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生态城市建设发展报告(2014)(生态城市绿皮书)

中国生态城市建设发展报告(2014)(生态城市绿皮书)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把生态城市理念全面融入城镇化进程中,用农业带、自然带和人文带“三带镶嵌”,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探索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生态城市发展之路。

内容简介

2012年生态城市的健康状况排名前10名的城市分别为:深圳市、广州市、上海市、南京市、大连市、无锡市、珠海市、厦门市、杭州市、北京市。生态健康状况良好的城市,在生态环境、生态经济以及生态社会建设方面采取了一定的行之有效的措施,通过加强环境绿化、保护水资源、保持生物多样性、或是对垃圾进行无害化处理、做好城市污水处理以及加强生态意识教育、普及法律法规等渠道,加强生态城市的建设。随着我国城市机动车保有量的急剧增长,城市机动车不仅成为导致城市拥堵和交通瘫痪的主要根源,也成为加剧城市污染的重要因素。治理城市机动车的污染,已经成为我国生态城市建设、乃至生态文明建设所面临的重要课题。

作者简介

编者刘举科,男,汉族,1956年12月生,甘肃庄浪人,教授,现任兰州城市学院党委常委、副院长,分管人事科研等项工作,兼任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体育专业委员会理事、甘肃省体育科学学会副理事长、甘肃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会常 务理事、甘肃省高校教师高级职务评审委员会体育学科组组长等。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生态城市绿皮书编委会

主要编撰者简介

摘要

Abstract

序言

GⅠ 总报告

G.1 中国生态城市建设发展报告(2014)

GⅡ 整体评价报告

G.2 中国生态城市健康状况评价报告

GⅢ 分类评价报告

G.3 环境友好型城市建设评价报告

G.4 资源节约型城市建设评价报告

G.5 循环经济型生态城市建设报告

G.6 景观休闲型城市建设评价报告

G.7 绿色消费型城市建设评价报告

G.8 综合创新型生态城市评价报告

GⅣ 核心问题探索

G.9 提升人文素质 养成绿色行为

G.10 汽车文明与生态城市建设

GⅤ 附录

G.11 生态城市建设案例介绍

G.12 中国生态城市建设大事记

G.13 参考文献

G.14 后记

中国皮书网

皮书数据库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皮书系列

法律声明

中国生态城市建设发展报告(2014)(生态城市绿皮书)是2014年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作者孙伟平 主编。

得书感谢您对《中国生态城市建设发展报告(2014)(生态城市绿皮书)》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中国区域城市化模式与生态安全研究 电子书
本书在对区域城市化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和生态安全制约因素进行综合评价的基础上,提出生态安全视角下我国区域城市化发展模式的政策建议。
海绵城市——植物净化与生态修复 电子书
《海绵城市:植物净化与生态修复》根据工程特点主要分为三大主体部分:第一部分“海绵城市中水生植物主要应用品种”,以“极具应用价值、实践操作性强”为原则,推荐了37种水生植物。在品种特性和应用技术介绍上,淡化了一些理论和常识性的内容,重点强调了与实践应用密切相关的技术方法和应用经验;每种植物都配有彩图,并在不同类型的应用领域均有展示,以便读者能直观地识别植物和感知其在相关工程上的实际应用效果。第二部分
中国城投行业发展报告(2014) 电子书
本书不仅对城投行业进行了新的界定,也对行业发展形势进行了分析,并对存在的相关问题提出了建议,书中附录则包括全国城投公司总资产排名、全国城投公司负债率区间排名、全国城投公司信用等级排名、全国融资平台数量及负债规模分省排名、全国各省地方政府性债务规模排名、全国各省地方政府性债务率排名,这些资料能为各城投公司的发展定位提供有益的参考。
2014中国民生发展报告 电子书
本书以“中国民生梦”为主题,对省级地方政府和35个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的民生发展状况进行了测度和评价排名,提出了中国梦首先是民生梦,民生梦由“七大梦”组成,成为中国梦的核心内容的见解。
中国城市创新生态系统评价(2016) 电子书
城市创新是国家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的关键驱动要素。本书提出从效率、健康两个维度对城市创新生态系统进行全面评价,并运用这套评价体系对中国35个主要城市进行了评价,在评价过程中,打破了统计数据的局限,充分利用大数据等新型数据获取方法,并对个别城市进行了进一步的案例剖析,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一系列供城市决策者参考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