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道风物:银川

地道风物:银川

我想读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银川地处“塞北江南”,勾连密布的河湖水道,为这座西北城市带来充沛的活力。

枸杞、长枣、贺兰砚、西夏瓷……丰富物产的背后是醇厚民风与恢宏历史。

银川也是文艺作品的沃土:电影《红高粱》《东邪西毒》《大话西游》《新龙门客栈》等,音乐专辑《贤良》,都与银川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内容简介

银川,一座宛如星球的花园城市。

这里有石器时代的遗存,有先民的神秘印迹;见证过长城上的烽烟,也留下了西夏王朝的背影……

没有镇北堡,电影《红高粱》、《黄河谣》、《东邪西毒》、《大话西游》、《新龙门客栈》或许是另一番面貌;传唱的花儿,是当地人与土地紧紧联结的表达,是生命的印迹,经民谣歌手苏阳重新演绎,也抵达了外乡人的内心深处……

打开《地道风物·银川》特辑,重新认识这贺兰山下一面野得豪放,一面美得细腻,既古老,又年轻的宝地。

作者简介

曹萍波

90后,三联生活周刊“物候志”专栏作者,著有《万物赠我浓情蜜意》一书,现供职于湖南卫视。

刘子超

作家、译者。1984年生于北京,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曾任中德媒体使者、牛津大学访问学者。著有《午夜降临前抵达》等,曾获刘丽安诗歌奖、书店文学奖。

聂作平

1969年生于四川富顺,现居成都。职业写作者,已出版著作30余部,另有纪录片、影视作品多种。

苏阳

音乐人、艺术家。生于浙江,长于银川。先后发行专辑《贤良》(2006年)、《像草一样》 (2010年),将西北民间音乐“花儿”、传统曲艺形式秦腔等与当代音乐进行嫁接、改良和解构,并通过西方现代音乐的理论和手法创造出一种全新的音乐语言。基于十余年的观察、思考、创作历程,于2016年发起“黄河今流”艺术计划,通过多种艺术媒介和跨界表达,让民间艺术呈现出新的生命力和价值。

萧春雷

记者、作家。曾用笔名司空小月、郭又惊、十步等,福建泰宁人,从事文学、艺评和人文 地理写作,曾获中国新闻奖,为《中国国家地理》和《华夏地理》撰稿五六十篇。已出版 《时光之砂》、《我们住在皮肤里》等18种著作,新著“中国的掌纹”系列(《自然骨魄》《大地栖居》和《华夏边城》)被认为是国内人文地理写作的重大收获。现为《厦门晚报》编辑。

许君达

中国国家地理“风物中国志”系列主创团队成员,地理、旅行专栏作者。

陈淮

自由撰稿人、人文地理摄影师。研究、探索河西走廊历史文化近20年。自1996年以来,开始在国内发表山丹长城图片及文章。

吴建新

回族,出生于银川,宁夏摄影家协会副主席,从事摄影近30年,关注摄影题材以民俗、人文纪实为主,现就职于宁夏文联。

邬志斌

生于甘肃兰州,下过乡、扛过枪,现为宁夏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银川摄影家协会副主席。摄影作品《赶着羊群下贺兰》《硬卧车厢》《乌金淘客》等多次入选各大国际、全国摄影展并获奖。

孙群萃

毕业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自幼学习美术,带着画笔旅行是多年来养成的习惯,喜欢在现场描绘古代遗迹及市井生活,尤其偏重人物在历 史遗址中的存在感。2005年至今一直不间断地对陕西关中地区唐陵进行研究,并用画笔描绘出唐陵石雕、山脉、旷野以及关中地区的风土人情,如今开始向西描绘丝绸之路。

章节目录

水,读懂银川的密码 姚瑶 004

银川,宛如星球的花园城市 萧春雷010

塞上湖城,失而复得的幸福 张小溪 034

贺兰山,文明的疆界 许君达 050

灵武恐龙,亿万年前丛林深处的呼吸 曹燕066

水洞沟,重返石器时代 聂作平070

远古的神秘印记 夏亮亮 贺兰山岩画管理处076

烽烟散尽,守望凝固的时光 李慧婷086

通往西夏的帝国之路 唐荣尧096

西夏文字的千年之旅 唐荣尧106

银川有天下人 刘子超114

镇北堡,看得到过去,猜不中结局 袁銮124

和生命最密切的表达,才能抵达人心 苏阳138

五十年回响“宁夏音” 曹萍波150

贺兰山口消失的村庄 邬志斌154

鱼米之乡,黄河滋养的米粮川 许君达176

吃在银川,当粗犷遇见细腻 王西平182

酒神沉醉贺兰山 唐荣尧192

灵武长枣,赭红色的期待 贺靓200

枸杞,红色精灵的逆袭 唐荣尧204

西夏瓷,留存一个王朝的记忆 曹萍波208

贺兰砚,绿和紫的石趣 曹燕212

羊绒,宁夏川上“软黄金” 曹燕218

地道风物:银川是2018年由中信出版集团出版,作者姚瑶。

得书感谢您对《地道风物:银川》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你可能喜欢
遇见,南美 电子书

南美风土人情:一段深度探访南美诸国的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