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证法学:法治指数与国情调研.2018

实证法学:法治指数与国情调研.2018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实证法学研究:法治国情调研、指数评估与智库报告。

内容简介

实证法学是法学研究发展的重要方向,法治国情调研是做好实证法学研究的基础,法治指数评估是推动法治实践的重要手段,智库报告是实证法学研究成果的重要载体。本书精选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法治指数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法治指数创新工程项目组在法治指数评估和法治国情调研方面完成的主要智库报告,分三大板块展示了展现了相关领域的法治发展状况。

章节目录

封面

书名页

版权页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导言 法治指数、法治国情与新时代法学研究

一 实证法学是法学研究发展的重要方向

二 法治国情调研是做好实证法学研究的基础

三 法治指数评估是推动法治实践的重要手段

四 智库报告是实证法学研究成果的重要载体

第一编 中国政务公开第三方评估报告(2017)

导论

第一章 评估对象、指标及方法

一 评估对象

二 评估指标

三 评估方法

第二章 总体评估结果

一 政务公开取得的显著成效

二 政务公开工作仍需解决的问题

第三章 各领域评估结果

一 重大决策预公开

二 建议提案办理结果公开

三 权力清单公开

四 政务服务信息公开

五 “双随机”监管信息公开

六 行政处罚信息公开

七 审计结果公开

八 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

九 法治政府建设情况年度报告

十 政府工作报告

十一 规范性文件公开

十二 财政预决算

十三 地方政府债务信息

十四 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水质监测信息公开

十五 棚户区改造

十六 教育领域信息公开

十七 政策解读

十八 网站互动

十九 依申请公开

二十 政务公开平台建设

第四章 发展展望

第二编 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发布情况评估报告(2018)

导言

第一章 评估对象及指标设计

一 评估对象

二 评估内容

三 评估方法

第二章 总体评估结果

一 国务院部门年度报告评估结果分析

二 省级政府年度报告评估结果分析

三 49个较大的市年度报告评估结果分析

四 100个试点县(市、区)年度报告评估结果分析

第三章 评估发现的亮点

一 集中发布平台建设成效明显

二 对新公开要求及时作出回应

三 详述涉公开被复议被诉情况

四 借力新媒体扩大报告影响力

五 细微之处更显年报工作进展

第四章 评估发现的问题

一 延误发布犹存,个别单位年度报告未发布

二 个别年度报告发布位置不规范,难以查找

三 年报解读原地踏步,大部分欠缺或不充分

四 个别年度报告欠缺重要元素、数据有误差

五 省级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机构说明仍显不足

六 公开人员及经费的投入情况披露依旧不佳

七 部分报告欠缺建议提案办理结果公开情况

八 对公开数量居前的事项部门说明达标率低

九 仍未全面建立回应社会关切的理念和机制

十 基层政府年度报告工作整体水平仍存差距

十一 年度报告发布不规范现象有新的表现形式

第五章 完善建议

一 年度报告编制工作常态化

二 继续加强公开机制的建设

三 进一步牢固公开基层基础

四 注意加强对年度报告解读

五 信息化手段助力年报公开

六 健全对年报工作考核机制

第三编 四川省依法治省第三方评估报告(2017)

