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行动的理由规范性研究

实践行动的理由规范性研究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本书探讨道德规范性的本质,分析不同道德理论在规范性问题上的争论。

内容简介

本书在分析规范性、行动理由、合理性、规范性判断等基本概念的基础上,对日常生活的规范性现象做了本质性探讨,从元伦理学层面表明了道德规范性的本质在于人性心理机制的展现。在厘清基本概念的基础上,本书进一步系统分析了康德主义、休谟主义和后果主义等道德理论在规范性问题上的争论,清晰展示了这些争论的实质在于对人类不同心理图式的展示。

我们有理由相信,只要对规范性现象采取一种整体性的人类社会学视角,就可以有效避免有关规范性现象的各种表面互竞,从而在客观辩护性层面和实践性动机层面把规范性规约到有关人性的自然主义立场。

作者简介

作者文贤庆,清华大学哲学博士,英国圣安德鲁斯大学联培生,牛津大学访问学者,现为湖南师范大学道德文化研究中心暨哲学系教授,道德文化研究院副院长,主要研究领域为道德规范性、伦理思想史、康德道德哲学、美德伦理学和科技伦理等。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出版说明

序言

前言

第一章 导言

一、一个元伦理的规范性问题

二、研究现状

三、问题的提出

四、问题的解决及本书的结构

五、研究的方法及预期成果

第二章 行动的理由规范性的一般特征

一、意向性行动的规范性分析

二、道德生活中的规范性现象:有关合理性的解释

三、规范性的本质

第三章 康德主义对理由规范性的证明

一、康德论道德的规范性

二、康德论意志行动的道德动机

三、科斯嘉德对道德规范性问题的证明

第四章 休谟主义对理由规范性的证明

一、休谟论行动动机

二、工具主义的规范性及其批判

三、对休谟规范性思想的辩护

四、休谟式的结构规范性

第五章 内在理由概念的规范性

一、真值条件表述:从动机内在主义到认知内在主义

二、健全慎思路径

三、有关内在理由的批评与辩护

四、内在理由概念达到的规范性意义

第六章 基于三种人称立场论道德规范性

一、第一人称立场

二、第二人称立场

三、第三人称立场

四、批判性立场

五、人称问题中的道德规范性本质

第七章 道德规范性的本质

一、规范性判断的本质

二、道德规范性理论的本质特征

三、普遍化的反思

第八章 从道德心理学迈向道德社会学

一、方法论与两个关键性概念

二、心灵的自我认知

三、实践承诺和责任

四、指向语言交往的心灵说话

第九章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实践行动的理由规范性研究是2023年由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出版,作者文贤庆。

得书感谢您对《实践行动的理由规范性研究》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地震灾后社会心理干预研究:基于“8·03”鲁甸地震后医务社会工作的实践 电子书
我国自然灾害频发,灾后社会工作已成为实务研究领域的热点。本书基于“8·03”医务社会工作的实务经验总结和理论提炼,首次将灾害医学中的“检伤分类”概念运用于灾后心理急救,提出“心理检伤分类”,探讨了中国特色、政府主导的救灾模式对幸存者心理复原力的影响,详细介绍了医务社会工作介入幸存者的社会心理干预模式,以期推动我国医务社会工作的发展,丰富社会心理服务研究,为我国的灾害管理提供可参考的经验。
哲思的幼童.儿童研究译丛 电子书
本书共7章,内容包括:哲学自我;哲学敏感力;死亡、现实与同一性:关于形而上学的思考;知识与信念:关于认识论的思考;道德与如何生活:关于伦理学的思考;艺术与美:关于美学的思考;我们究竟要给予儿童什么。
工匠精神理论与实践教程 电子书
本书分为理论篇、实践篇两部分,共八章,内容包括:工匠精神的内涵与本质、工匠精神的理论基础与思想借鉴、工匠精神的历史与发展、工匠精神的时代价值与培育路径、工匠精神与职业法律保障、工匠精神与职业道德规范、工匠精神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工匠精神与青年成长成才。
善的历程:儒家价值体系研究 电子书
历史的诠释与逻辑的重建往往很难分离,二者从一个侧面展示了历史与逻辑的统一。
后果主义的严苛性问题研究 电子书
后果主义位道德冲突的解决提供了一个原则。后果主义理论将行为的后果作为评价道德行为正确性的唯一因素。如果一个行为能够比另外一个行为产生更好的后果,那么行为者就应该去实行前一个行为。这样,如果行为者面临一个道德冲突,他必须在相互冲突的两个选项之间做出选择。那么后果主义认为行为者应当选择那个产生更好后果的行为,如果选项是两个以上,那么他应当实行那个产生最好后果的行为。本文将行为后果主义确定为后果主义的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