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部地区发展报告(2014):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与中部崛起(中部蓝皮书)

中国中部地区发展报告(2014):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与中部崛起(中部蓝皮书)

编辑推荐

系统探索了中部地区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大理论问题,包括总报告、专题篇和区域篇三个部分。

内容简介

总报告试图对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与中部崛起进行综合研究。在回顾改革历程的基础上,分析了深化中部地区经济体制改革的动因,归纳了近年中部地区重点领域的改革探索。基于中部区情和经济特征,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尤为重要。中部地区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应全方位、多领域综合推进,采取强有力的改革措施,深入推进经济体制改革,促进中部崛起。

分报告试图对中部地区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方面进行探索和展望。中部崛起当今的时代进程,进入到以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为引领的新阶段。中部地区的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就其主要方面,涉及到深化城镇体制改革、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深化市场化改革、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深化人才体制改革、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等。本部分深入探索并全面分析了深化这些方面的改革。

专题报告试图对中部各省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若干重点、热点、难点问题进行专项研究。对河南、江西、安徽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与发展进行深度研究;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为主题,对湖北扩大开放、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湖南非公经济发展,山西转型综改试验,武汉推进国家中心城市建设,郑州航空都市建设,太原率先转型跨越发展等进行了深层次的专题研究。

作者简介

主编宋亚平,历史学博士,湖北省社会科学院院长、党组副书记、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975年5月参加工作,1982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6年,获武汉大学历史系硕士学位,分配到湖北省委研究室。1993年,获华中师范大学历史专业博士学位。曾任省政府研究室副处长,广州中南经济技术发展总公司办公室主任,肇庆鼎湖科技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海南洋浦开发区管理局局长办公室主任、社会发展局第一副局长,海南洋浦开发区征地拆迁安置办、管理局综合办公室主任,中共海南洋浦开发区工委办公室主任,枣阳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中共咸安区委书记、区人大常委会主任,省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兼华中师范大学政治研究院教授,中国农村问题研究中心博士生导师,现任湖北省社会科学院院长、党组成员、党组副书记。多年从事政治学特别是关于地方政府学方面的研究,是省内外知名的“三农”问题研究专家。

张杨波,男,1981年12月生,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武汉大学社会学系任教。2003年毕业于中山大学社会学系,获法学学士学位,2008年毕业于中山大学社会学系(硕博连读),获法学博士学位。2008年7月在武汉大学社会学系任教至今。研究方向:消费社会学,组织社会学,西方社会学理论(现代)和社会学方法论。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中部蓝皮书编委会

主要编撰者简介

摘要

BⅠ 总报告 BⅠ General Report

B.1 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与中部崛起综合研究

一 中部地区经济体制改革回眸

(一)改革起步阶段(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至1992年党的十四大召开)

(二)改革推进阶段(1992年党的十四大召开至2002年党的十六大召开)

(三)改革深入阶段(2002年党的十六大召开至2012年党的十八大召开)

(四)改革全面深化阶段(2012年党的十八大召开至今)

二 中部地区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动因分析

(一)解决阻碍中部经济社会发展突出矛盾的需要

(二)优化中部经济体制的需要

(三)抢抓战略机遇加快中部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三 中部地区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践探索

(一)围绕促进城镇化深化改革

(二)围绕发展农村经济深化改革

(三)围绕激发市场活力深化改革

(四)围绕强化金融财税支撑深化改革

(五)围绕科技创新与人才驱动深化改革

(六)围绕生态文明建设深化改革

四 中部地区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政策建议

(一)破除城乡二元体制,促进城乡统筹和城镇化发展

1.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2.建立城乡统一的规划和建设管理体制

3.推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二)优化所有制结构,完善市场竞争机制

1.推动国有企业改革

2.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3.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三)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增强金融的经济服务功能

1.建立健全现代金融体系

2.优化资本市场结构

3.深化农村金融改革

(四)推进财税体制改革,完善公共财政体系

1.深化预算制度改革

2.健全省级以下财政管理体制

(五)推进资源环境管理体制改革,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1.推进资源要素产权、税收、价格改革

