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给孩子的117封信

曾国藩给孩子的117封信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一代鸿儒曾国藩的教子真谛。

内容简介

在曾国藩众多成就中,他的教育思想是不容忽视的重要方面。他一对儿子皆成大器,曾氏后人在各行各业卓有成就者有几百位之多。《曾国藩家训》是后人择选的曾国藩教子书信集,这些书信集中体现了曾国藩的教育思想。

在书信中,曾国藩“举先世耕读之训,教训其家”,内容涵盖修身、齐家、治学、经世各个方面。曾国藩教子目标上追求“德、智、体”全面发展,方法上讲求言传身教,理念上看重学以致用。一直以来,《曾国藩家训》受到广泛关注,被奉为教子宝典,其中传递出的观点和做法对当代父母教育子女都有很强的借鉴指导意义。

本书以《曾国藩家训》给两个儿子的117封书信为底本进行了翻译,用更适合广大父母阅读的语言,结合当下生活实际书写简评,启发读者思考,让传统教育精华为中国父母所用。

作者简介

作者曾国藩,初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谥文正。晚清中兴名臣,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后世曾誉为“千古完人”,被梁启超称为立功、立德、立言“三不朽”。曾国藩1811年生于湖南长沙府湘乡(今娄底市双峰县),1838年考中进士,从此开始了辉煌的仕途生涯,曾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一等毅勇侯,是清朝历史上汉族文人为官的高峰,谥号“文正”即为清朝文官的谥号。曾国藩一生以创立湘军、开启中国近代洋务运动以及在识人用人方面的卓越成就而为世人所熟知。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前言

1. 不要立志做大官,而要立志做大事

2. 读书无非看读写作,做人谨记敬恕二字

3. 虚心涵泳,切己体察

4. 作诗要讲声调,克家须雪三耻

5. 治经、作赋、写字各有其道,乐育诸弟彼此并进

6. 学天文弥补缺憾,失手足痛心疾首

7. 抚慰亲人,勘校求真

8. 治学先读《文选》,写字妙用中锋

9. 家族休戚一体,盼你青胜于蓝

10. 写字作文宜仿古人间架,风霜磨炼成就健骨卓识

11. 学书作文唯有善思苦练

12. 读书在精不在多,治学取法先贤路径

13. 作文讲求词藻,摘抄乃提升捷径

14. 养得胸怀博大,方有更大长进

15. 今古《尚书》之辨,记性悟性之别

16. 学书须窥欧、虞、颜、柳四人门径

17. 治学最须刨根问底,写字还要深思悟道

18. 父母老境侵寻,颇思儿女婚事

19. 早起、有恒、持重,立身三大要务

20. 治家八事缺一不可,训诂声调不可偏废

21. 举止留心一“重”字,行文留心一“圆”字

22. 作文写字力求珠圆玉润,为人处世但求心无愧悔

23. 刻刻留心除“轻”字之弊,戒骄戒逸唯努力读书

24. 举止要重,发言要讱

25. 不宜轻易服药,最应饭后步走

26. 文章雄奇靠行气

27. 治家勿为托辞所蒙蔽,治学须从短处下功夫

28. 古人解经内传外传之别

29. 念吾父在日之旧观,盼二子“劳”“谦”记心头

30. 不可从军亦不必做官,不离“八本”亦不忘“三致祥”

31. 务必早起、种蔬

32. 种蔬要灌溉得法,求学写字要师古求新

33. 学贵有恒,“看、读、写、作”每日不辍

34. 崇俭可以长久,乱世尤须戒奢

35. 辨识万物,分类摘抄

36. 克勤克俭,力戒奢侈

37. 每当极苦之时,常思与尔母子相见

38. 熟读十八家诗以作诗,谨记空空体面不足喜

39. 居安思危,刻刻谨慎

40. 家常琐事人皆有之,世态冷暖人生常态

41. 有常是人生第一美德

42. 以“厚重”医“轻”字弊病,唯立志可“金丹换骨”

