堕民消融研究

堕民消融研究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一部专门探讨堕民作为一个贱民群体,是如何走过两百多年的漫长解放历程,最后融入平民之中的著作。

内容简介

堕民是宋代以来聚居于江浙沪地区的底边阶级,社会地位低下,并未引起应有的重视。堕民研究乃是学术界研究最为薄弱的环节,特别是对堕民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解放而最终消融的过程,几无专家涉及。要了解中国社会,不能仅限于主体社会,也应从“底边社会”来研究中国传统社会。

本书重点讲述了堕民的发展,进一步加深对堕民这一特殊群体的认识,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平民不再歧视堕民,堕民走出自卑的阴影,能够正视不堪回首的过去,堕民则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彻底消融。具有十分重要的学术意义和出版价值。

作者简介

作者谢一彪,江西南康人,1964年生,历史学博士,教授,主要从事中国近现代史研究,主持《中国共产党与苏区宪政建设》《毛泽东人权思想研究》《光复会史稿》《徐锡麟评传》《浙江光复会人物研究》《浙江近代会党史》《褚辅成评传》等7项省规划办课题,已在《中共党史研究》《社会科学战线》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和传记70余篇,合著《陈奇涵传》《陶成章传》《舒同传》以及《中华苏维埃共和国贸易史》,独著《中国苏维埃宪政研究》《光复会史稿》《毛泽东人权思想研究》《徐锡麟评传》《浙江光复会人物研究》《浙江近代会党史》《褚辅成评传》《范文澜传》等。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前言

第一章 堕民被无端欺辱

第一节 平民歧视堕民

第二节 地方豪强欺辱堕民

第三节 官府差役勒索堕民

第四节 国民党军警骚扰堕民

第五节 日伪军残害堕民

第六节 女堕民被侮辱

第二章 清初堕民除籍的失败

第一节 明初设立禁止再呼堕民碑

第二节 雍正颁布堕民除籍令

第三节 堕民胡楚珩悬匾争斗案

第四节 除籍堕民毛光宗捐纳功名案

第五节 金华童生拦阻脱籍堕民科考案

第六节 脱籍堕民钱宏业冒滥捐监案

第七节 脱籍堕民捐考期限规定

第八节 堕民后裔周景先冒考案

第九节 清初堕民除籍失败的原因

第三章 清末收教堕民运动

第一节 晚清浙江绅士倡导“教育救国”

第二节 宁波绅士奏建堕民子弟学校

第三节 宁波育德农工小学堂的创建

第四节 绍兴绅士筹建堕民子弟学校

第五节 黄寿衮为创建堕民学堂奔走呼吁

第六节 创建同仁农工学堂

第四章 民国堕民解放运动

第一节 中央政府颁布解放堕民的政令

第二节 地方政府制定改善堕民处境的法规

第三节 地方绅士改革雇用堕民的陋习

第四节 开明主顾劝说堕民放弃依赖生活

第五节 民国堕民的卑贱地位

第五章 民国堕民捐资办学的热潮

第一节 三埭街创办的堕民私塾

第二节 堕民捐资办学蔚然成风

第三节 堕民续办同仁学堂颇见成效

第四节 堕民学堂办学硕果累累

第五节 堕民并未享有真正平等的受教育权

第六章 堕民争取自身解放的斗争

第一节 堕民反歧视斗争

第二节 堕民反勒索斗争

第三节 女堕民反性骚扰斗争

第四节 堕民反迫害斗争

第五节 堕民争取办学自主权斗争

第七章 堕民反清抗日斗争

第一节 明代堕民的抗倭斗争

第二节 同仁学堂是皖浙起义的秘密基地

第三节 宁波堕民子弟成为宁波光复的急先锋

第四节 堕民艺人的抗日宣传

第五节 堕民抗日英雄——陈怀民

第六节 堕民抗日堡垒——郎桥村

第七节 堕民喜迎解放

第八章 堕民翻身得解放

第一节 堕民成为社会主义的劳动者

第二节 堕民当家做主人

第三节 当代大禹——梁焕木

第四节 堕民艺人成了人民艺术家

第五节 堕民戏剧世家——猴王家族

第六节 堕民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权

第九章 堕民群体的彻底消融

第一节 堕民发家致富

第二节 堕民集体致富的典范

第三节 堕民与平民平等相处

第四节 堕民聚居区的消逝

第五节 堕民摆脱自卑的阴影

参考文献

后记

堕民消融研究是2022年由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谢一彪。

得书感谢您对《堕民消融研究》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钱玄同思想研究 电子书
本书叙述钱玄同先生一生思想的形成、发展、演变、特色,以及在中国近代思想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庚子救援研究 电子书
八国联军侵华引发庚子国变,这本书研究这一非常时期由上海绅商发起、各省疆吏合力促成的大救援。
佤族祭词研究 电子书
祭词是佤族祭师“巴猜”们代代口传的祭祀文本,是一种“活形态”押韵口头传统,是佤族口头传统的典型代表。内容涉及佤族生产劳作、贺生送葬、男婚女嫁、建造新居等,语言方面秉承了佤族古歌的特点,在韵律、语义与结构、语用与修辞等方面具有突出的特色。通过祭词,可以了解佤族的民俗、历史,也可以深入分析佤语的特点。
共工文化研究 电子书
本书以水族文化为脉络,围绕“共工与三皇五帝”和“共工文化与中华古文明”两大历史主题,探索研究以共工其人其氏其职为代表的族团的龙族精神以及数千年前部落联盟时代激烈斗争而导致的分分合合,最后形成以炎、黄为主体的华夏族。
黔南苗族民俗研究 电子书
本书共收入学术论文和调研报告类文稿75篇,编为“理论探讨”“传统节庆”“交往礼仪”“婚恋嫁娶”“文化生活”“民间信仰”“丧葬习俗”“服饰文化”“村规民约”9个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