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空间演进:网络社会心态研究(第二辑)

网络空间演进:网络社会心态研究(第二辑)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网络社会心态研究的创新成果,为深入探索网络空间变迁趋势提供新思路。

内容简介

网络社会心态成为影响网络生态乃至社会变迁的重要力量,网络空间的社会情境、文化思想价值观念和关键社群结构既是网络社会心态涌现与演进的核心动能,也是网络社会心态涌现与演进的重要载体。

本书首次尝试采取动态的、历史的视角,借助多平台、多群体、多维度的长时段、追踪性纵贯历史研究,将网络社会心态的自涌现规律嵌入中国特色的网络社会情境、文化价值观念和网络社群结构中。

相关研究不仅在研究方法上有诸多全新的尝试,探索了大数据驱动的社会科学研究方法与质性研究相结合的混合式研究成型模式,更在网络议题、网络事件、网络思想价值观念、网络思潮、网络关键群体等研究中产出了大批创新理论成果,为更加深入全面地把握网络社会心态的时代特征与网络空间深层重构的变迁趋势,探索了新的研究路径。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作者简介

“网络社会心态研究”系列丛书序

绪论 网络空间与网络社会心态:演进的逻辑

第一章 网络社会心态演进(2019—2020)

第一节 共产党形象篇

一、疫情暴发前:中国发展的建设者、中国道路的探索者、现代化治理的引领者

二、疫情暴发阶段:困难中冲锋在前

三、疫情稳定阶段:严格律己、执政为民

四、复工复产阶段:不畏强权、努力探索

第二节 社会民生篇

一、脱贫攻坚最受瞩目

二、“六稳六保”稳中求进,90后崛起为民生议题第一大关注群体

第三节 新冠疫情与社会心态变迁

一、新冠疫情与社会心态变化的四个基本阶段

二、新冠疫情与社会心态新变化的主要面向

第二章 网络热点议题演进(2013—2018)

第一节 “新时代”的网络镜像及其社会性意涵

一、历史的界限:基于多元社会诉求的“新时代体验”

二、时代的主体:把握“新青年”的“变”与“不变”

三、演进的逻辑:从“政治话语”走向“社会话语”

第二节 精准扶贫:从战略到实践

一、精准扶贫的语义网络演进(2013—2018)

二、精准扶贫议题演进的主要趋势:从国家推动到社会参与,从单一主体到多元协同,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应援

第三节 “重大风险”的多元分化、文化转向与全球联动

一、“重大风险”的语义网络演进(2013—2018)

二、经济金融风险始终受到关注,网民对此多持负面态度

三、房产风险最易催生广泛讨论,网民对此戏谑化解构

四、文化价值观类风险受到关注,易引发网民价值冲突

五、与反腐败、党群关系相关的政治风险讨论走高

第三章 网络舆情事件演进(2016—2020)

第一节 超大城市重点舆情事件的类型化及其演进

一、政治生活类舆情事件:5年间均处于较低水平,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舆论对政治生活类事件的关注度总体较低,网络讨论存在软性关注倾向,具有一定的政治疏离特色

二、经济生活类舆情事件:呈现先减后增的V形趋势,2018年以来,舆论对经济议题的敏感度不断升高,2020年经济关注度陡增,折射出社会价值观从崇尚资本到拥护监管的大幅转向

三、民生问题类舆情事件:连续5年快速上升,教育、婚姻、就业、工作等青年相关议题走向舆论事件中心,青年成为网络舆情事件中的关键群体

四、科技文化类舆情事件:5年间数量总体呈上升趋势,超大城市在文娱、科技事件方面的影响力实现地方带动全国

五、城市管理类舆情事件:受到持续高度关注,交通系统管理、城市治理问题是该类事件爆发的最主要面向。网民对超大城市管理水平的较高期待,是导致这类舆情事件频发的直接原因;超大城市复杂的人口结构与利益分化,是导致这类舆情事件频发的结构性因素

六、公共安全类舆情事件:5年间呈稳步下降趋势,但总体比例仍保持在所有舆情事件类型中的最高水平,是网络舆论关注的焦点事件。网民从简单追求生命健康和人身安全权利转向对全方位多层次的人身权利的追求和关注,涉女性、涉儿童公共安全类事件存在舆论极端化趋势