43. 从作文处下功夫,则诂经读史事事易

44. 隐忍含蓄,以小见大

45. 比寒士可成大器,恶气习误人子弟

46. 可以冲和淡泊,万勿放浪形骸

47. 行气为文章第一义

48. 历风雨方见彩虹,经坎坷余皆坦途

49. 善处安危之机,不仅为一己之身而计

50. 危急之时益念亲人

51. 博闻强识可助学,心绪烦乱最思亲

52. 父子畅叙可纾忧郁

53. 一息尚存,忧劳不懈

54. 家事禀问长辈,习字仍须刚厚

55. 学韩公五言诗,从可骇可笑处细心领会

56. 世守礼义,耐劳忍气

57. 读书持家,莫负好光阴

58. 精于小学、熟读成诵,方可作古茂之文章

59. 抗心希古,大慰余怀

60. 读书应有恒,应试须细检

61. 勿贪娘家荣华富贵,谨奉公婆敬事丈夫

62. 不误挂旗,不扰官民

63. 一切以“勤谦”二字为主

64. 凡事亲力亲为,于繁华时存平常心

65. 进身之始,务知自重

66. 借人之力而窃上赏,寸心深抱不安

67. 十余载征战终立不世之功,城破日请赏愧对三湘子弟

68. 戏酒等事,深以为苦

69. 寻清净处,处积搁事

70. 居功不自傲,同力报国家

71. 谨言慎行,注意择交

72. 撑持门户,从端正内教开始

73. 功成不忘抬轿人,后辈夜饭不用荤

74. 有气则有势,有识则有度,有情则有韵,有趣则有味

75. 旦夕祸福,且听天命;万物同理,四象相通

76. 共生共荣,兄弟情深

77. 少年文字贵在气象峥嵘

78. 凡事求得情趣韵味,方可历久不衰

79. 嘉礼尽可安和中度,成礼最宜桑梓之地

80. 亲送良友,哀恸未央

81. 终身读书,终身受用

82. 远离华靡之地,但求一家独俭

83. 尽其在我,听其在天

84. 顺逆寻常事,生死平常心

85. 万事明其理方能求其精

86. 莳养花竹,饱看山水

87. 有赏有罚,领军之道

88. 好书可祛病延年,最难是躬行实践

89. 厚积薄发,相时而动

90. 凡事须细心,事事有回音

91. 行文处事重依据

92. 重依据,不唯依据

93. 熬过极困极难时候,守得云开见月明

94. 临阵磨枪,不快也光

95. “勿忘”兼“勿助”,方可求长进

96. 养生与治天下,最宜顺其自然

97. 重情轻物,人走物留

98. 莫要太过聪明,人生难得糊涂

99.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100. 读必手抄,熟必背诵

101. 做事勿贪虚名,作文立意先行

102. 男耕女织,兴旺之象

103. 家族兴衰、个人穷通,皆系于勤惰

104. 读书要动笔,方能入脑入心

105. 亲力亲为,不负所托

106. 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

107. 所盼功成身退,所恨有心无力

108. 君子贵于自知,不随众口附和

109. 婚嫁未必门当户对,称心如意更显珍贵

110. 出世以避祸,居安而思危

111. 劳逸结合,一畅天机

112. 远亲不如近邻

113. 不必代代做官,但要代代读书

114. 淡泊明志,宁静致远

115. 志趣高坚,襟怀闲远

116. 勤俭孝友,不忮不求

117. 慎独、主敬、求仁、习劳

曾国藩给孩子的117封信是2023年由青豆书坊出版,作者[清] 曾国藩。

得书感谢您对《曾国藩给孩子的117封信》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孩子们喜爱的国宝故事 电子书
文物国宝是存在民族血液中的基因密码,它们昭示着过去,启迪着未来,其背后往往有着鲜活的人物和精彩的故事。
信好有你:校友访谈录2 电子书
2023年正值潘序伦先生诞辰130周年及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成立95周年,为纪念创始人潘序伦先生诞辰并为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95周年校庆献礼,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校友会自2020年启动了新一轮的百名校友访谈活动,4年来,全校共有百余名师生参与访谈活动,寻访了近80名校友。走访的校友来自各行各业,有创业领域的先锋模范代表;有热心社会公益事业,积极回馈母校与社会的校友;有扎根基层默默奉献,取得突出成绩
美国的故事 电子书
美国著名历史学家、作家房龙撰写的一部关于美国历史经纬的书。
西藏的阿里 电子书
本书内容包括:北线“无人区”;西藏的风格;去日土,看岩画;古格怀古;神山和圣湖等。
我的情结 电子书
本书记录了傅志寰同志的求学之路、社会经历、管理实践和记忆随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