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协同发展指数报告.2016

京津冀协同发展指数报告.2016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京津冀协同发展成效评估:共享进步显著,绿色明显,创新开放滞后。

内容简介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已进入全面实施阶段,本报告从五大发展理念的视角构建了一个用于跟踪评估京津冀协同发展成效的协同指数和比较京津冀三地发展水平的地区发展指数。从京津冀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和共享发展等五个协同指数变化趋势看,京津冀共享发展进步显著,绿色发展明显进展,协调发展出现积极变化,创新发展成效较小,开放发展相对滞后。

章节目录

封面

书名页

版权页

目录

一 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进展与成效

(一)非首都功能疏解取得突破

(二)交通一体化进程明显加快

(三)生态环境保护稳中有进

(四)产业转移协作有序推进

(五)创新驱动区域发展增强

(六)公共服务明显改善

二 京津冀协同发展指数的评价指标体系

(一)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二)指标体系的研究设计

(三)指标体系的测算方法

(四)指标测算的数据说明

三 京津冀协同发展指数的结果分析

(一)京津冀协同发展指数总体趋势

(二)京津冀创新发展协同指数

(三)京津冀协调发展协同指数

(四)京津冀绿色发展协同指数

(五)京津冀开放发展协同指数

(六)京津冀共享发展协同指数

四 京津冀三地地区发展指数的比较分析

(一)京津冀综合发展指数比较

(二)京津冀创新发展指数比较

(三)京津冀协调发展指数比较

(四)京津冀绿色发展指数比较

(五)京津冀开放发展指数比较

(六)京津冀共享发展指数比较

五 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问卷调查

(一)调查样本的基本情况

(二)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阶段效果

(三)非首都功能疏解的进展与成效

(四)京津冀协同发展重点领域的进展与成效

六 对策建议

(一)分类治理大气污染

(二)探索产业转移协作新模式

(三)推动区域公共服务深度合作

(四)引导中央企业参与京津冀协同发展

(五)完善相关配套支持政策

(六)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附录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实施进展与阶段成效调查问卷

调查问卷A

调查问卷B

调查问卷C

调查问卷D

调查问卷E

调查问卷F

调查问卷G

调查问卷H

调查问卷I

中国社会科学院京津冀协同发展智库简介

京津冀协同发展指数报告.2016是2017年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作者中国社会科学院京津冀协同发展智库京津冀协同发展指数课题组。

得书感谢您对《京津冀协同发展指数报告.2016》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中国绿色发展指数报告.2019 电子书
本书的测度体系沿用了《2016中国绿色发展指数报告——区域比较》中省际绿色指数评价指标体系,由3个一级指标、9个二级指标以及62个三级指标构成,对2019中国省际绿色发展指数进行测算及分析。
京津冀协同发展空间大数据应用机制研究 电子书
本书围绕京津冀协同发展过程对空间大数据的需求和面临的具体问题,结合京津冀三地政府和行业部门数据现状,梳理了服务于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战略决策、实施、监控和评估的空间大数据体系;从实际应用出发,结合区域监测实践经验,构建了京津冀协同发展综合监测与评价指标体系,提出协同发展过程监测评价专题内容;按照京津冀三地海量数据多源、异构、应用集中的特点,设计京津冀协同发展基础数据库建设方案,为京津冀三地空间大数据
中国分省份市场化指数报告(2016) 电子书
本书旨在对2008~2014年我国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市场化改革进展的总体情况和不同方面的进展情况进行评价,从而发现进步,找出薄弱环节和制约因素,评价不同方面、不同地区的得失,为继续推进市场化改革做一些基础性的工作,为决策和改善政府工作提供参考,为学术研究提供数据,为企业经营者、投资者和广大读者提供背景情况。
中国人民生活发展指数检测报告(2016) 电子书
本书分为总报告、技术报告与综合分析、省域报告三大部分,其中,总报告基于2000~2014年民生指数检测,对全面小康集成中人民生活发展进行了总体评价;技术报告与综合分析报告分别就指标体系阐释以及全国省域居民收入、总消费、物质生活消费和非物生活消费、积蓄五个子系统进行了评价排行;省域报告选取方式为:横向测评中直辖市、东、中、西部和东北四大区域各自范围省、自治区排名首位,共6篇以位次排文。
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及财税政策研究 电子书
本书分为四章,内容包括:协同与区域经济发展、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的意义和目标、京津冀产业结构现状及发展趋势、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的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