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国的不吸纸烟运动研究

近代中国的不吸纸烟运动研究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本书从一个独特的视角考察近代中国国家与民众关系的塑造和转变。

内容简介

本书从一个独特的视角考察近代中国国家与民众关系的塑造和转变。作者从报纸、档案、回忆录等材料中辑录出史料,重构了晚清到民国时期三次不吸纸烟运动的来龙去脉,详述了这三次运动的言论、组织和开展过程,并以此为线索将政治动员、国民教育、日常生活规训、卫生观念的演进、烟草业经济发展、政府税收管理、中央地方关系、民族主义思潮等方面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最后着眼于近代中国精英和政府对民众日常生活的定义和塑造。

作者简介

作者刘文楠,复旦大学历史系硕士,美国伯克利加州大学历史学博士,耶鲁大学历史系博士后。2011年9月加入近代史研究所,担任英文刊Journal of Modern Chinese History的学术编辑。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近代国家与日常生活的互动,具体研究课题涉及近代中国的不吸纸烟运动、新生活运动、上海公共租界的妨害管理等。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出版说明

内容提要

绪论

一 不吸纸烟运动能告诉我们什么?

二 既往研究中的近代中国不吸纸烟运动

三 中国烟草史中的纸烟

四 本书概览

第一章 新教传教士与近代中国不吸纸烟运动的缘起

一 吸烟有害论在英美的兴起

二 西方反纸烟言论传入中国

三 来自美国的福音派改革者:万国改良会和丁义华

四 立宪国民不吸烟:丁义华的劝戒纸烟言论

五 改良风俗的共同努力

六 日常生活的理由:妇女的戒吸纸烟言论

第二章 城市社会精英和辛亥前后上海的不吸纸烟运动

一 伍廷芳和慎食卫生会

二 另类的“卫生”:从慎食卫生会到劝戒纸烟会

三 劝戒纸烟会的社会资源

四 本土化的反纸烟言论

五 革命时的淡出和革命后的持续影响

第三章 新生活运动中的纸烟与国家

一 以身作则:蒋介石和不吸纸烟运动

二 吸纸烟的“三宗罪”

三 规训吸烟行为与国家权力的界限

四 无心无力:纸烟相关的国家政策

五 德国与中国:不吸纸烟运动的比较

第四章 地方实践的变异:浙江的不吸纸烟运动

一 浙江的吸烟和禁烟

二 浙江不吸纸烟运动面面观

三 利益博弈:海门和温州的抵制洋烟

四 难以控制的民众动员:临安的不吸纸烟运动

结语 不吸纸烟运动的弦外之音

一 被定义为“恶习”的吸烟行为

二 不吸纸烟运动的派生性

三 非正式社会控制的两种模式:社会发起和政府发起

四 今日中国烟草控制的挑战

附录 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纸烟业

参考文献

索引

后记

近代中国的不吸纸烟运动研究是2015年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作者刘文楠 。

得书感谢您对《近代中国的不吸纸烟运动研究》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近代中国东北与日本研究(第2辑) 电子书
东北师范大学日本研究所主办刊物,本册是第二辑。
再造文明之梦:胡适传(修订本)(近世中国) 电子书
这是一部关于胡适研究的代表作,可以说任何想认识胡适,认识胡适的时代的人,都应该读这本书。
学者的本分:传统士人、近代变革及学术制度 电子书
本文集以中国传统士人的气节与传统行政权力下的尊师重道为切入点,论及近代以来的时风、士风与学风,类比西方学术制度与自由思想之形塑。
近代中国“科学”概念的生成与歧变(1896~1919) 电子书
本成果寻绎了19世纪末来自日本的汉语借词“科学”由外而内地生成中国“科学”概念的全过程,揭示一路走来,“科学”泛化为信仰的缘由。探求近代中国的学术转型与社会变革之间发生的复杂深刻的纠葛。
清帝国的1905年 电子书
1905年的清帝国到底做了一件什么事情,在中国历史上有划时代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