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2025”出版工程--复合材料激光增材制造技术及应用

“中国制造2025”出版工程--复合材料激光增材制造技术及应用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增材制造的技术难点之一就是材料。本书主要针对复合材料,介绍其激光增材制造的新技术及应用。

本书对激光增材制造复合材料的发展及应用做了阐述,力求突出先进性、新颖性与实用性等特色,可为解决复合材料激光加工过程中的疑难问题及保证产品质量提供重要的技术资料和参考数据,适用于指导实际工业生产。

内容简介

复合材料激光增材制造技术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具有非常显著的经济及社会效益。本书针对近年来广受人们关注的复合材料的激光增材制造问题, 对其制造原理、工艺特性、成形机理及微观组织等做了系统阐述, 并给出了相关的应用示例, 可指导相关理论研究及实际工业生产。本书内容反映了近年来复合材料激光增材制造技术的发展趋势, 对推动复合材料激光增材制造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本书可供从事材料开发及激光增材制造领域的相关工程技术人员使用, 也可供高等院校相关专业师生阅读参考。

章节目录

第1 章 激光加工与增材制造技术 / 1

 1.1 激光加工的原理与特点 / 2

   1.1.1 激光加工原理 / 2

   1.1.2 激光加工特点 / 3

   1.1.3 激光加工工艺 / 4

 1.2 增材制造技术概述 / 10

   1.2.1 增材制造技术基本概念 / 10

   1.2.2 增材制造技术发展现状 / 11

   1.2.3 增材制造技术发展趋势 / 13

 参考文献 / 14

第2 章 激光增材制造工艺及装备 / 15  

 2.1 增材制造工艺 / 16

 2.2 材料的添加方式 / 20

   2.2.1 预置送粉 / 20

   2.2.2 同步送粉 / 21

   2.2.3 丝材送给 / 29

 2.3 激光的物理特性 / 31

   2.3.1 激光的特点 / 31

   2.3.2 激光产生原理 / 32

   2.3.3 激光光束质量 / 35

   2.3.4 激光光束形状 / 38

 2.4 激光器 / 39

   2.4.1 激光器的基本组成 / 39

   2.4.2 CO2 气体激光器 / 42

   2.4.3 YAG 固体激光器 / 48

   2.4.4 光纤激光器 / 51

 2.5 数控激光加工平台及机器人 / 55

 2.6 激光选区熔化设备及工艺 / 62

   2.6.1 激光选区熔化设备 / 62

   2.6.2 激光选区熔化工艺 / 63

   2.6.3 激光选区熔化材料 / 67

 2.7 模具钢激光选区熔化成形 / 69

   2.7.1 SLM 孔隙形成原因 / 69

   2.7.2 SLM 成形18Ni300 合金制备件 / 73

   2.7.3 SLM 成形H13 合金制备件 / 77

 参考文献 / 81

第3 章 复合材料激光熔覆层微观-宏观界面 / 83  

 3.1 陶瓷相/γ-Ni 熔覆层微观界面结构及演变机理 / 84

   3.1.1 带核共晶组织微观界面结构 / 84

   3.1.2 激光能量密度对带核共晶组织微观界面的影响 / 86

   3.1.3 带核共晶组织微观界面演变机理 / 92

 3.2 Q550 钢/镍基熔覆层宏观界面结合机制 / 94

   3.2.1 宏观界面显微组织及元素分布 / 94

   3.2.2 熔覆层/基体界面结构演变机理 / 96

 3.3 Q550 钢/宽束熔覆层宏观界面剪切强度及断裂特征 / 98

   3.3.1 宽束熔覆层界面剪切试验 / 99

   3.3.2 宽束激光工艺参数对熔覆层剪切强度的影响 / 102

   3.3.3 宽束熔覆层剪切断口形貌及断裂机制 / 104

 参考文献 / 112

第4 章 激光熔覆金属基/陶瓷复合材料 / 114  

 4.1 激光熔覆材料 / 115

   4.1.1 激光熔覆材料的分类 / 115

   4.1.2 激光熔覆用粉末 / 120

   4.1.3 激光熔覆用丝材 / 131

 4.2 T-i Al/陶瓷复合材料的设计 / 135

   4.2.1 组织特征 / 136

   4.2.2 温度场分布 / 141

   4.2.3 工艺参数的影响 / 143

   4.2.4 氮气环境中T-i Al/陶瓷的组织性能 / 148

   4.2.5 稀土氧化物对T-i Al/陶瓷的影响 / 153

 4.3 Fe3 Al/陶瓷复合材料的设计 / 156

   4.3.1 组织特征 / 156

   4.3.2 微观分析 / 160

   4.3.3 耐磨性评价 / 165

 参考文献 / 167

第5 章 激光熔覆非晶-纳米化复合材料 / 169  