2.完善资源环境管理体制

(六)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提高行政管理效能

1.创新政府调节经济和监管市场的方式

2.规范和减少行政审批

3.积极推进政务公开

BⅡ 专题篇 BⅡ Special Reports

B.2 深化城镇化体制改革与中部崛起研究

一 深化城镇化体制改革对中部崛起的意义

(一)城镇化在中部崛起中的地位

(二)改革城镇化体制机制对中部崛起的必要性

1.城市群之间缺乏一体化的内在动力

2.中部地区文化差异显著

3.城镇化和城市群内部体制对外部体制形成负外部性

(三)改革城镇化体制机制与中部崛起的内在逻辑

二 中部地区城镇化发展现状

(一)城镇化进程加快,但总体水平相对较低

(二)城镇体系初步形成,仍不尽合理

(三)城镇化质量较差,且发展不平衡

三 中部地区城镇化体制改革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城市群协调联动机制尚未建立

(二)户籍制度改革成效不明显

(三)土地制度改革有待进一步深入

(四)城乡社会保障制度仍未实现有效衔接

四 深化改革,促进崛起

(一)确立系统、整体、协调观念,促进中部地区城镇化快速、优质发展

(二)坚持规划引领

(三)构建长江中游城市群,打造中部崛起重要支撑

(四)创新机制,引入社会资本

(五)以人为本,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1.加快土地制度改革

2.加快户籍制度改革的步伐

3.完善进城农民的住房保障体系

4.提高城市质量

(六)深化城镇化体制机制改革,更加注重四化同步发展

1.全面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

2.深入推进工业化与城镇化互动发展

3.持续推进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

(七)坚持城乡一体化

1.城镇化推进要与新农村建设同步

2.加快农业产业化步伐

3.赋予农民更多的财产权利

(八)加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

参考文献

B.3 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与中部崛起研究

一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回顾与中部地区的探索

(一)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完善了农村经济的微观基础

(二)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形成以工补农、以工促农的新机制

(三)全面推进农村税费改革,从根本上减轻农民负担

(四)实施城乡统筹发展战略,构建以城带乡的发展机制

二 中部地区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效

(一)粮食生产能力稳步提升,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显著增强

(二)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农业发展支撑能力不断提高

(三)农业结构调整取得明显成效,有效地促进了农业产业化经营

(四)农民收入持续增加,生活水平稳步提高

(五)农村经济市场化进程不断加快,经济发展活力更强

三 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促进中部崛起的重点及举措

(一)稳定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

1.协调推进农村土地流转与相关制度建设

2.探索土地流转的多元化模式

3.创新土地流转的利益分配和保障机制

4.创新土地流转的风险防范机制

(二)实行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推进土地集约高效利用

1.创新土地管理保护机制

2.探索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的新途径

3.探索建立土地集约高效利用的支撑体系

(三)挖掘农业多功能性 提高农业综合效益

1.着眼农民持续增收 挖掘农业多功能性

2.着眼农业可持续发展 发展多功能农业

3.着眼城乡一体化发展 挖掘农业多功能性

(四)加大支持力度,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1.充分发挥新型农业经营联合体的载体作用

2.积极探索三类经营主体协调共生发展

3.探索支持新型农业经营联合体的有效模式

4.有效推动新型农业经营联合体建设

(五)着力统筹城乡发展,深入推进生态宜居新农村建设

1.探索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多元投入机制

2.积极探索新农村综合体建设

3.探索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新机制

参考文献

B.4 深化市场化改革与中部崛起研究

一 中部地区加快市场化改革的战略意义

(一)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全面深化改革战略部署的客观要求

(二)缩小与发达地区差距、增创竞争优势的战略选择

(三)激发市场主体积极性,挖掘发展潜力的有效手段

(四)破解能源资源约束,释放改革红利的必由之路

(五)实施中部崛起战略,支撑区域均衡发展的有效保障

二 中部地区推进市场化改革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中部六省尚未形成共同推进改革的合力

