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们的声音:从近代中国女性的历史记忆谈起

她们的声音:从近代中国女性的历史记忆谈起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台湾“中研院”近史所研究员游鉴明运用口述材料研究女性历史的学术专著。

内容简介

她们是谁?她们是家庭主妇、医院护士、学校教师、工厂职工,她们也是女儿、母亲、妻子、儿媳,她们是大时代里平凡的女性。倾听100多位阿嬷的生命故事,在她们的讲述中发现历史。

本书收录了作者对收集整理女性口述史料,以及挖掘、研究女性口述历史的观点和看法。采写对象多为台湾女性,采写内容为她们个人的生活经历,部分内容涉及其在1949年前在大陆生活的经验,对有志于了解、从事口述历史的读者有很好助益。

作者简介

作者游鉴明,台湾地区师范大学历史研究所博士,研究领域为近代中国妇女史、口述史学。现任台湾地区“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兼任研究员。曾任台湾地区清华大学与辅仁大学历史研究所兼任教授、日本国立一桥大学社会科学研究中心访问研究员、北京中华女子学院中国女性图书馆访问学者。学界首批长期进行女性口述工作的学者,与大陆学术交流频繁。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张 序】

【导 言】

从事女性口述历史研究的几个问题

一、女性口述历史的重要性

二、访问女性应采用何种方式?

三、访问女性应否设限?

(一)主访人是否应有性别限制?

(二)受访的对象是否有年龄限制?

(三)受访人的认知应否被设限?

(四)受访对象应否以个人或团体为主?

(五)访问地点应否限制?

四、小结:化琐语为史料

口述历史面面观:以女性口述历史为例

一、口述历史的意义、方法与重要性

(一)口述历史的特性和陷阱

(二)口述访问的方法

(三)口述历史的重要性

二、实例介绍

镜花水月毕竟总成空?女性口述历史的虚与实

一、虚构的迷思

二、虚实的呈现──结婚以前

三、虚实的呈现──结婚以后

四、超越虚构

口述历史与台湾妇女史研究

一、挑战“大写历史(History)”?

二、如何建构台湾妇女史?

(一)以《日据时期台湾的职业妇女》一文为例

(二)以《台湾媳妇仔的生活世界》一书为例

三、检讨与展望:代结论

日据时期台湾女性的伪满洲国经验

一、异乡风情

二、建立人际关系

三、台湾人在伪满洲国的待遇

四、小 结

改写人生之外:从三位女性口述战争经验说起

一、访问的缘起与过程

二、悲欢离合:婚姻与家庭

(一)千山不独行

(二)亲上加亲

(三)错点鸳鸯谱?

三、颠沛流离的逃难经验

(一)辗转迁徙

(二)惊险万状的逃难日子

(三)自力更生

四、结 论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口述史料中的性别形象

一、前 言

二、研究史料及其局限

(一)口述史料的来源

(二)口述史料的重要性和局限

三、与男性长辈的亲情关系

(一)跨越家庭界限的祖父辈形象

(二)从形象塑造到父子和父女关系的建构

四、与女性长辈的亲情关系

(一)交错在转述和亲述间的祖母辈形象

(二)从形象塑造到母子、母女关系的建构

五、与配偶、子女的关系

(一)择偶方式与婚姻观念

(二)从婚姻生活看夫妻形象的建构与家庭情感

六、代结论:新旧交陈抑或性别错置?

口述历史与性别:从建构到运用

一、前 言

二、性别与口述历史的建构

(一)建构者的性别意识

三、性别与口述历史的运用

(一)文字记录中的性别

(二)非文字或非口述记录中的性别

四、结 论

从区域、阶级比较女性的口述历史

一、从她们的女性长辈说起

二、她们的童年

三、她们的教育

四、她们走入职场与婚姻

五、她们的烽火岁月

六、小 结

征引书目

中文部分

专 书

期刊论文

专书论文

学位论文

口述访问记录

(二)其他访问记录

英文部分

图像来源

【后 记】

她们的声音:从近代中国女性的历史记忆谈起是2020年由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作者游鉴明。

得书感谢您对《她们的声音:从近代中国女性的历史记忆谈起》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大运河河北段历史文化记忆 电子书
本书介绍自东汉以来雄安新区附件区域运河变迁历史,以及运河沿岸文化兴衰,具体包括:(1)运河开凿与管理变迁,运河河道流经区域的演变;(2)运河漕运地位、兴衰变迁历史,近代以来运河漕运地位的下降,运河文化在近代化中的演变;(3)近代以来雄安区域在反侵略战争、革命战争中的地位与作用;以及区域文化的传承与变迁:历史古迹、人文地理、民俗文化,民间传说;运河流经地区即雄安新区商业城市的兴起,商业贸易与区域经济
历史的观念 电子书
本书分为上、下两编,涵盖了古今中西主要的历史思想和历史理论。上编为“中国历史观念”,共4章,阐述了中国历史上出现的主要的历史观念,从先秦神意历史观一直到严复、章太炎的历史进化论;下编“西方历史观念”,共分12章,论述了西方的主要历史观念,从希罗多德的历史思考直到福山的历史终结论。在某种意义上,人类历史就是人类的自我认识史,人类的历史实践孕育了人类的理性和智慧,反过来,人类的理性和智慧也促进了文明的
权势转移:近代中国的思想与社会 电子书
本书注重历史当事人的时代关怀,返其旧心,从广义的文化视角考察近代中国思想与社会的权势转移。
权力与媒介:近代中国的政治与传播 电子书
通过历史的视角来审视近代中国媒介与权力关系的变迁。
女性与亲情文化.历史人类学小丛书 电子书
本书基于作者及其亲族长辈的亲身经验、经历,结合地方文献,探讨了较广泛地存在于湘东南一带的“讨鼓旗”习俗,分析其形成的历史人类学逻辑。并延伸探讨湘东南一带迥异于北方民歌《小白菜》流传地域(黄河中下游平原)的女性对于不同类型子女(丈夫与前妻所生子女、本人与前夫所生子女)的亲情差异。在此基础上,结合历史人类学与历史文化地理理念,提出“亲情的地域类型”学术概念。这一概念可望在其他地域的同类研究中加以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