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经济所人文库系列之一,涵盖经济分析、宏观研究和就业保障等领域。
内容简介
一部经济所史,就是一部经济所人以自己的研究成果报效祖国和人民的历史,也是一部中国经济学人和中国经济学成长与发展历史的缩影。本文集是“经济所人文库”系列之一,内容大致分为三个方面,反映了在经济学的无涯学海中个人的主要涉足点,即经济分析方法、宏观经济研究、就业-社会保障。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经济所人文库》第二辑总目(25种)
总序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学术委员会
编者说明
作者小传
经济分析方法
分工性分配论:理论发展和现实演变
一 收入分配理论的二重发展
二 从生产分工到收入分配
三 分工发展与分配的多元化
四 分工性分配论的特点
分工发展:实体经济、虚拟经济与现代经济
一
二
三
中国宏观经济分析面临新挑战
一 当前宏观经济态势和宏观调控政策分析中两种对立的观点
二 宏观经济分析产生分歧的原因
三 对两种宏观经济分析思路的评价
四 关于宏观经济分析走出困境的思考
中国的企业改革理论应该引入政治变量
不考虑“例外”是很大的缺陷
好的理论应该能破解经济现实的“死局”
中国企业改革理论“误区”
如何将政治因素引入理论模型
从零散事实到典型化事实再到规律发现
一 导言:熊彼特的困惑
二 典型化事实的基本含义
三 典型化事实的理论定位
四 经济学的“纯科学主义”排斥典型化事实的研究
五 经济学的“真实模型”与规律发现
六 结论
改革热点与冷静研究
经济学论文与评价标准争议
宏观经济研究
增长方式转型中的企业家及其生成机制
一 生产函数与企业家功能
二 两种增长方式中企业家的位置
三 企业家生成机制及现存问题
创新和完善中国的宏观经济调控体系
一 政府职能的规范化
二 宏观经济调控目标和主体的规范化
三 宏观经济调控手段的完善化
中国收入分配类型、差距及其政策取向
论新型工业化及地方经济发展
一 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基本理论
二 眉山市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政府规划及其评价
三 关于眉山实施新型工业化的补充建议
向公共型政府转型与后进区域发展
一 中国地方政府的分类取向及转型
二 区域发展及其差距的含义和原因
三 地方政府在后进区域发展上可能的消极作用
四 地方政府在后进区域发展上的积极作用
中国经济运行与宏观调控及其理论发展
一 经济运行与增长方式及其理论
二 宏观调控目标、手段和方式的探讨
三 宏观管理和调控的改革和完善理论
经济稳定:宏观调控的首要和基本职责
一 宏观稳定政策的理论与现实
二 宏观稳定目标与正确“救市”政策
三 围绕稳定,宏观政策目标不断扩展
世界经济体制性失效及对中国经济的诊断
一 经济过热的测度及通货膨胀
二 通货膨胀表象与经济“实热”“虚热”
三 当前通货膨胀治理中的“正治”与“辅治”
中国的经济改革与宏观调控的边界
一 中国历史:通过改革干预而非市场发育建立起来的市场经济体制
二 市场经济生存的基本原则:公平竞争、自由选择、分散决策
三 宏观调控政策实施的重要前提:微观规制
四 忽视微观规制的宏观调控——以宏观调控替代市场
就业—社会保障
中国就业转型:从隐蔽失业、就业不足到效率型就业
一 隐蔽失业:当前中国经济的巨大隐患
二 统计测算:隐蔽失业率
三 转型迟滞:有效利用劳动力的体制障碍
四 就业不足:从隐蔽失业到公开失业的过渡
五 效率型就业:解决我国失业的根本出路
就业和分工的拓展与收入分配的改善
一 从就业到分配:简单细分性分工与效率性分工
二 从不平衡到不稳定:生产领域中的分配难题
三 从行政本位到市场本位:就业和分工拓展中的分配改善
中国就业发展:从二元就业到现代化就业
一 中国二元就业的现代化发展进程缓慢
二 二元就业结构转换停滞的负面效应
三 实现中国就业现代化的道路
新经济、就业机制变化与中国对策
一 经济现实和理论现状
二 新就业机制假说及检验
三 美国新经济的启示及中国的应对策略
中国就业发展新论
一 什么是核心就业和非核心就业?
二 中国核心就业量的估算
三 核心就业的利益取向和扩大就业经验
四 中国就业滑坡的根本原因
五 与核心就业发展有关的几个认识问题
中国的就业形势与新就业政策
一 当前的就业形势和需要解决的特殊困难
二 新就业政策的内容和特点
三 新就业政策进一步设计和完善需要注意的问题
大学生就业的理论和政策
一 关于大学生就业两种观点的分析
二 流行就业理论的误区
三 大学生就业的出路
论社会保障的生命周期及中国的周期阶段
一 导言:定义的讨论
二 社会保障生命周期的条件、内容和形态
三 中国社会保障的周期阶段特征及改革前景
四 结论
社会保障体制改革中的美国经历与中国道路
一 美国社会保障体制的优势、缺陷和危机
二 美国社会保障体系的外部冲击和基础演变
三 美国社会保障体制的改革策略及方案
四 对中国社会保障体制改革的启示
面对经济全球化的中国就业困境与出路
经济全球化面临的就业冲突
经济全球化的实质与国民利益多元性
对立同输与合作共赢
劳动力供求“拐点”与中国二元经济转型
一 二元经济理论及劳工市场“拐点”
二 中国劳动力供求变化与“民工荒”现象
三 当前劳动力市场供求逆转成因分析
四 劳动力市场供求逆转现象难以持续的原因分析
五 中国经济向何处去
编选者手记
王诚集是2021年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作者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学术委员会组编。
得书感谢您对《王诚集》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