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古明今传统法文化的现实意义

鉴古明今传统法文化的现实意义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本书可以为治国理政战略或策略的进一步完善提供历史借鉴。

内容简介

全书由论中国古代的德法共治;依法治国,历史发展的必然——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中国古代的治国之要——监察机构体系与监察法;以良法促善治——中国古代立法考量;论中国古代的司法镜鉴和中国古代的法律宣传等六个部分组成。

作者简介

作者张晋藩,中国政法大学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法律史学研究院名誉院长。出版《中国法制史》(古代卷)、《中华法制文明的演进》、《中国法律的传统与近代转型》等著作十余部。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论中国古代的德法共治

一、 古人论德体现了中华民族善良的心态

二、 德治的价值取向在于化民

三、 德法互补、共治是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明德慎罚、德法共治的发端

(二)法家的兴起和以法治国方略的形成

(三)儒家推出为政以德与以法治国相抗衡

(四)法、术、势相结合的法治思想的应用

(五)法治的原则及其价值

(六)德主刑辅,德法共治的发展阶段

(七)德礼为本、刑罚为用,德法共治的定型阶段

依法治国,历史发展的必然 ——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

一、 “依法治国”与“以法治国”虽一字之差,却是质的飞跃

二、 依法治国,与维新派所追求的法治国家划清了界限

三、 依法治国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中国古代的治国之要 ——监察机构体系与监察法

一、 监察机构与监察法的初型 ——战国、秦汉

二、 监察机构的艰难调整与监察法的发展 ——魏晋南北朝

三、 一台三院制的形成、演变与监察法的细化 ——唐、宋、元

四、 都察院一院制与监察法的法典化 ——明、清

五、 结语

以良法促善治 ——中国古代立法考量

一、 法因时势而变

二、 法以国情为依托

三、 重视养民利民的民生立法

四、 改制与更法相向而行

五、 法贵简而能行

六、 法者民之命也,立法不可不慎

七、 立法以司法经验为基础,使个别调整上升为一般调整

论中国古代的司法镜鉴

一、 公平公正,中国古代司法的价值取向

二、 依法断罪的制度化与法律化

三、 法、理、情三者统一的司法考量

四、 善法与良吏结合,实现司法的功能

五、 严格执法,提高司法权威

六、 调解息争以利于社会和谐

七、 司法监察的制度化,构建遏制司法腐败的可靠防线

八、 司法官的选任与培养

九、 司法官的责任要求

十、 司法渎职的惩罚

中国古代的法律宣传

一、 木铎传法、悬法象魏

二、 铸刑书于鼎,公布成文法,使百姓知法

三、 主张“法莫如显”的法家思想

四、 秦统一后刻石记法使民知法

五、 两汉法律宣传的形式

六、 为上执法是唐代最有效的法律宣传

七、 宋代读书读律,蔚成风气

八、 明清律“讲读律令”条重视官民“普法”

鉴古明今传统法文化的现实意义是2018年由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张晋藩。

得书感谢您对《鉴古明今传统法文化的现实意义》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经济法教程 电子书
本书根据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制定的“经济法”教学大纲的要求编写而成。主要内容包括导论、企业法律制度、市场行为规制法律制度、宏观调控法律制度、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律制度、自然资源与环境保护法律制度、经济犯罪的处罚与经济纠纷的解决。本书内容新颖,反映了经济法立法和学科研究的**新情况;体系科学,适合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学生学习;难易程度适中,每节均附有思考练习题,便于学生把握学习的重点。本书可以作为高等院校经济管
自创良法:清季新刑律的编修与纷争 电子书
以中国传统法律体系的转型为背景,重点探讨新刑律修订过程中的制度转换与礼法关系等问题,以此展现清季最后十年政治和思想的发展脉络。
金融法(第2版) 电子书
内容高度融合多种金融职业资格考试要求,可作为考取银行从业资格、证券从业资格、期货从业资格等资格证书的参考教材。正文内穿插案例及其解析、实案广角(文字或视频)、思考与讨论、法规展台、视野拓展等栏目,方便教学互动。提供课件、教案、大纲、视频案例、参考答案、补充练习题、模拟试卷等配套教学资料,索取方式参见本书正文最后一页或左下角二维码页面内的配套资料索取示意图。
家事法研究(2016年卷) 电子书
本书是中国法学会婚姻家庭法学研究会主办的专业学术丛刊,本书为2016年卷。
家事法研究(2017年卷) 电子书
本书是中国法学会婚姻家庭法学研究会主办的专业学术集刊,本书为2017年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