(二)产业层次不高,市场准入限制较多

(三)与市场相配套的法律制度环境亟须改善

(四)政府与市场的界限尚未很好地厘清

(五)计划经济残余较多

(六)市场中介组织发育不完善

三 中部地区加快市场化改革的总体思路

(一)指导思想

(二)主要目标

(三)基本原则

(四)重点领域

四 中部地区加快市场化改革的保障措施

(一)全面贯彻落实中央有关改革的相关决定

(二)完善改革协调推进机制

(三)大力开展相关法制建设

(四)健全完善市场监管机制

(五)切实加快政府职能转变

(六)全力推进中部对外开放

参考文献

B.5 深化财税体制改革与中部崛起研究

一 财税体制改革的历史回顾

(一)财政体制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的突破口和重要组成部分

(二)财政改革的节奏明显体现为渐进性,与市场化进程亦步亦趋

(三)财政政策相机抉择,适时调整

(四)财政支农的力度有增无减

(五)财政改革逐步与国际化接轨

二 财政体制改革成为新一轮地方政府竞争的重点

(一)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重点改革目标

(二)由建设型财政向公共型财政的转轨

(三)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考核的新要求

(四)地方政府“招商引资”的需要

(五)财政收支增减变化的需要

三 制约中部崛起战略实施的财政体制问题

(一)转移支付存在的问题

(二)现行税制设计方面的问题

(三)财政的可持续性问题

(四)财政收入的真实性问题

(五)地方债务管理的规范性问题

四 全面深化财政体制改革,助推中部崛起战略实施

(一)深化分税制改革,突出中部地区特点,积极开展预平衡政策的改革

(二)加快建立科学规范的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

(三)优化税收优惠政策,为中部崛起提供政策支持

(四)积极构建现代预算制度体系

(五)加强对地方举债的监督

(六)进一步推进财政预决算公开

参考文献

B.6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与中部崛起研究

一 中部地区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实践与成效

(一)不断完善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法规、政策

(二)不断探索改革科技管理与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

(三)大力培育以企业为主的技术创新主体

(四)高技术产业支点发展较快

(五)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试验区)发展良好

二 中部地区科技体制和自主创新的问题

(一)中部创新能力整体上较弱,缺乏互动机制

(二)中部地区企业技术创新的主体地位不突出

(三)以自主创新为核心的现代产业体系尚待建立

(四)产学研深度结合机制有待突破

(五)科技成果转化率低

三 中部地区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对策建议

(一)探索构建中部地区共建共赢的科技创新合作机制

(二)构建中部地区科学的技术创新体系

(三)构建中部地区以自主创新为核心的现代产业体系

(四)建立中部地区“政用产学研”一体化创新机制

(五)依靠管理机制创新,促进中部地区科技成果转化

(六)提高中部地区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环境服务

B.7 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与中部崛起研究

一 中部地区投融资体制改革

(一)中部各省投资体制改革的回顾

(二)中部各省融资体制改革的回顾

(三)中部崛起与投融资体制改革

1.中部地区经济崛起与各省加大投资力度关系密切

2.中部各省加大投资力度需要全面提升投融资水平

3.完善融资体系需要继续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

二 安徽“861”行动计划的创新

(一)“861”行动计划产生的背景

(二)“861”行动计划实施的成效

(三)“861”行动计划对安徽崛起的意义

(四)“861”行动计划完善创新的方向

三 中部地区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的创新思路

(一)投资体制继续改革的思路

(二)融资体制继续改革的思路

B.8 深化人才制度改革与中部崛起研究

一 “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

(一)中部地区基本概况

(二)“中部崛起”战略及其意义

二 中部地区人才资源状况

(一)人才的储备

1.人才数量

2.人才质量

3.人才分布结构

(二)人才的培育及使用

1.人才培养

2.人才流失

3.人才的使用

(三)人才效应的发挥

1.技术研究成果

2.技术转化结果

三 中部地区人才工作面临的问题

(一)人才状况不佳的经济社会原因

1.经济社会条件相对落后

2.思想观念有待更新

3.市场环境不够宽松

(二)人才体制机制存在的问题

1.领导机制不完善,人才投入不足

2.人才政策吸引力不足,落实不到位

3.培训工作有待加强,人才发展后劲不足

4.人才使用能力弱,缺乏有效激励

(三)重点领域的突出问题

1.党政机关人才的使用发挥不足

2.事业单位人才队伍的活力不足

3.企业中的创新型人才匮乏

4.对农村人才的培育力度不够

5.社会工作人才队伍亟待加强

四 创新人才体制机制促进中部崛起

(一)确立“人才先行”战略,完善人才工作格局

1.充分认识到人才的重要性,确立“人才领先”战略

2.坚持党管人才的原则,创新党管人才的方式方法

3.健全人才市场体系,发挥市场对人才的基础性作用

(二)着眼人才引进和培养,壮大各类人才队伍

1.继续加强“人才工程”建设,大量引进优秀人才

2.以教育为本,增强区域自身人才培育能力

3.调整人才队伍结构,开发现有人力资源

(三)改进人才管理方式,提高人才使用水平

1.完善选拔任用体系,规范考核评价制度

2.创新人才流动模式,优化人才配置

3.强化人才激励和保障机制,充分发挥人才活力

(四)创新人才交流模式,增进区域内部合作

1.优化区域产业布局,形成地区发展合力

2.建立中部地区人才数据库,增进区域间人才共享

3.广泛开展各类人才交流活动,增进学习机会

B.9 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与中部绿色崛起研究

一 中部绿色崛起的现实意义

(一)中部绿色崛起符合绿色发展的时代要求

(二)通过中部绿色崛起可以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三)中部地区的绿色发展优势能转化为经济优势

