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方法论

国学方法论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走进传统、返本开新、自成一说!

内容简介

本书以中华国学文化渊源为背景,通过对天,地,人三位一体,真,善,美三位一体,知,情,意三位一体等“天人合一”国学理念的系统梳理,构建了具有国学文化底蕴的道,学,术三位一体学术研究研究方法论,奠定了具有中华国学文化特点的方法论体系。

作者简介

作者朱广贤,甘肃文县人,学者、作家。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曾于鲁迅文学院进修。西北民族大学文学院教授、甘肃省文史研究馆馆员。出版《中国文章分类学研究》《文艺想象论》《文艺创新三位一体论》等著作,发表《中华文化视域中的“多民族文学史观”三位一体论》等系列论文,在学术界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曾多次荣获甘肃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甘肃省高校社会科学成果奖、甘肃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等奖项。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引言 中华国学“道—学—术” 三位一体方法论的文化渊源

一、缘“道”说

二、缘“学”说

三、缘“术”说

导论 中华国学“道—学—术” 三位一体方法论的理论基础

一、“道”理论:天—地—人三位一体

二、“学”理论:“真—善—美”三位一体

三、“术”理论:“知—情—意”三位一体

第一章 “道”理 ——基本原理体系

一、道理的“不易”性原则

二、道理——“提出问题”

三、道理“统驭”的世界观

第二章 “学”理 ——基础理论体系

一、学理的“简易”性原则

二、学理——“分析问题”

三、学理“规范”的学术观

第三章 “术”理 ——操作理论体系

一、术理的“变易”性原则

二、术理——“解决问题”

三、术理“规则”的方法论

第四章 中华国学“道—学—术” 三位一体方法论学科实践

一、哲学研究领域中的三位一体运用

二、文艺理论研究领域中的三位一体运用

三、文艺美学研究领域中的三位一体运用

四、审美文化学研究领域中的三位一体运用

五、文化人类学研究领域中的三位一体运用

结论 “(道)提出问题—(学)分析问题—(术)解决问题” 三位一体方法论学科实践一体国学方法论

附录 国学方法论义理图示提要

后语 应该记忆的图腾

国学方法论是2019年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朱广贤。

得书感谢您对《国学方法论》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和孩子共读的国学启蒙:笠翁对韵 电子书
《声律启蒙》《笠翁对韵》为清朝家喻户晓的启蒙读物,掌握对偶技巧、声韵格律的入门之书;包罗万象,涵盖天文、地理、花木、鸟兽、人物、器物等;声韵协调,朗朗上口;按韵分编,修辞典雅,展现文字、声韵、训诂三方面的完美结合,在启蒙读物中独具一格,经久不衰。
中国学术与话语体系建构(总论·人文科学卷) 电子书
近年来,围绕中国特色话语体系建设的研究成果不断推出,引起了学界的普遍关注。《中国学术与话语体系建构(总论·人文科学卷)》一书搜集和梳理近5年来话语体系研究领域相关文章,遴选出具有代表性的学术论文,归纳为总论、哲学·马列、文学、史学共四个专题。希望本书能为学界和有关部门提供参考,有力推动我国话语体系建设。
民族意识与自由主义的双重变奏:留美中国学生联合会之历史考察 电子书
本书力图在近代学人社团的视域之下聚焦于民族意识与自由主义相互关系的研究。
溪畔灯微 电子书
1969年春天的一个夜晚,我在失学两年半后,意外收到重获上学资格的通知,怀着要马上奔回课堂的迫切心情,我独自一人,在晚上九十点钟,沿一条20华里的山路摸黑走出深山。那片深山,不仅有很多的山猪,还有当时还没有灭绝的山牛、老虎和其他野兽,春天更是毒蛇复苏出没之季。我一路上挥动着手中的棍棒,心中充满对山林的恐惧,更怀有对求学的憧憬。山路沿着一条山溪延伸,大约一个多小时的路程,没有任何村落人家,漆黑一团,
前方的路 电子书
本书为阮一峰博客文集,囊括了作者对各种问题的思考,围绕的主题是试图理解这个世界。书中内容非常广泛,涉及文学、历史、科技、影视等方面,作者对打动自己的、具有深刻意义的文字进行摘录,并且在思考后提出自己独特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