七、意识形态类舆情事件:波动性强,表现为陡增陡减的倒V形趋势

第二节 超大城市舆情特征及其发展动向

一、网络舆情下沉:“热搜”“热议”在多重领域和多重面向分化

二、结构性风险上升:人民群众多元分化的需求与有限的城市资源之间的矛盾凸显,城市管理类舆情事件可能持续上涨

三、跨境互动增强:“如何处理对外关系”“如何对待西方文化”成为超大城市舆情论争的新维度,作为改革开放前沿的超大城市被推上国内外舆论的风口浪尖

第四章 网络思想价值观念演进(2013—2018)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中国传统文化等价值观变迁

第二节 作为一种网络社会思潮的“改革开放”演进

一、研究缘起

二、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三、日常化的论争:从“国家战略”到“生活体验”

四、议题的演进:从“内部论争”走向“外部关系”

五、理解作为一种网络社会思潮的改革开放

第五章 网民与网络关键群体演进(2000—2020)

第一节 网络空间底层化:从“底层客体性时代”到“底层主体性时代”

一、研究缘起

二、底层:作为网络空间关键立场的价值取向

三、底层社群:作为网络空间的关键意见群体

四、“底层主体性时代”:作为网络空间关键演进的方向

五、机制:多级信息生产、平台商业逻辑与网络空间底层性的形成

六、结论与讨论

第二节 中等收入群体在中国网络社会的角色与地位

一、结构变迁:中等收入群体在网络舆论场影响力提升

二、心态变迁:中等收入群体的网络表达特征

三、动因分析:中等收入群体强势影响网络舆论

第三节 网络新生代与网络社会心态:代际更替、心态变迁与引导路径

一、代际更替:网络新生代的价值观变迁及其网络生存状态

二、心态变迁:网络新生代的议题关注、情绪表达与价值观取向

三、引导路径:推进网络新生代精神文化产品建设

参考文献

后记

网络空间演进:网络社会心态研究(第二辑)是2022年由华夏出版社出版,作者郑雯。

得书感谢您对《网络空间演进:网络社会心态研究(第二辑)》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网络空间安全——拒绝服务攻击检测与防御 电子书
本书在简单回顾了互联网发展历史、互联网体系结构及分层协议以后,从分析导致互联网先天脆弱性的系统性因素入手,系统而全面地介绍了网络异常检测和拒绝服务攻击检测研究领域涉及的各个方面的内容,包括拒绝服务攻击及产生的机理分析、常见的DDos攻击及辅助攻击工具、异常检测的数学基础、拒绝服务攻击检测、低速率拒绝服务攻击检测、拒绝服务攻击的防御、基于大数据技术的测量平台与检测系统等内容,并在本书最后总结了在网络
网络安全技术:网络空间健康发展的保障 电子书
本书系统介绍网络安全的基本理论和关键技术,共分三部分14章。其中,第1~7章是基础技术,介绍网络安全概述、密码技术、身份认证、访问控制、网络攻击等;第8~13章是中级防护,介绍系统安全、反恶意代码、网络边界安全、网络服务安全、网络信息内容安全等;第14章是进阶,介绍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工控网等网络安全。本书旨在为全国各级领导干部提供网络安全方面的理论指南、实践指导和趋势指引,也可以作为从事网络
企业信息安全建设之道(网络空间安全技术丛书) 电子书
本书凝结了作者多年的企业安全建设、管理和运营的经验,深入浅出地探讨了企业信息安全方面的工作。
智慧光网络:关键技术、应用实践和未来演进 电子书
本书研究了智慧光网络的技术、应用实践和未来演进。
网络编码研究基础 电子书
网络编码是一种新型的数据传输技术,现已成为网络信息论的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对网络技术的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本书系统地阐述了网络编码的基本原理,在介绍有限域算术运算方法的基础上,详细地介绍了确定性网络编码构造方法和随机网络编码构造方法,并详细地描述了仿真实现过程。此外,本书还介绍了作者多年来对网络编码的研究成果。本书可作为信息类专业研究生的参考书,也可作为从事网络编码研究的入门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