二 中部绿色发展的现状

(一)绿色生产现状

1.分项比较:安徽多项指标领先,各省均有指标处于领先地位

2.总体比较:湖南位居绿色生产首位,江西绿色生产水平居于末位

(二)绿色环境现状

1.分项比较:整体差异不大,各省均有指标处于领先地位

2.总体比较:江西位居第一,河南居于末位

(三)绿色消费现状

1.分项比较:各省具有较大差异,极差较大

2.总体比较:湖南领先,河南居于末位

(四)绿色文化现状

1.分项比较:各省差异较大,河南各项指标全面落后

2.总体比较:两湖与江西领先,河南位居末位

三 中部绿色崛起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工业重型化趋势明显,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任务艰巨

(二)环境治理投资不足,生态环境保护治理任重道远

1.环境治理投资不足导致生态环境恶化加剧

2.各种环境污染问题日益凸显

(三)企业和居民的绿色生产生活理念亟须提升

1.企业绿色生产付诸实践困难重重

2.居民绿色生活理念有待强化

(四)绿色发展的体制机制瓶颈有待突破

1.协同改革体制机制有待创新

2.发展绿色经济的各项政策法规尚不健全

3.绿色技术创新能力有待提高

4.社会绿色价值和道德体系尚未全面建立

四 促进中部绿色崛起的协同改革建议

(一)转变理念:消除地方本位主义,强化生态区域合作意识

1.大力进行媒体宣传

2.定期召开中部发展论坛会议

3.撰写中部绿色发展的系列著作或论文

(二)绘制蓝图:制定绿色发展规划,完善绿色崛起顶层设计

1.成立中部绿色发展规划的组织研究机构

2.科学对接国家主体功能区示范县市发展规划

3.加快推进中部绿色发展规划编制工作

(三)建立机制:制定区域合作规则,创新绿色发展合作机制

1.建立中部绿色发展的相关组织机构

2.建立中部地区生态流域补偿共享机制

3.建立跨区域的联合监测执法机制

4.创建绿色发展的协同创新平台

5.建立更严格的绿色标准体系

(四)出台政策:完善绿色财税政策,合力打造绿色产业高地

1.加大生态建设财税支持力度

2.建立协调发展的财政转移支付机制

3.建立中部跨区域绿色发展专项基金

4.有效落实各省的绿色财税政策

参考文献

BⅢ 区域篇 BⅢ Region Reports

B.10 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与推进湖北新一轮全方位开放研究

一 湖北扩大开放的改革历程及成效

(一)湖北扩大开放的改革历程回顾

(二)湖北扩大开放所取得的成效

1.高度重视外贸工作,对外贸易迈上新台阶

2.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对外投资和合作实现新突破

3.积极引进外资,招商引资水平明显提升

4.口岸建设取得新进展,投资环境显著改善

二 推进湖北新一轮全方位开放的改革思路

(一)湖北新一轮全方位开放面临的形势

(二)湖北新一轮全方位开放的定位与布局

1.定位:构建内陆开放的新高地

2.布局:形成核心引领、多点支撑、多极带动的局面

(三)以改革推进湖北新一轮全方位开放的战略思路

1.抓好先行先试,培育全方位开放新优势

2.加快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增强实体经济活力

3.加强开放平台建设,促进资源要素顺畅流转

4.强化开放模式和体制机制创新,提高国际经济参与水平

三 深化改革推进湖北全方位开放的对策建议

(一)深化口岸管理体制改革,加快推进内外贸一体化和贸易便利化

(二)构建长江流域区域开放合作创新机制,拓展区域开放合作新空间

(三)创新外商投资和对外投资合作管理体制,放宽外商投资准入并扩大对外投资

(四)创新园区体制机制和管理模式,高标准开发和运作各类海关特殊监管区

(五)转变政府职能,营造符合国际规则的政策法制环境和优良的服务环境

参考文献

B.11 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与推动湖南非公经济发展研究

一 湖南省非公经济发展与改革历程

1.初步发展阶段

2.加速增长阶段

3.扩容提质阶段

4.发展现状

5.在中部六省的地位

二 促进湖南非公经济改革与发展的主要任务

1.推进非公经济管理体制改革与创新

2.推进非公企业素质建设,提高非公经济的市场竞争力

3.改善非公经济发展环境

三 促进湖南非公经济改革与发展的主要措施

1.推动民营企业优化产权制度,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

2.鼓励公有制经济与非公经济融合发展,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

3.建立非公经济的创新激励制度

4.建立非公经济的人力资本激励制度

5.加强非公经济的融资体系建设

6.推进政府负面清单管理制度改革

B.12 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与河南发展研究

一 河南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的历程与成效

(一)河南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历程

1.初步探索阶段(1978年12月至1992年10月)

2.稳步推进阶段(1992年10月至2002年10月)

3.加快推进阶段(2002年10月至2013年11月)

4.全面深化阶段(2013年11月至今)

(二)河南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成效

1.经济发展保持良好势头

2.城乡面貌不断改善

3.城乡居民收入和生活水平持续提高

4.对外开放有声有色

5.政府职能加快转变

二 新时期河南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环境分析

