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似推荐
编辑推荐
本书研究西北地区农村留守儿童社会性发展,提出改善信息接收环境和推动媒介素养教育的路径。
内容简介
本书稿国家社科基金“大众媒介对西北地区农村留守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研究”结项成果(项目编号:11CXW029),项目于2016年6月结项(结项编号:20160998),鉴定结果为良好。书稿基于陕、甘、宁、青、新西北五省(区)农村留守儿童、外出务工父母、留守儿童监护人(主要为留守妈妈与爷爷奶奶),非留守儿童及其父母等问卷调查与深度访谈的实证研究基础之上,从大众媒介对留守儿童社会认知,社会态度,社会行为三方面的影响进行细化剖析论述。提出提升大众媒介对留守儿童社会性发展正面影响的路径。一是改善西北地区农村留守儿童信息接收环境。二是推动西北地区农村留守儿童媒介素养教育,提出“了解媒介”、“理解媒介”、“审视媒介”与“利用媒介”四级阶梯模式的构建与实践路径。书稿成果目前已被陕西省委,省政府决策和实际工作部门参阅的内部刊物、陕西省社科规划办编辑的《成果要报》所采纳。
章节目录
封面
书名页
版权页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序一
序二
目录
绪论
一 选题研究的意义
二 研究框架及主要内容
三 研究方法及方案设计
四 重点难点及创新之处
五 核心概念界定
第一章 儿童社会性发展与留守儿童研究
第一节 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内涵及重要理论
第二节 留守儿童研究的回顾与反思
第三节 生态系统论对农村留守儿童社会性发展研究的启发意义
第二章 家庭:西北地区农村留守儿童社会性发展进程中力量弱化
第一节 西北地区农村青壮年人群流动趋向及村落特性
第二节 家庭对西北地区农村留守儿童社会性发展影响弱化:依恋渴望与情感疏离
第三节 留守妈妈的专制型养育方式与祖辈监护人的纵容型、忽视型养育方式对留守儿童社会性发展的不利影响
第三章 电视与网络:西北地区农村留守儿童的“精神抚育者”
第一节 西北地区农村媒介生态环境
第二节 电视:西北地区农村留守儿童重度依赖的“精神抚育者”
第三节 网络:留守儿童青春期自我认同冲突的减压阀
第四章 大众媒介对西北地区农村留守儿童社会认知的影响
第一节 动画片促进留守幼童语言认知发展
第二节 电视中的角色形象定位引导留守儿童性别角色认知
第三节 黄金时段播放的鬼片导致留守儿童生命认知偏差
第四节 电视商业广告培育留守儿童品牌认知
第五章 大众媒介对西北地区农村留守儿童社会态度的影响
第一节 高强度收看电视与短期城市生活经历促使留守儿童对社会公平与安全缺乏信心
第二节 漠然与厌恶:媒介中涉性内容与留守儿童教养方式导致留守男童与女童性态度差异显著
第三节 偶像剧中城市生活浮华呈现激发留守儿童渴望远离乡村生活
第六章 大众媒介对西北地区农村留守儿童社会行为的影响
第一节 偶像崇拜对留守儿童模仿与规避行为的双向影响
第二节 公益类广告激励留守儿童亲社会行为
第三节 留守儿童对媒介中的正义暴力行为的高度认同与冲突解决的行为取向
第七章 改善西北地区农村留守儿童信息接收环境的两个层面:大众媒介与公共文化服务
第一节 大众媒介层面:改善媒介信息传播环境
第二节 公共文化服务层面:建立服务于西北地区农村留守儿童的图书馆三层支撑体系
第八章 西北地区农村留守儿童媒介素养教育四级进阶模式的构建与实践路径
第一节 西北地区农村留守儿童媒介素养教育四级进阶模式的构建
第二节 西北地区农村留守儿童媒介素养教育四级进阶模式的实践路径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 留守儿童调查问卷及深度访谈提纲
附录2 留守儿童监护人调查问卷及深度访谈提纲
附录3 留守儿童外出务工父母调查问卷及深度访谈提纲
附录4 非留守儿童调查问卷及深度访谈提纲
附录5 非留守儿童父母调查问卷及深度访谈提纲
附录6 教师调查问卷及深度访谈提纲
附录7 留守儿童及非留守儿童观察记录表
附录8 调研执行过程中的部分照片
后记
大众媒介对西北地区农村留守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研究是2017年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作者杨靖。
得书感谢您对《大众媒介对西北地区农村留守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研究》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