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毒为药:古代中国的医疗、文化与政治

以毒为药:古代中国的医疗、文化与政治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生动呈现一个日常“服毒”的古代世界。

内容简介

毒物和药物看似对立,但翻开中国医学史,我们会发现毒物曾被如此广泛地用于治疗风寒、疼痛、瘟疫等多种疾病与日常养生。

本书研究了在3-9世纪中国药学的形成期,医生、宗教人物、朝廷官员和非专业的士大夫如何使用有毒之药物来医治顽疾、强身厚生。通过聚焦汉语中“毒”字的概念是如何引导医者采取各种方法,将危险的毒物转化为灵丹妙药,作者清楚地揭示出毒物在中国传统医学和中古社会的重要地位。

本书讲述了汉末到初唐时期涉及毒药的医疗纷争和政治事件,彰显了“毒”对于当时人们如何感知自己的身体以及身体政治至关重要。作者还研究了中国古典药学中大量有毒的矿物、植物和动物制品,包括有剧毒的“百药之王”附子和一度非常流行的五石散,展现了强效药在身体上如何产生作用,以及这种药效如何塑造了对药物及其治疗的疾病的知识。

本书还发掘了古代中国对健康以及身体与有毒药物如何互动的不同理解方式,提醒我们关注药物流动的物质性,其真正的意义与效用并非可以归结为固定的内核,而是依具体的技术干预、社会政治状况与个人身体体验而变化。

作者简介

作者刘焱,哈佛大学科学史博士,密歇根大学生物学博士、中国研究硕士,现为纽约州立大学历史系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史、亚洲史、医学史等。研究领域包括药学史、宗教治疗、炼金术、感官和情感史以及全球范围内的医学知识交流。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中文版序

致谢

序言

第一部分 可塑的药物

第一章 毒的两面性

“毒”的字源

中国古代文献中“毒”的多重意涵

《神农本草经》中的“毒”

《本草经集注》中的毒药

小结

第二章 毒药的转化

剂量的控制

药物的配伍

附子的加工

药商与药市

小结

第二部分 知识、权威和实践

第三章 以毒攻毒

鬼神、传染和疫病

蛊毒

巫蛊

小结

第四章 药物的流通

唐朝廷的医药管理

唐皇室的药材征收

《新修本草》的编撰

地方药物知识的转变

小结

第五章 实践中的药物

汉至唐的方书

孙思邈与其方书

《备急千金要方》中的“验”方

《备急千金要方》中的医案

小结

第三部分 强身与厚生

第六章 诱人的刺激物

五石散的社会生命

石药与解散

五石散之辩

小结

第七章 向生而死

葛洪的炼丹理论

陶弘景的炼丹实践

唐代对丹药的驯化

服丹之体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以毒为药:古代中国的医疗、文化与政治是2024年由光启书局出版,作者刘焱。

得书感谢您对《以毒为药:古代中国的医疗、文化与政治》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地方志与全域旅游:以宁夏为例 电子书
本书通过梳理宁夏地方志中的全域旅游资源,分析了地方志资源与宁夏全域旅游的契合之处,对宁夏地方志资源的开发利用提出了建议。地方志传承中华文明、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其与全域旅游开发相结合,能为发展有中国特色的全域旅游事业提供优秀文化支撑,能为书写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旅游成果提供资料源泉,要进一步加大对地方志资源的开发利用,使地方志在全域旅游发展、旅游规划、旅游产品开发和学术研究等方面发挥应有的重要作用
权力与媒介:近代中国的政治与传播 电子书
通过历史的视角来审视近代中国媒介与权力关系的变迁。
地势与政治:社会文化人类学的视角 电子书
本书提出的政治地势学理论,以及理论背后包含的“人类学本体论”转向已经成为国际人类学界乃至整个社会科学领域的重要潮流。
历史再现与身份认同:以新时期以来的“蒙古历史叙事”为中心 电子书
新时期以来,“重述历史”是当代文学与少数民族文学中同时出现的重要文学现象,其中又以“蒙古历史叙事”最为典型。
以“小”生存的日本人:日本小巧文化的启示 电子书
5个方面阐述日本缩小型文化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