(一)新时期河南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1.践行让中原更出彩的使命,必须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2.应对国际复杂形势变化,必须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3.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必须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4.破解发展中的新难题,必须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5.抢占区域发展制高点,必须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二)新时期河南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面临的挑战

1.利益调整的阻力

2.增长驱动的惯性

3.区域竞争的压力

(三)新时期河南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面临的机遇

1.全面深化改革的共识

2.三大国家战略规划提供的先行先试空间

3.改革的思路和路线图日渐明晰

三 促进河南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对策建议

(一)着力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二)着力完善现代市场体系

(三)着力深化财税体制改革

(四)着力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

(五)着力完善对外开放体制机制

参考文献

B.13 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与江西发展研究

一 21世纪以来江西改革与发展历程回顾

二 21世纪以来江西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与发展成就

(一)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二)健全和完善市场体系

(三)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四)基本形成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

(五)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六)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加快建立现代财政制度

三 制约江西发展的因素分析

四 江西省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切入点

(一)回归公共财政,推动区域竞合

(二)充分发挥市场作用,矫正生产要素的价格扭曲

(三)实施江西特色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参考文献

B.14 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与安徽发展研究

一 把握城乡统筹重点

1.打破城乡二元体制

2.统筹城乡基本公共服务

3.统筹城乡公共财政

4.安徽城乡统筹政策建立的着力点

5.城乡统筹的方法和步骤

二 探索安徽国有企业改革模式

1.重组和改制激发内生动力

2.整合和机制创新重塑体系

三 推动民营经济大发展

1.民营经济活力不断增强

2.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创新

四 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1.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模式创新

2.皖江示范区建设成效对建设长江经济带的启迪意义

五 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领域

1.促进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2.深化投融资及财税体制改革

3.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

4.完善开放型经济体制

参考文献

B.15 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与山西转型综改试验区研究

一 山西转型综改试验区建设取得阶段性成绩

(一)转型综改试验方案日臻完善

(二)经济发展与重大领域改革取得新突破

(三)体制机制创新成果

二 站在改革新起点对转型综改试验区建设再审视

(一)世界经济形势

(二)国内环境

(三)新形势下山西转型综改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1.由于市场经济体制不完善,经济社会发展持久动力亟待增强

2.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发挥有限,市场活力激发不够

3.城乡发展差距仍在拉大,利益失衡问题亟待化解

4.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任务艰巨,生态环境建设亟待加强

三 新的改革加快推进转型综改建设,探索经济体制改革路径

1.加快市场化改革步伐,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

2.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推动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

3.深化财税金融体制改革,提升财政金融保障能力

4.加快土地制度创新,提升土地利用水平

5.健全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建立人才引进机制

6.创新资源型地区生态文明建设体制机制

B.16 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与湖北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研究

