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转型与中国社会学的理论自觉

社会转型与中国社会学的理论自觉

立即试读
手机扫码阅读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编辑推荐

本书是“社会转型与中国社会学的理论自觉”学术研讨会会议文集。

内容简介

全书分为三编,第一编“理论自觉”简要历程和今后深化的几点思考;第二编发展模式转变与中国经验;第三编转型中的问题及文化遗产保护。通过这三编的文章,探索社会转型与中国社会学的理论自觉。

作者简介

作者郑杭生,1936年9月生于浙江杭州。中国人民大学一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社会学研究所第一任所长、社会学系第一任系主任,中国社会学会会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政治学社会学民族学评审组成员和召集人。

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及教育部等项目多项,出版专著及国家级教材数十部,发表学术论文约300篇。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代序 两方面的重大收获

一、推进了对中国社会快速转型各方面的更深入的研究

二、推进了对中国社会学“理论自觉”的更深入的思考

第一编 社会转型与社会学理论自觉

“理论自觉”简要历程和今后深化的几点思考

社会运行学派:理论自觉历程中成熟的中国社会学学派

一、从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两种形态到“建设性反思批判精神”

二、“社会互构论”表现出的理论自觉

三、社会运行学派的自身完善与对中国社会的研究

四、社会学本土化中的理论自觉

促进社会学传统范式和研究方法的融合聚汇

一、社会实践系统的开放性与个体安全

二、个体安全研究的假设

三、个体安全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研究过程

四、讨论:个体安全研究的理论及现实意义

五、附录:中国城市社区建设与城市发展实地调查研究

元理论意义上的当代中国社会学理论创新

一、当代中国的社会学元理论研究

二、社会学存在合法性的论证

三、社会学元问题的全面阐述

四、社会学发展的社会学研究

五、小结

意识形态的理论形式与感性形式

一、个别的和整个的意识形态

二、实践中的感性意识形态

三、重视感性意识形态的意义

社会政策体系构建的社会理论基础

一、社会政策与社会理论的含义及其相互关系

二、社会理论对社会政策体系构建的理论支持

三、新世纪中国推进社会理论研究的基本路径

文化自觉、理论自觉与方法论自觉

自觉性与“文化自觉”

社会学的“理论自觉”与“方法论自觉”

“方法论自觉”与人文区域社会学

简短的结论

关系社会学研究反思与中国社会学的理论自觉

一、社会资本概念与理论兴起的背景

二、中国社会转型期的“关系”:原因及其影响

三、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关系社会学”研究

四、中国现代社会资本的建构

交往成本、组织成本和制度成本之间的关系分析

作为动力核心的交往成本

社团运作的组织成本

作为条件制约的环境制度成本

三种互动关系制约下的现实社团组织的形成

第二编 发展模式转变与中国经验

从中国经验走向中国理论

一、法治建设的法社会学探索

二、犯罪问题的法社会学探索

三、民间纠纷的法社会学探索

小结

中国社会政策的演进、特点及趋势

一、中国社会政策的演进

二、中国社会政策的发展特点及趋势

理论自觉与中国环境社会学的发展

一、中国环境社会学的快速发展

二、理论自觉的必要性及其意涵

三、深化环境社会学的理论研究与建设

走向环境友好型发展的博弈规则

1.利益机制理论分析框架

2.环渤海利益机制互动博弈分析

3.破解之道——渤海区域法导向环境友好型发展

结构优化与体系变革:社会转型期城市社区组织管理的路径选择

一、转变政府职能,理顺各种关系,实现社区居委会自治功能的回归

二、积极探索社区管理体制新模式

三、促进社区民间组织的发展

四、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

五、培养社区居民的参与意识和参与能力

六、完善社区立法工作

七、推进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加快社区服务产业化、网络化和社会化

中国农村社会工作发展论析

一、当代中国农村社会工作的兴起与实践创新

二、当前中国农村社会工作研究的范畴及层次

三、中国农村社会工作发展策略思考

乡土中国的转型与后乡土性特征的形成

一、后乡土中国:乡土性的变迁与存续

二、差序格局的演变与双二元格局的形成

三、从礼治秩序到基层政权建设

四、结语

从“家长制”到“逆家长制”

