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积极的失业保险政策

中国积极的失业保险政策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编辑推荐

积极的失业保险制度,需要坚持“保生活为基础、防失业是重点、促就业是目标”的三位一体功能,而制度功能的发挥需要一系列失业保险政策的实施。

内容简介

中国的失业保险萌芽于20世纪50年代的失业救济制度,初建于1986年的待业保险制度,成形于1999年《失业保险条例》。经过几十年的实践与探索,中国的失业保险政策形成了具有效力聚合性质的“失业保险政策束”,即本书定义的积极的失业保险政策。本书主要论述积极的失业保险政策的概念和政策框架、理念和实践探索、内容和发展方向,以期为中国失业保险制度的完善和发展,及其向就业保险或就业保障的转化提供政策建议。

作者简介

作者田大洲,1978年12月出生,山东临沂人,劳动经济学博士,现就职于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主要从事劳动经济学、人力资源管理、社会保障领域的科研工作,曾主持、参与多项部级重大政策研究课题,先后在《人口与经济》、《统计与决策》、《中国劳动》、《职业》等杂志发表论文30多篇。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序言

1 研究背景、意义及必要性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的关键问题与主要内容

1.3 基本概念

2 研究现状

2.1 研究基本情况

2.2 关于失业保险制度的研究

2.3 关于失业保险政策的研究

3 我国失业保险制度发展历史演变

3.1 制度演变

3.2 失业保险事业取得的成就

3.3 对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

3.4 失业保险制度运行存在的关键问题

3.5 本章小结

3.6 本章附录

4 积极的失业保险政策体系理论框架

4.1 失业保险制度的二重性

4.2 我国失业保险基本功能演进

4.3 我国失业保险制度面临的形势

4.4 三位一体功能的关系

4.5 积极的失业保险政策的基本构成及其相互关系

4.6 积极的失业保险政策的发展方向:就业保险

4.7 本章附录

5 各地失业保险政策的积极探索

5.1 各地失业保险政策出台与演进情况

5.2 参保政策

5.3 费率政策

5.4 保生活政策

5.5 防失业政策

5.6 促就业政策

5.7 本章小结

5.8 本章附录

6 典型国家失业保险政策的发展

6.1 失业保险立法情况

6.2 参保覆盖范围不断扩大

6.3 费率政策灵活充满弹性

6.4 失业保险待遇

6.5 预防失业

6.6 促进就业

6.7 本章小结

6.8 本章附录

7 失业保险覆盖灵活就业人员研究

7.1 研究背景、意义及必要性

7.2 研究的主要目的和内容

7.3 研究综述

7.4 国内外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失业保险情况

7.5 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失业保险的制度设计

7.6 政策建议

8 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积极的失业保险政策体系

8.1 保生活政策

8.2 防失业政策

8.3 促就业政策

8.4 参保政策

8.5 费率政策

8.6 本章附录

9 主要结论和政策建议

9.1 关于2017年《条例》修订后的实施建议

9.2 关于完善失业保险政策的建议

10 附录 失业保险制度主要法规

10.1 救济失业工人暂行办法(1950,已失效)

10.2 国营企业职工待业保险暂行规定(1986,已失效)

10.3 国有企业职工待业保险规定(1993,已失效)

10.4 失业保险条例(1999)

10.5 失业保险条例(2017修订稿)

参考文献

后记

中国积极的失业保险政策是2018年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作者田大洲。

得书感谢您对《中国积极的失业保险政策》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你可能喜欢
社会保障制度的“去身份化”:理论探索与路径选择(社会政策丛书) 电子书
本书对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进行了理论分析和路径探讨。
社会保障制度论:西方的实践与中国的探索 电子书
本书反映了作者研究工作的历程、领域、观点及在此基础上提出的分析框架。
电商之竞合 电子书
互联网产业正在经历“大融合”的巨变,也是跨境电商的新机会。
可追溯食品消费偏好与公共政策研究 电子书
本书有助于防范食品安全风险,促进食品生产的转型,以及引领食品消费结构的升级。
自然生灵的诺亚方舟:中国自然保护区考察笔记 电子书
讲述我国近30个自然保护区中自然生灵的珍贵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