义和中西形态

第二节 保存与毁灭:中西爱情悲剧意识

第三节 护礼与求真:中西悲剧意识的不同侧重

第五章 崇高:中西文化超越意向的审美凝结

第一节 崇高的核心及其在中西文化中的展开

第二节 西方崇高的诸形态

第三节 中国崇高理论的诸形态

第六章 荒诞与逍遥:中西文化自由极境的审美凝结

第一节 抗争、自由、荒诞

第二节 退隐、逍遥、梦幻感

第七章 文与形式及其深入:中西审美对象结构理论

第一节 文与形式

第二节 文与形式的展开

第三节 多层结构的审美对象

第四节 人体结构的审美对象

第八章 典型与意境:中西审美对象的最高境界

第一节 典型与意境及其文化精神

第二节 典型及其历史演化

第三节 意境及其历史演化

第九章 中西美学的创作理论

第一节 摹仿自然与心师造化

第二节 想象与内游

第三节 直觉与兴

第十章 中西美学的灵感理论

第一节 确然神赐与宛如神助

第二节 天才与人品

第三节 无意识与参悟

第十一章 中西美感的主体构成

第一节 中西美感主体构成的初型

第二节 中西美感主体构成的历史发展

第三节 中西美感主体构成的定型与转向

第十二章 中西审美的具体方式

第一节 观照方式:游目与焦点

第二节 体悟与认识

第三节 去除情欲与激发情欲

第四节 心向往之与双向超越

后记

附录一 主要西方人物原名及生卒年表

附录二 主要西方概念中英对照表

本版附录一 一次关于中西美学比较的中韩对话

本版附录二 比较文化学:缘起、内容、方法

本版附录三 从中西印思想比较,看何以西方率先进入世界现代性进程

本版附录四 比较美学:中国与世界

本版附录五 中西美学原理著作的整体比较

生命伦理学(增订版)

版权信息

“当代中国人文大系”出版说明

增订版序

再版序

Ⅰ 难题和挑战

1. 生命伦理学的兴起

2. 医德、医学伦理学和生命伦理学

3. 作为应用规范伦理学的生命伦理学

4. 科学技术和伦理学

Ⅱ 生殖技术

1. “奇妙的新世界”

2. 性别选择

3. 人工授精

4. 体外受精

5. 代理母亲

6. 无性生殖

Ⅲ 生育控制

1. 避孕

2. 人工流产

3. 绝育

4. 胎儿研究

Ⅳ 遗传和优生

1. 产前诊断

2. 遗传咨询

3. 遗传普查

4. 基因疗法

5. 重组DNA

6. 优生

Ⅴ 有缺陷新生儿

1. 有缺陷新生儿和低出生体重儿

2. 难题和困境——若干案例

3. 应该或必须治疗有严重缺陷的新生儿吗?

4. 新生儿是人吗?

5. 生命的价值和生命的质量

6. 有缺陷新生儿的安乐死

7. 杀婴

8. 由谁作出决定?

Ⅵ 死亡和安乐死

1. 从若干案例谈起

2. 死亡的定义和标准

3. 安乐死能否在伦理学上得到辩护?

4. 头脑与心灵的争斗

5. 安乐死的政策和立法

6. 拒绝治疗

Ⅶ 器官移植

1. 历史和现状

2. 移植器官的来源

3. 病人的选择

4. 分配的公正

5. 异种器官移植

6. 人工心脏

Ⅷ 行为控制

1. 行为控制技术

2. 脑的电刺激

3. 精神外科

4. 行为的药物控制

5. 行为和遗传

6. 精神病人的行为控制

7. 控制与自主

Ⅸ 政策和伦理学

1. 卫生政策、伦理学和人类价值

2. 健康权利

3. 政府、集体和个人的责任

4. 卫生保健资源的宏观分配

5. 卫生保健资源的微观分配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一 改变世界的哲学:实践伦理学

附录二 生命伦理学的使命

附录三 生命伦理学基本原则

附录四 可遗传基因组编辑引起的伦理和治理挑战

附录五 对优生学和优生实践的批判性分析

附录六 人类头颅移植不可克服障碍:科学的、伦理学的和法律的层面

附录七 杂合体和嵌合体研究:应该允许 还是应该禁止?——生命科学中的伦理问题

附录八 非人灵长类动物实验的伦理问题

附录九 医疗卫生改革和卫生政策在认识和伦理学上的失误

附录十 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中的公平问题

逻辑哲学研究是2013年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夏春涛。

得书感谢您对《逻辑哲学研究》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你可能喜欢
中国屯垦研究史 电子书

屯垦研究是一门涉及内容广泛、内涵丰富的交叉学科,包括垦殖技术、屯垦思想、屯垦政策、屯垦制度、屯垦史等诸项研究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