一、“家长制”:传统社会秩序的伦理基础

二、集体主义意识形态下“家长制”的变迁

三、后集体化时代“逆家长制”的出现

四、“逆家长制”的困境与应对

法治、社会动员与中国现代化

乡土场域中的信任逻辑与合作理性:定县翟城村个案研究

一、农民合作困境及其解释视角

二、翟城村合作实践展示与初步发现

三、乡土信任与农民合作

四、信任结构失调与农民合作危机

五、结论

第三编 转型中的问题及文化遗产保护

中国现阶段社会矛盾特征分析

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的社会适应研究

一、研究主题与文献回顾

二、研究设计

三、结果与分析

四、结论与讨论

需求与寻求:返乡农民工创业实践中的资本和策略

一、现象与问题

二、返乡农民工创业实践中的资本需求

三、返乡农民工创业实践中的资本寻求

四、在资本需求与寻求之间的逻辑

“社会不确定性”问题初探

一、经济学关于“不确定性”思想

二、社会学关于“不确定性”的思想

云南跨境民族地区艾滋病流行特征研究

一、艾滋病感染类型、年龄、性别及职业特征

二、艾滋病感染的家庭模式特征分析

三、民族与宗教特征

四、艾滋病感染群体的社会间距测量

五、研究发现与讨论

城市化过程中农转居人群的角色转换研究

一、农转居人群的角色转换分析

二、农转居人群角色转换的成本收益分析

三、农转居人群角色转换存在的问题分析

四、对策建议

五、结语

小日志与大事件:互联网的公共话语

一、被侵蚀的社会——互联网复兴?

二、放大的声音——公共话语

三、自由的枷锁——过度曝光的社会

四、社会学面临的新挑战

社会转型时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之思考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社会文化功能

二、社会转型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社会功能

三、社会转型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思考

当代蒙古民族游牧文化相关问题之新解读

解读一:当代蒙古族游牧文化的经济生态

解读二:当代蒙古族游牧文化的人文生态

解读三:当代蒙古民族游牧文化的社会生态

城市蒙古族教育的调查分析

一、问题意识与研究目的

二、内蒙古自治区蒙古语授课教育现状

三、呼和浩特市蒙古族聚居分布

四、呼和浩特市蒙语授课教育现状

五、呼和浩特市蒙古族学校在校学生分析

六、蒙古族教育面临的问题及其对策

试论走向现代经济社会的中国庙会文化

一、庙会文化走向现代经济社会面临的挑战

二、如何正确认识走向现代经济社会的庙会文化

三、庙会文化如何走向现代经济社会

社会互构视角下就业秩序变迁的探讨

一、社会互构的研究视角

二、就业体制的变迁过程

三、互构视角下就业秩序的形成

四、小结:就业秩序的合理性探讨

代后记

社会转型与中国社会学的理论自觉是2011年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郑杭生。

得书感谢您对《社会转型与中国社会学的理论自觉》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你可能喜欢
眼动追踪与中文阅读(社会转型与社会治理论丛) 电子书

本书就研究成果在深化中文眼动阅读模型的建构,以及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阐释。
中国社会学:起源与绵延 电子书

本书结构清晰,内容充实,构建了一副中国社会学起源发展的全景图。
同济社会学评论(社会理论卷) 电子书

作者在同济大学社会学系工作十年的部分学术成果,汇集了其多年来对社会学一些重要理论及问题的思考。
人口老龄化与碳排放:劳动供给与消费模式的影响(社会转型与社会治理论丛) 电子书

运用科学的分析方法,定量研究人口老龄化对中国能源消费及碳排放的影响。
青年与社会变迁:中国和俄罗斯的比较研究(现代社会学文库(第2辑)) 电子书

中俄两国自重大社会转型以来第一个有关青年人的比较研究,也是第一本有关当代中俄青年比较分析的专著。
社会转型过程中的族群关系(21世纪中国民族问题丛书) 电子书

本书收录了“社会转型中的族群关系”这一主题的大量研究成果,希望在这些论文中提出的观点能够引发大家进一步的讨论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