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散论:陈来随笔录

国学散论:陈来随笔录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本书作者以国学大家的身份,以小篇幅的学术随笔形式对这些问题加以阐发,是学术大众化的典范。

内容简介

本书广泛讨论了国学在当代的主要意义、国学的内容与分类、近代国学的发展过程、儒家思想在中华民族复兴时代的作用和意义,以及各种与儒学史相关的思想。

作者简介

作者陈来,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院长、清华大学校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清华大学哲学系教授,中央文史馆馆员,教育部社科委哲学学部委员,中国哲学史学会会长、中华朱子学会会长。著作多种,除三联书店已出版的“陈来学术论著集”十二种外,还有《东亚儒学九论》《孔夫子与现代世界》《回向传统》《中华文明的核心价值》等。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上篇 儒学

一、儒学的基本思想

孔子思想的道德力量

儒家文明的价值意义

二、儒学复兴

儒学复兴的运势与条件

儒学的复兴与价值的重建

新儒家之后,儒学何为?

三、儒学与创新

“创造性转化”观念的由来和发展

文化传承创新对于中华文化发展的重要意义

四、儒学与民族文化

发扬中华优秀传统 涵养培育民族精神

发扬中华文化重视私德培养的传统

重视和搞好中华民族的心灵建设

新人文主义应更加具有道德意识

五、儒学与现代价值

现代性的未来:道德批判与人的文化努力

启蒙反思三题

追寻“继续启蒙”和“反思启蒙”的平衡

从儒家的角度看普世价值问题

六、儒学与当代社会

佛山女孩被轧事件的道德反思

儒家的身体意识与当代器官捐献伦理

“和”的观念与儒家思想

经济问题的儒家视角

七、儒学与中国研究

中国哲学话语的近代转变

论学术创新与“接着讲”

中国世纪与中国价值

关于“中国路径”的历史文化研究

确立中国文化的自主性更需有世界眼光

民族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八、儒学与宗教

宗教会通:社会伦理与入世关怀

儒家与基督教的核心价值及当代意义

中篇 国学

九、国学热

新世纪国学热的发展

国学热与国学研究

十、国学经典

国学的内容体系与分类

张岱年先生开的一份“国学”书目

关于张岱年先生的《中国文化精神》

关于《礼与十八世纪的文化转折》

子部文献的重要性

十一、国学分论

孟子思想的时代价值

宋明学案:为往圣继绝学

宋代理学的特点及其对宋代文化的影响

“关学”的精神

简论“浙学”

关于闽南文化

张南轩与乾淳理学

黄宗羲民本思想的现代意义

十二、朱子学

朱子学与近代科学发展的相关性

朱子的学术思想与现代通识教育

还原朱子学研究的重要性

“水流无彼此,地势有西东”——全球化视野中的朱子学及其意义

中韩朱子学比较研究的意义

朱熹的历史与价值

下篇 散论

十三、社会评论

世纪之交话传统

“非典”引发的哲学与文化的反思

内圣外王——企业全球化的东方路径

礼仪文明与世界城市

孔子影视片拍摄的两个基本原则

曲阜不宜建造大教堂

国家博物馆前立孔子塑像很有意义

乡愁的文化诠释

十四、谈教育

人文学科与高等教育的危机?

关于通识教育的发言

“四书”教学的现状和前瞻

清华国学院与清华大学——为清华国学院正名

答《国学周刊》采访问

十五、游记

九州儒学会行记

东亚之行

十六、忆往

关于杜维明与“儒学第三期”

回忆90年代与庞朴先生的交往

敬悼刘述先教授

在张岱年先生墓前的讲话

后记

国学散论:陈来随笔录是2019年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陈来。

得书感谢您对《国学散论:陈来随笔录》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来一斤母爱十年之约 电子书
母爱亲情绘本漫画书,青少年绘本阅读亲子图书,感人至深的亲情漫画故事,儿童心灵成长绘本。
陈祚明《采菽堂古诗选》研究 电子书
本书对清初浙江籍诗文选家兼诗歌评论家陈祚明的生平、著述以及《采菽堂古诗选》的诗学理论体系、编选标准、诗歌评点以及在明清诗学史上的地位进行了详细论述。
中国经典儿童文学大系:小英雄雨来 电子书
晋察冀边区北部有一个芦花村,十二岁的雨来生活在这里。他足智多谋,小小年纪就加入对敌斗争中:为掩护革命同志,雨来落入敌人之手又巧妙逃脱;他不惧危险,把敌人的队伍引入地*阵;危急关头,他通风报信,救下了游击队队长……小英雄雨来还有很多很多战斗的故事。
和孩子共读的国学启蒙:声律启蒙 电子书
国学启蒙读物:儿童声韵训练,琅琅上口。
论自愿为奴 电子书
"""论自愿为奴""是一篇讨论专制政治的论文。他提出了一个严肃的政治问题,即权力对民众的合法性问题。拉波埃西试图分析民众对权威的屈从,解释统治和受奴役的关系。作者引证了很多古代史实,以古代历史来评价他所处时代的政治。该文最初发表于1576年。""论自愿为奴""是近现代政治哲学的一篇重要文章,后来在不同时代,被不同政治色彩的人士广泛引用。就拉波埃西的职业而言,他本是政府机构的一员,他也是权力的忠实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