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频度副词研究

现代汉语频度副词研究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现代汉语频度副词研究:分类框架与功能差异

内容简介

本书以现代汉语频度副词为研究对象。在已有研究基础上,根据“能否独立地表示动作、行为、事件、状态的重复量”这一标准,确立了现代汉语频度副词的范围;并从表达功能出发,通过一些句法环境测试项对频度副词进行了次类划分,将频度副词分为评注性、限制性、描写性三大类,并进一步将限制性频度副词分为高频、中频、低频三类,描写性频度副词分为动态和静态两类,从而构建了一个新的频度副词分类框架。以此为基础,首先从宏观的角度探讨了频度副词量化对象的性质,认为已往单纯依靠动词的“有界”与“无界”的做法并不能真正解决频度副词对谓语的选择限制问题。我们转而借鉴了事件语义学对“事件类别”和“个体事件”的区分,认为频度副词修饰的对象是事件类别,而不是个体事件;并以此为基础解释了不同类别频度副词与动态助词“了、着、过”的共现限制问题。其次,本书还特别注重对不同类别频度副词之间、同一小类频度副词之间的句法功能差异进行细致的描写,并努力对这些功能差异的形成进行解释。

章节目录

封面

书名页

版权页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总序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对象

第二节 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内容

第四节 研究方法

第五节 语料来源

第二章 现代汉语频度副词的性质、范围和类别

第一节 频度副词的性质及其语义特征

第二节 频度副词的范围

第三节 频度副词的类别

第四节 小结

第三章 频度副词量化对象的性质及相关句法现象的解释

第一节 已有研究的相关讨论

第二节 “有界”、“可重复性”与“个体性”

第三节 事件类别与个体事件

第四节 频度副词与动态助词“了”、“着”、“过”共现限制及解释

第五节 小结

第四章 限制性频度副词的级差性及其相关句法表现

第一节 “不”的语义与限制性频度副词的“级差性”

第二节 限制性频度副词与类同副词“也”搭配顺序的不平行现象

第三节 小结

第五章 描写性频度副词的内部差异

第一节 动态频度副词与静态频度副词的功能差异

第二节 动态频度副词的内部差异

第三节 静态频度副词的内部差异

第四节 “屡”及“屡X不Y”格式

第五节 小结

第六章 评注性频度副词的主观性、主观化及相关问题

第一节 “老”、“老是”的主观性与主观化

第二节 “动辄”、“动不动”的主观性、主观化及相关问题

第三节 小结

第七章 结语

第一节 本书的核心观点

第二节 本书的不足之处及有待研究之处

参考文献

现代汉语频度副词研究是2018年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作者关黑拽。

得书感谢您对《现代汉语频度副词研究》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现代汉语复句关联标记模式的类别研究 电子书
本书主要围绕现代汉语普通话和方言复句的关联标记模式的类别特征展开,对普通话和众多方言的复句及其关联标记模式进行搜集和整理,同时在句法语义相互验证的思路和方法以及语言类型学等相关理论的指导下,通过汉语方言与普通话的对比、汉语方言与非汉语的比较,探求和总结现代汉语复句关联标记模式的类型学特点,并就相关问题进行解释和说明。本书通过对大量语料的归纳,总结出了普通话中复句关联标记模式的优先序列等级,以及汉语
语用研究 电子书
本书为厦门大学嘉庚学院人文与传播学院文集,以“语言与传播”为中心,从“语言规划与应用”“语言传播与媒介”“叙事语言与文学”“视觉语言”四个方面进行论述。书后附创办以来举行过的学术讲座名录。
生态权研究 电子书
本书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关注生态权,用生态权的思想构筑或者修正法律制度,这也是本书主要的理论贡献。
潮阳方言研究 电子书
本书对潮阳方言进行了系统研究,主要包括潮阳方言的语音系统、连续变调、文白异读、重叠式、范围副词、象声词、训读字,以及潮阳方言形容词的程度状语补语与宾语,潮阳方言动词“去”的形态变化及其语法功能,潮阳话的本地字等方面的内容。
南宋墓葬研究 电子书
以南宋为中心,从田野出发,以墓葬为支点,探索和揭示墓葬制度、社会礼俗和思想观念的传承与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