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岂之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张岂之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这是一部有利于推进国人文化自觉、增加国人文化自信的著作。

内容简介

本书分中华文化的源头、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中华文化的优良传统、文化自觉与文化育人四辑进行论述。

中华文化的源头在哪里?中华文化的优良传统有哪些?什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灵魂?诸如此类的重大问题,本书做了清晰地解答。全书有力地揭示这样一个道理:文化的力量在于使民族精神、民族智慧得以传承、凝聚、提升、发展,永不衰竭。

作者简介

作者张岂之,男,1927年11月生。现任西北大学名誉校长、中国思想文化研究所所长、清华大学思想文化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中国思想文化研究。曾和侯外庐、邱汉生共同主编《宋明理学史》。主编《中国思想史》《中国儒学思想史》《中国历史大辞典思想史卷》等。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新序

原序

第一辑 中华文化的源头

追本溯源的意义

关于“忧患”与“和谐”

从“以民为镜”到“以人为本”

关于“弘扬中华文化、建设民族精神家园”的理解

关于中华文化的源与流

第二辑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中华传统文化独特的自我创新之路

白寿彝先生与侯外庐先生的学术友谊

“修辞立其诚”与冯友兰先生文风的特

任继愈先生的学术研究

《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的特色

匡亚明先生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观点

第三辑 中华文化的优良传统

关于中华文化的“会通”精神

从“天人之学”看中华文化特色

书院与文化会通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学思想研究

中华文化与“和谐”理念

儒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我国人文学术研究展望

研究“浙学”的重要意义

孙中山先生与中国传统文化

第四辑 文化自觉与文化育人

关于文化自觉与社会发展的几点思考

博士生导师的学术责任

关于大学文化素质教育与文化育人

大学文化素质教育与“文化理念”

文化传承创新与大学使命

清华的人文传统

附录

人文精神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灵魂

张岂之:“会通”精神助推人文繁盛

张岂之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2019年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作者张岂之。

得书感谢您对《张岂之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中华传统文化撷英(慕课版) 电子书
本书分十章,分别介绍服饰、饮食、建筑、婚恋、教育、姓氏名字号、礼仪、汉字、戏曲、思想十个传统文化的侧面。
中华传统文化与大学生礼仪修养 电子书
本书以中华传统文化为出发点,阐述其与大学生礼仪修养之间的关系,培养当代大学生的礼仪素养。主要内容分为六章,即:厚德载物·明礼知耻、君子养心·克己复礼、交友有道·见贤思齐、孝悌为先·处事有方、任重道远·发奋志学、知礼三千·今为我用。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电子书
本书分为中国传统文化总论、制度行为文化、物质生产文化、思想艺术文化四编,涵盖中华民族及其文化概述、中国传统文化的起源和发展、经济制度、宗法制度、政治制度、职官制度、科技文化、服饰文化、饮食文化、学术思想、宗教、文学、艺术等内容。
中国传统文化十五讲 电子书
赵一兵、王晓惠、殷向飞主编的《中国传统文化十五讲(高职院校人文通识读本)》以专题形式介绍中国传统文化,从物质文明、制度文明、精神文明三个层面人手,涵括了中华文明的发展阶段、整体特征,中国历史时期的疆域变迁,汉字的特点及演变历程,传统饮食文化及其中所蕴含的礼俗特色,传统服饰文化的演进及特质,紫禁城的建筑和封建礼制,科举制度对于中国社会文化的影响,以《清明上河图》为例讲述宋代汴粱城的社会生活,孔子思想
中国传统文化与矫正 电子书
本书抓住课程这一最基础最关键的要素,推动教育教学内容更新,将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最新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写入教材,转化为优质教学资源。通过大力开发实践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跨领域知识融通能力和教育矫正的实践能力;立德树人,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与职业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