 5.1 非晶化材料 / 170

   5.1.1 非晶化原理 / 171

   5.1.2 材料及工艺影响 / 173

   5.1.3 非晶化材料发展方向 / 177

 5.2 纳米晶化材料 / 179

   5.2.1 纳米晶化原理 / 180

   5.2.2 陶瓷与稀土氧化物的影响 / 181

   5.2.3 纳米晶化材料缺陷 / 184

 5.3 非晶-纳米晶相相互作用 / 187

   5.3.1 相互作用机理 / 187

   5.3.2 磨损形态 / 189

 5.4 非晶-纳米化复合材料的设计 / 193

   5.4.1 非晶包覆纳米晶 / 193

   5.4.2 碳纳米管的使用 / 196

   5.4.3 多物相混合作用分析 / 200

 参考文献 / 205

第6 章 金属元素激光改性复合材料 / 207  

 6.1 Cu 改性复合材料 / 208

   6.1.1 Cu 对复合材料晶体生长形态的影响 / 208

   6.1.2 Cu 对复合材料相组成的影响 / 211

   6.1.3 Y2 O3 对Cu 改性复合涂层组织结构的影响 / 214

   6.1.4 Cu 对复合材料纳米晶的催生 / 218

   6.1.5 Cu 改性复合材料的非晶化 / 220

   6.1.6 Cu 改性复合材料的组织性能 / 222

 6.2 Zn 改性复合材料 / 225

 6.3 Sb 改性复合材料 / 227

   6.3.1 Sb 改性纯Co 基复合材料 / 228

   6.3.2 Sb 改性Co 基冰化复合材料 / 234

   6.3.3 含Ta 陶瓷改性复合材料 / 238

 参考文献 / 246

第7 章 激光熔覆及增材制造技术的应用 / 248  

 7.1 模具激光熔覆增材 / 249

 7.2 航空结构件激光增材制造 / 258

 7.3 镁合金的激光熔覆 / 263

 7.4 镍基高温合金的激光熔覆 / 267

 7.5 钢轧辊的激光熔覆增材 / 272

 7.6 汽车覆盖件的激光熔覆 / 277

 7.7 数控刀具的激光熔覆 / 284

 参考文献 / 286

索引 / 287  

“中国制造2025”出版工程--复合材料激光增材制造技术及应用是2019年由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作者李嘉宁。

得书感谢您对《“中国制造2025”出版工程--复合材料激光增材制造技术及应用》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机械制造技术项目化教程 电子书
由吴永锦、梁国栋、梁丰主编的《机械制造技术项目化教程》根据高等职业专科学校的培养目标和教学特点,将传统的金属工艺学和机械制造工艺学两门课程的主要内容进行有机整合,将教学内容分为金属材料及热加工技术、机械加工技术、工装夹具设计及机械装配技术4个模块。每个模块分若干章节,每个模块以企业真实案例作为核心项目,每个章节又对应核心项目的若干个子项目。本书侧重培养学生对零件材料的正确选用能力,热处理工艺及毛坯
智能制造概论 电子书
本书系统地介绍智能制造相关的基本理论和技术以及这些技术的应用情况,并重点介绍智能制造的概念、系统、支撑技术、软件、设计、装备、服务和管理等内容。本书既有智能制造发展现状的概述,也有智能制造未来趋势的介绍,希望能够帮助读者了解智能制造相关概念和掌握智能制造关键技术,进一步普及智能制造相关知识,为培养亟需的智能制造领域应用型人才提供参考资料。
智能制造概论 电子书
《智能制造概论》从智能制造实践出发,以可操作的、创新的路径建构来阐述智能制造策略,为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新的思路。本书共分7章,第1章为绪论,第2章介绍了智能传感技术,第3章介绍了智能控制技术,第4章介绍了智能加工技术,第5章介绍了智能物联技术,第6章介绍了工业智能软件应用,第7章介绍了智能制造方案设计。本书深入浅出、图文并茂,既可以作为高职高专院校的工业机器人技术、智能控制技术、电气自动化技
机械制造基础 电子书
全书分为三个模块——材料学基础、金属热加工基础、金属切削加工基础。材料学基础包括材料的性能、晶体结构、晶体结晶、铁碳合金、金属热处理、工业用钢、铸铁、非铁合金金;热加工包括铸造、锻造、焊接、毛坯选择;金属切削加工包括金属切削加工基础知识、各种表面的加工、零件生产工艺过程简介。并在必要的章节设有“知识拓展”,拓宽知识面,可作为学生选学内容。
精确电纺直写微纳喷印制造技术 电子书
...
本书针对电纺直写技术在微纳系统集成制造领域的应用需求,围绕电纺直写射流动力学行为、射流电学特性、控制系统搭建、微纳结构精确定位沉积与外场调控策略、三维结构成型、功能性器件集成开发与应用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了阐述,讨论了精确电纺直写微纳喷印制造技术的控制策略与集成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