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似推荐
编辑推荐
研究分析实体企业金融化后果和重要治理对策。
内容简介
实体企业金融化的后果是什么?金融化的财务风险有哪些?治理对策中哪些是重要的和有效的?本书以信息不对称理论、委托代理理论和资源有限理论等为指导,既开展实证研究,又配合案例分析,全面、系统地解答上述问题。
除此之外,本书还重点关注实体企业金融化的一种形式——产融结合的积极后果和企业集团组织结构设计对实体企业金融化选择的影响,并配备足够的案例。同时,本书对实体企业金融化的财务风险进行可视化展示。
作者简介
作者王冬梅,中国科学院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中国会计学会高级会员,《管理评论》和《管理学报》审稿人。研究方向:财务会计与财务分析。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前言
第1章 实体企业金融化研究现状与进一步研究方向
1.1 引言
1.2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1.3 数据分析与文本解读
1.3.1 发表基本情况
1.3.2 作者与机构分析
1.3.3 关键词分析
1.4 研究热点分析
1.5 结论与进一步研究方向
本章参考文献
第2章 实体企业金融化的动机探析
2.1 引言
2.2 文献综述
2.2.1 实体企业金融化的内涵
2.2.2 实体企业金融化的动机
2.3 研究假设
2.4 研究设计
2.4.1 数据来源
2.4.2 模型设计
2.4.3 主要变量定义
2.5 实证过程
2.5.1 描述性统计
2.5.2 相关分析和模型检验
2.5.3 回归分析
2.5.4 稳健性检验
2.5.5 宏观、中观对微观的调节作用
2.6 结论
本章参考文献
第3章 实体企业金融化对创新投入的挤出效应研究
3.1 引言
3.2 文献回顾
3.2.1 关于实体企业金融化的经济后果研究
3.2.2 实体企业金融化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研究
3.2.3 股权激励与企业创新之间的关系研究
3.2.4 股权激励与实体企业金融化的关系研究
3.2.5 小结
3.3 理论机制与研究假设
3.3.1 实体企业金融化对企业创新影响的机制与假设
3.3.2 中介效应机制与假设
3.4 研究设计
3.4.1 数据来源及处理
3.4.2 变量选取
3.4.3 模型设计
3.5 实证分析
3.5.1 描述性统计
3.5.2 相关分析
3.5.3 回归检验
3.6 稳健性检验
3.6.1 替换创新投入的测度方法
3.6.2 重新测算最优金融化水平
3.6.3 内生性处理
3.7 结论与建议
本章参考文献
第4章 实体企业金融化对企业价值的影响研究
4.1 引言
4.2 文献综述
4.2.1 实体企业金融化的经济后果研究
4.2.2 文献评述
4.3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4.4 研究设计
4.4.1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4.4.2 模型设计与变量定义
4.5 实证分析过程
4.5.1 描述性统计与相关性分析
4.5.2 回归分析
4.5.3 稳健性检验
4.6 金融化对企业价值的影响:基于企业性质的讨论
4.6.1 金融化对企业价值的影响:基于是否高新技术企业
4.6.2 金融化对企业价值的影响:基于是否国有企业
4.7 结论与建议
本章参考文献
第5章 实体企业金融化对企业财务风险的助推作用研究
5.1 引言
5.2 文献综述
5.3 财务风险的测度
5.3.1 资产负债表上的财务风险
5.3.2 利润表上的财务风险
5.3.3 现金流量表上的财务风险
5.3.4 破产风险
5.4 机理分析与研究假设
5.5 实证研究
5.5.1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5.5.2 变量选取
5.5.3 模型设计
5.5.4 实证结果分析
5.6 结论与建议
本章参考文献
第6章 实体企业金融化程度与财务风险的可视化展示
6.1 引言
6.2 全部上市实体企业金融化程度展示
6.3 全部上市实体企业财务风险展示
6.4 典型行业上市实体企业金融化程度及财务风险展示
6.4.1 典型行业上市实体企业金融化程度展示
6.4.2 典型行业上市实体企业财务风险展示
6.5 上市实体企业过度金融化展示
6.6 上市实体企业不当金融化展示
6.7 结论与建议
本章参考文献
第7章 资本化研发投入对实体企业不当金融化的治理效果考察
7.1 引言
7.2 文献综述
7.3 实体企业不当金融化的测度
7.4 机理分析与研究假设
7.5 实证研究
7.5.1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7.5.2 变量选取
7.5.3 模型设计
7.5.4 实证结果分析
7.5.5 稳健性检验
7.6 结论与建议
本章参考文献
第8章 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的金融化
8.1 引言
8.2 理论基础、文献回顾与研究假设
8.3 研究设计
8.3.1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8.3.2 变量选取
8.3.3 模型设计
8.4 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金融化的动因及治理效应实证结果分析
8.4.1 描述性统计
8.4.2 相关分析
8.4.3 金融化的动因及治理效应回归分析
8.5 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金融化后果的实证分析
8.5.1 描述性统计
8.5.2 相关分析
8.5.3 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金融化后果的回归分析
8.6 结论、建议与进一步研究方向
本章参考文献
第9章 格力电器的金融化
9.1 格力电器金融资产的统计口径和金融化程度测度
9.1.1 格力电器2014—2021年金融资产统计
9.1.2 从资产负债表维度衡量的金融化程度
9.2 格力电器金融投资收益的统计口径和金融化程度测度
9.3 格力电器主业发展遭遇瓶颈和金融化选择
9.4 格力电器在供应链中的话语权对其金融化的影响
9.5 格力电器的金融化是否挤出了实业投资和创新投入
9.6 格力电器的金融化对企业财务风险的影响
9.7 格力电器混改对金融化程度的影响
9.8 政府补助和税收优惠对格力电器金融化的抑制作用
9.9 总结与结论
本章参考文献
第10章 医药制造业上市公司金融化对其财务风险的放大作用研究
10.1 引言
10.2 文献综述、影响机理及研究假设
10.3 样本选择、变量说明及研究模型
10.3.1 样本选择和数据处理
10.3.2 变量说明
10.3.3 研究模型
10.4 实证过程
10.4.1 描述性统计
10.4.2 相关性分析
10.4.3 回归分析
10.4.4 稳健性检验
10.5 结论与建议
本章参考文献
第11章 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金融化的动因和后果研究
11.1 引言
11.2 文献综述、机理分析和研究假设
11.2.1 实体企业金融化文献综述
11.2.2 机理分析和研究假设
11.3 金融化程度的现金流量表判定标准
11.4 行业金融化实证研究
11.4.1 行业金融化动机检验
11.4.2 行业金融化后果检验
11.5 山西汾酒案例分析
11.5.1 公司金融化概况
11.5.2 山西汾酒金融化程度的多维度测量
11.5.3 白酒制造业的金融化程度
11.5.4 山西汾酒金融化动因识别
11.5.5 山西汾酒金融化对主业投资的影响
11.6 结论与建议
本章参考文献
第12章 北京市上市实体企业金融化的动因和治理对策研究
12.1 引言
12.2 文献回顾、机理分析与研究假设
12.2.1 高新技术企业与金融化
12.2.2 研发投入的中介效应
12.3 研究设计
12.3.1 样本选择
12.3.2 模型构建
12.3.3 变量选取
12.4 实证结果分析
12.4.1 描述性统计
12.4.2 相关性分析
12.4.3 回归分析
12.4.4 中介效应检验
12.5 结论与建议
本章参考文献
实体企业金融化的动因、后果与治理对策研究是2023年由企业管理出版社出版,作者王冬梅 等。
得书感谢您对《实体企业金融化的动因、后果与治理对策研究》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