一 湖北省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现状

(一)湖北省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成效

1.多种所有制形式不断丰富和发展

2.国有企业全面实施调整重组,盘活资本存量

3.民间资本投资渠道拓宽,准入门槛降低

4.针对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创新取得重大突破

(二)湖北省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中面临的问题

1.国有经济实力有待提升,国有企业改制步伐仍需加快

2.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尚不充分

3.金融支持乏力,金融制度不完善

4.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各类资本融合力不足

二 湖北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探索实践

(一)龙感湖工业园区:以土地信托介入国有农场改革

(二)鄂旅投:以灵活多样的股权组合方式实现各类资本融合

(三)湖北宜化集团:以国家控股、高管参股形式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

(四)葛洲坝水泥当阳公司:中央企业与民营资本联合重组,深化战略合作

三 国内其他地区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经验借鉴

(一)上海:以市场化、专业化、国际化为导向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

(二)江苏:不断深化产权制度改革,加快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

(三)安徽:规范有序、公开透明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

(四)浙江:鼓励各类所有制资本通过市场化方式参与国企改制

四 湖北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重要方向

(一)完善体制机制是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的基础

(二)加大金融支持是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的保证

(三)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是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动力

五 湖北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具体对策与建议

(一)加强制度创新,消除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的体制性壁垒

1.完善产权保护制度

2.推进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

3.创新民营经济的市场准入机制

4.改革审批限制

(二)创新金融服务方式,拓宽非公有制经济融资渠道

1.建立健全中小企业信贷服务体系

2.搭建国有企业投资、融资平台

3.构建支持民营经济转型升级的社会信用体系

(三)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1.实施科技创新战略

2.实践产学研合作战略

3.注重创新人才和队伍的培养

B.17 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与武汉推进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研究

一 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是武汉城市发展新的时代主题

二 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必须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三 2014年武汉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进展与成效

四 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

B.18 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与郑州航空都市建设研究

一 郑州航空都市区建设的战略意义

(一)建设中原经济区、支撑中部崛起的国家战略需要

(二)建设大郑州都市区的战略举措

二 郑州航空都市运行机制分析

(一)郑州市对航空都市的支撑作用分析

1.郑州是航空港货源的主要生成地

2.郑州市为航空港提供活动场地和运输通道

3.郑州市为航空港提供各类相关服务

(二)郑州市航空都市运行的内部机制

1.交通集聚效应:临空经济区形成的基本动力

2.产业集聚效应:提升临空经济区的产业结构

3.城市经济效应:促进航空都市区的形成

三 航空都市区建设与中部崛起战略的实践对策

(一)构建城际协作机制

1.形成交通设施协作

2.完善产业链接协作机制

(二)提升航空港的服务业发展层级

(三)实行优惠的财税金融政策

(四)构筑航空都市区现代产业体系

1.做大做强航空物流

2.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3.优先发展金融保险业

4.着力促进会展业发展

四 加强航空都市区的基础设施建设

(一)推动综合交通体系建设

(二)加强市政基础设施建设

(三)搞好生态环境保护和景观系统建设

五 搭建航空都市区管理的基本框架

(一)优化航空都市区人口结构

(二)加快建立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体制机制

(三)扩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

B.19 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与加快太原率先转型跨越发展研究

一 太原经济体制改革取得积极进展

(一)国企改革稳步推进,国有经济结构和布局得到进一步优化

(二)创优发展环境,非公有经济得到长足发展

(三)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政府服务水平明显提升

(四)积极探索投融资体制改革,不断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活力

(五)积极探索用地新机制,破解土地瓶颈制约

(六)扎实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全面优化科技创新环境

(七)创新“引智”机制,努力打造人才智力高地

(八)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提高

二 创新体制机制,太原率先转型跨越发展面临的困难与挑战

(一)政府职能“越位”、“错位”和“缺位”问题依然存在

(二)投融资体制机制建设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

(三)土地资源利用与管理的深层次矛盾日益凸显

(四)科技创新政策支撑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

(五)招才引智的体制机制不顺

(六)生态环境制度管理体系不适应全面改善环境质量的迫切需求

三 创新体制机制,加快太原率先转型跨越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构建科学合理、公开透明、规范高效的行政管理运行机制

(二)创新投融资体制机制,构建多元化投融资体系

(三)创新用地机制,推动用地方式转变

(四)完善市场导向的科技创新政策激励机制

(五)打破体制壁垒,完善集聚人才的体制机制

(六)健全生态环境的制度管理体系,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

Abstract

Contents

皮书数据库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皮书系列

法律声明

picture

中国中部地区发展报告(2014):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与中部崛起(中部蓝皮书)是2014年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作者宋亚平 主编。

得书感谢您对《中国中部地区发展报告(2014):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与中部崛起(中部蓝皮书)》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