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礼乐美学考论

西周礼乐美学考论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本书深入研究西周礼乐美学对社会和王朝治理的影响,展现郁郁乎文哉的西周时代。

内容简介

本书是研究西周礼乐美学诸问题的著作。作者认为,礼乐作为西周最具代表性的审美方式,对当时的个体命运、社会运作与王朝治理有着重要影响。西周礼乐美学是以礼乐为中心,以德性为内在基础,以礼乐体系为显现方式的审美化的理性秩序。基于此,本书主要从体制、德性、礼仪、乐舞、物态、僭越等方面展开论述,意在揭示周人如何在彬彬有礼与洋洋颂声的审美自觉中构建王朝的政治秩序与伦理规范。这也确证了一个风雅的郁郁乎文哉的西周时代。

章节目录

封面

书名页

版权页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绪论

一 西周礼乐如何进入中国美学史

二 西周礼乐审美如何显现

三 西周礼乐美学的分期问题

四 作为审美对象的诗礼乐

五 西周礼乐美学考论的文献辨析

第一章 体制:西周礼乐美学的确立

第一节 礼乐之辨

第二节 制礼作乐

第三节 禁酒与礼乐

小结

第二章 德性:西周礼乐美学的基础

第一节 殷周信仰

第二节 以德配天

第三节 德之体现

第四节 德性之美

第五节 德之教化

小结

第三章 礼仪:西周礼乐美学的体现

第一节 祭礼

第二节 飨礼

第三节 射礼

第四节 燕礼

第五节 籍田礼

第六节 册命礼

小结

第四章 乐舞:西周礼乐美学的显现

第一节 功成作乐

第二节 祭祀之乐

第三节 宫廷雅乐

第四节 乐教形成

小结

第五章 物态:西周礼乐美学的展开

第一节 礼器乐器

第二节 青铜器纹饰

第三节 舆服美学

第四节 礼仪建筑

小结

第六章 僭越:西周礼乐美学的崩坏

第一节 外部因素

第二节 内部因素

第三节 礼崩乐坏

小结

结语

一 礼乐美学与西周制度文明

二 西周礼乐美学对先秦儒家美学的影响

三 礼乐美学之于传统中国的价值

参考文献

后记

西周礼乐美学考论是2019年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作者王燚。

得书感谢您对《西周礼乐美学考论》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曹植年谱考索·阮籍生平系年考索 电子书
本书分两部分,《曹植年谱考索》对曹植的生平作了系年考订与勾勒,并对曹植的作品加以系年考订,呈现了曹植的生平经历和文学创作历程。《阮籍生平系年考略》对阮籍的生平进行了系年考索,重点对阮籍生平的某些历史细节进行了考辨,考证出一些少为人知的阮籍的生平细节。
宋代韵书史研究:礼部韵略系韵书源流考 电子书
通过考察宋代科举的发展、嬗变,关注宋代官韵系韵书的沿革、修订及增补。
诗与意识形态:从西周至两汉诗歌功能的演变与中国古代诗学观念的生成 电子书
本书从历史和思想史演变的角度,考察了从西周之初到两汉时期诗歌功能的演变轨迹,以及中国古代诗学观念生成的过程,揭示了在这一时期诗歌功能、诗学观念与政治史、思想史之间复杂的互动关系。
客家文化符号论 电子书
本书运用文化符号学的方法研究客家文化,归纳了文化符号的基本理论方法,对客家文化符号概念、特性、功能、文化之源作了阐述;解读了闽西客家文化代表性符号;论述客家文化符号与客家社会、客家文化产业、客家文化创意及客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的关系。
姓名论(修订版) 电子书
《姓名论》在理论层面上有突破,提出连名制中父名与子名的前后位置,最初取决于有关语言的名词性修饰语对于中心词的位置的新见解,以及形式与内容、区分与整合是姓名发展的内部规律的新理论。《姓名论》材料丰富,论据充足,行文严谨,是国内外不多见的一本专著。本著作在开拓姓名学研究新领域、采用多学科交叉研究方面,填补了空白。本著作不以罗列姓名材料为目的,而是力图在姓名学理论上有所突破,提出了“形式与内容”、“区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