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本书可以为治国理政战略或策略的进一步完善提供历史借鉴。
内容简介
全书由论中国古代的德法共治;依法治国,历史发展的必然——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中国古代的治国之要——监察机构体系与监察法;以良法促善治——中国古代立法考量;论中国古代的司法镜鉴和中国古代的法律宣传等六个部分组成。
作者简介
作者张晋藩,中国政法大学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法律史学研究院名誉院长。出版《中国法制史》(古代卷)、《中华法制文明的演进》、《中国法律的传统与近代转型》等著作十余部。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序
论中国古代的德法共治
一、 古人论德体现了中华民族善良的心态
二、 德治的价值取向在于化民
三、 德法互补、共治是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明德慎罚、德法共治的发端
(二)法家的兴起和以法治国方略的形成
(三)儒家推出为政以德与以法治国相抗衡
(四)法、术、势相结合的法治思想的应用
(五)法治的原则及其价值
(六)德主刑辅,德法共治的发展阶段
(七)德礼为本、刑罚为用,德法共治的定型阶段
依法治国,历史发展的必然 ——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
一、 “依法治国”与“以法治国”虽一字之差,却是质的飞跃
二、 依法治国,与维新派所追求的法治国家划清了界限
三、 依法治国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中国古代的治国之要 ——监察机构体系与监察法
一、 监察机构与监察法的初型 ——战国、秦汉
二、 监察机构的艰难调整与监察法的发展 ——魏晋南北朝
三、 一台三院制的形成、演变与监察法的细化 ——唐、宋、元
四、 都察院一院制与监察法的法典化 ——明、清
五、 结语
以良法促善治 ——中国古代立法考量
一、 法因时势而变
二、 法以国情为依托
三、 重视养民利民的民生立法
四、 改制与更法相向而行
五、 法贵简而能行
六、 法者民之命也,立法不可不慎
七、 立法以司法经验为基础,使个别调整上升为一般调整
论中国古代的司法镜鉴
一、 公平公正,中国古代司法的价值取向
二、 依法断罪的制度化与法律化
三、 法、理、情三者统一的司法考量
四、 善法与良吏结合,实现司法的功能
五、 严格执法,提高司法权威
六、 调解息争以利于社会和谐
七、 司法监察的制度化,构建遏制司法腐败的可靠防线
八、 司法官的选任与培养
九、 司法官的责任要求
十、 司法渎职的惩罚
中国古代的法律宣传
一、 木铎传法、悬法象魏
二、 铸刑书于鼎,公布成文法,使百姓知法
三、 主张“法莫如显”的法家思想
四、 秦统一后刻石记法使民知法
五、 两汉法律宣传的形式
六、 为上执法是唐代最有效的法律宣传
七、 宋代读书读律,蔚成风气
八、 明清律“讲读律令”条重视官民“普法”
鉴古明今传统法文化的现实意义是2018年由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张晋藩。
得书感谢您对《鉴古明今传统法文化的现实意义》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