第一章 评估概况

一 评估背景

二 评估对象、原则及方法

三 评估指标

四 总体结果

第二章 依法执政

一 评估概况

二 亮点与创新

三 发现的主要问题

四 完善建议

第三章 人大建设

一 评估概况

二 亮点与创新

三 发现的主要问题

四 完善建议

第四章 依法行政

一 评估概况

二 亮点与创新

三 发现的主要问题

四 完善建议

第五章 政务公开

一 评估概况

二 亮点与创新

三 发现的主要问题

四 完善建议

第六章 司法建设

一 评估概况

二 亮点与创新

三 发现的主要问题

四 完善建议

第七章 法治社会

一 评估概况

二 亮点与创新

三 发现的主要问题

四 完善建议

第八章 结语

第四编 社会治理:珠海平安社会建设

第一章 珠海市平安社会建设的背景

一 社会治理与平安建设目标的提出

二 社会治理与平安建设面临的挑战

三 珠海市推动平安社会建设的背景

第二章 以社会治理法治化推动平安建设规范化

一 社会治理法治化概述

二 科学立法,加强基层治理制度保障

三 严格执法,破解平安建设难点问题

四 多元纠纷解决,有效化解社会矛盾

五 遇事找法,完善基层公共法律服务

第三章 以社会治理社会化推动平安建设协同化

一 社会治理社会化概述

二 坚持党的领导核心作用,筑牢治理根基

三 尊重人民群众主体地位,坚持为民治理

四 创新社区服务管理,增强基层活力

五 开展“平安细胞”创建,带动全面提升

六 培育发展社会组织,寻求多元治理

第四章 以社会治理专业化推动平安建设现代化

一 社会治理专业化概述

二 组建“志愿警察”队伍,加强专业队伍

三 运行“平安指数”机制,实现专业管理

第五章 以社会治理智能化推动平安建设迅捷化

一 社会治理智能化概述

二 珠海市推进智能平安社会建设的实践

三 珠海市智能平安社会建设的成绩

四 珠海市智能平安社会建设完善方向

第六章 珠海市平安社会建设经验和面临的困难

一 珠海市平安社会建设取得的经验

二 珠海市平安社会建设面临的困难

第七章 社会治理与平安建设的发展方向

一 坚持依法治理,完善平安建设法治保障

二 坚持协同治理,扩大平安建设公众参与

三 坚持创新治理,增强平安建设基层活力

四 坚持智慧治理,强化平安建设技术保障

第五编 社会治理:潍坊智慧城市实践

第一章 智慧城市:城市化发展的进阶

一 全球智慧城市的兴起

二 中国智慧城市发展概况

三 潍坊智慧城市建设背景

第二章 潍坊智慧城市建设概况

一 重视体制机制,完善总体架构

二 着眼整合共享,提高服务能力

三 立足以人为本,营造智慧生活

四 基于“物联潍坊”,打造智慧城市3.0

五 落实“互联网+”,发展智慧商务

六 建设智慧政务,推进智能管理

第三章 潍坊智慧城市建设经验

一 加强顶层设计,确保有序发展

二 优化运行机制,保障协同配合

三 实施惠民政策,深化建设成效

第四章 “智慧潍坊”建设的未来规划

一 基于“物联潍坊”,搭建智慧潍坊基础框架

二 以“城市大脑”为统领,统筹部门信息化集约建设

三 开展五大行动,实现智慧潍坊全景式发展

四 加强保障,消除智慧潍坊发展后顾之忧

第五章 智慧城市建设展望

一 中国智慧城市建设面临的问题

二 破解智慧城市建设难题的路径

附录一 2017年中国政务公开第三方评估对象

附录二 2017年中国政务公开第三方评估指标体系

附录三 2018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发布情况评估指标体系

参考文献

后记

实证法学:法治指数与国情调研.2018是2019年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作者田禾。

得书感谢您对《实证法学:法治指数与国情调研.2018》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北外法学(2019年第1期/总第1期) 电子书
《北外法学》是一本由北京外国语大学法学院主办,面向法学所有专业,突出国际法、国别法特别是一带一路国家法律研究特色的集刊,设有国际法与区域治理、知识产权、中东欧国家法律研究、东南亚南亚法律研究、西亚北非法律研究、独联体法律研究、中国法律前沿等栏目。本书为第1期,共包括16篇文章,分为刑事法律研究、宪法与行政法研究、国际法与国别法研究、民商事法律研究四大板块。
家事法研究(2018年卷) 电子书
本书是中国法学会婚姻家庭法学研究会主办的专业学术集刊,本书为2018年卷。
北外法学(2020年第1期/总第3期) 电子书
本书分为四部分,包括“刑事法研究”“司法改革与司法裁判研究”“国际法与域外法研究”“行政法与社会法研究”,收录了文章《我国地方政府性债务的法律规制研究》《航天保险合同条款研究》等。
法律与伦理(2018年第2期/总第3期) 电子书
《法律与伦理》定位在法学与伦理学的交叉研究上,以问题为导向,秉持兼容并包的原则,开拓一片法学家与伦理学家自由交流的学术空间,构筑有助于互相理解、凝聚基本共识的思想论坛。本书是第三期,重点关注的是法治与德治如何结合,涉及法治与德治的关系问题、信任伦理、环境伦理、医患纠纷、国家法与民间法的互动以及增值税等相关问题。
法律与伦理(2018年第1期/总第2期) 电子书
《法律与伦理》定位在法学与伦理学的交叉研究上,以问题为导向,秉持兼容并包的原则,开拓一片法学家与伦理学家自由交流的学术空间,构筑有助于互相理解、凝聚基本共识的思想论坛。本书为第二期,分为自然法、法律方法研究、法律与信用伦理、法律与环境伦理、法律与财税伦理、法律职业伦理、域外法、人物访谈、论学书信及新书会谈10个模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