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银行的逻辑(第2版)

中央银行的逻辑(第2版)

我想读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无论学者,还是普通百姓,如果理解了中央银行的逻辑,那么对于它每一次貌似细微的“举动”,都能预见更多。

内容简介

世界各国都有自己的中央银行或者货币当局,尽管名称不尽相同,但都具有某些共同的特征。未来中央银行制度会有哪些变化趋势?中央银行制度从诞生到现在,再到未来,其发展的逻辑是什么?特别是如何理解我国中央银行制定的政策和各项统计指标,本书将对此展开讨论。

作者简介

作者汪洋,博士,江西师范大学副校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理论经济学博士后,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澳大利亚国立大学访问学者,中国世界经济学会常务理事,江西省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和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国际金融”主讲人。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

主要研究方向为货币理论与政策、国际金融理论与实务。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作者简介

前言

第1章 主要国家(地区)中央银行简史

1.1 英格兰银行简史

1.1.1 英格兰银行成立的背景

1.1.2 1797年英格兰银行暂停银行券兑换黄金与“金块论争”

1.1.3 英格兰银行作为中央银行地位的确立

1.2 日本银行简史

1.2.1 明治政府发行纸币和金属货币

1.2.2 日本国立银行制度的实施与国立银行券的发行

1.2.3 日本西南战争和通货膨胀的治理

1.2.4 日本银行的银行券发行与货币统一

1.2.5 甲午战争与清政府的对日赔款

1.2.6 日本金本位的实施与放弃

1.2.7 通货紧缩与安倍经济学

1.3 美联储简史

1.3.1 美国对中央银行制度的初步探索

1.3.2 1907年美国金融恐慌

1.3.3 美联储成立及其机构设置

1.3.4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与美联储量化宽松货币政策

1.4 欧洲中央银行简史

1.4.1 欧元区的成员国

1.4.2 欧洲中央银行的决策机制

1.5 中国人民银行简史

1.5.1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时期:工字银元的铸造与发行

1.5.2 中央苏区时期:红色金融的发端

1.5.3 抗日战争时期:光华商店代价券的发行

1.5.4 抗日战争时期:边币的发行

1.5.5 抗日战争时期:贸易公司商业流通券的发行

1.5.6 解放战争时期:各解放区货币的逐步统一

1.5.7 中国人民银行的成立和人民币的诞生

1.6 本章小结

第2章 从资产负债表来认识中央银行

2.1 金融机构分类以及部门分类

2.1.1 金融机构的分类

2.1.2 部门机构的分类

2.2 资产方科目

2.2.1 外汇储备

2.2.2 货币黄金

2.2.3 国内资产

2.3 负债方科目

2.3.1 储备货币

2.3.2 政府存款

2.3.3 中央银行发行的证券

2.3.4 对其他金融性公司的负债

2.4 资本金科目

2.4.1 中央政府出资

2.4.2 私人部门出资

2.4.3 政府和私人部门共同出资

2.4.4 成员国政府出资

2.4.5 无资本金

2.5 中央银行的收益与风险特征

2.6 货币局制度

2.6.1 香港联系汇率制的特征

2.6.2 阿根廷货币局制度及其破产

2.7 本章小结

第3章 中央银行的职能之一:发行的银行

3.1 人类历史上的货币演进

3.2 中国历史上的铸币

3.2.1 中国历史上全国范围流通的铜钱

3.2.2 汉文帝的放铸政策:一次成功的货币实践

3.2.3 王莽篡汉前后的币制改革:一场彻头彻尾的失败

3.2.4 清政府传统的银两制度:混乱、复杂且落后

3.2.5 明清外国银元的流入:改变中国币制的重要力量

3.2.6 清末民初的币制改革:货币制度开始与国际接轨

3.3 中国历史上的纸币

3.3.1 宋朝的交子:世界上最早出现的纸币

3.3.2 元朝的纸币:世界上最早通行全国的纸币

3.3.3 明朝的纸币:封建强权下的盲动与掠夺

3.3.4 清政府的纸币:封建王朝的最后一次喘息

3.3.5 塑料钞票的问世:换汤不换药的戏法

3.4 自由银行制度、中央银行制度与货币局制度

3.5 不同发行机构发行的货币

3.5.1 财政部发行纸币的机制

3.5.2 中央银行发行纸币的机制及其约束制度

3.5.3 不同官方机构发行纸币的差异

3.6 人民币(现钞)是如何发行出来的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中央银行的职能之二:政府的银行

4.1 向政府提供融资

4.2 管理政府债券

4.3 管理政府存款(国库现金管理)

4.3.1 政府国库制度的发展

4.3.2 中国的国库经理制及其争论

4.3.3 国库现金管理

4.4 管理外汇储备与汇率

4.4.1 中央银行干预方式

4.4.2 财政部(外汇平准基金)干预方式

4.5 代表政府参与国际金融事务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中央银行的职能之三:金融机构的银行

5.1 中央银行的负债业务

5.1.1 准备金制度

5.1.2 中央银行票据制度

5.2 中央银行的资产业务

5.2.1 “最后贷款人”职能

5.2.2 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其他功能

5.3 中央银行主导清算业务

5.3.1 相互开立往来账户模式

5.3.2 在中央银行开立账户模式

5.3.3 超额准备金与同业拆借

5.3.4 支付、支付工具与支付机构

5.3.5 结算与清算

5.4 实施金融监管

5.4.1 微观审慎监管及其不足

5.4.2 宏观审慎监管

5.5 中央银行的其他特征

5.5.1 中央银行的独立性

5.5.2 中央银行的解释义务和透明度

5.6 货币当局和中央银行的差异

5.7 本章小结

第6章 从资产负债的性质认识货币

6.1 几个术语的辨析

6.1.1 “Legal Tender”

6.1.2 “Fiat Currency”或“Fiat Money”

6.1.3 “Fiduciary Currency”

6.1.4 “Banknote”

6.2 美国金本位制度演变的曲折经历

6.2.1 金银复本位时期(1792~1861年)

6.2.2 绿背钞票时期(1861~1879年)

6.2.3 金本位的最终确立与运行(1879~1933年)

6.2.4 受限制的金块本位制度(1934~1971年)

6.3 货币是资产还是负债

6.3.1 从货币币材的角度认识货币

6.3.2 从发行者的角度认识货币

6.3.3 从资产和负债的性质认识货币

6.4 不同金融工具货币属性的探讨

6.4.1 购物卡和国债是不是货币

6.4.2 比特币是不是货币

6.4.3 特别提款权是不是货币

6.4.4 如何理解中央银行发行数字货币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银根与流动性

7.1 银根和流动性

7.1.1 银根的含义与演变

7.1.2 流动性的多重含义

7.2 流动性的供求影响因素与失衡

7.2.1 流动性的供给与需求

7.2.2 流动性过剩

7.2.3 钱荒

7.3 原始存款和派生存款

7.3.1 国内教科书的传统观点

7.3.2 三个视角的统一解释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货币供应量的统计

8.1 货币统计的三大要素

8.1.1 金融工具及其特征

8.1.2 狭义(广义)货币及其特征

8.1.3 货币发行部门

8.1.4 货币持有部门

8.1.5 主要发达国家和地区货币供应量统计口径

8.2 如何统计货币供应量

8.2.1 存款性公司概览的钩稽关系

8.2.2 如何避免货币供应量的重复统计

8.2.3 对货币供应量的分析思路

8.3 迪维西亚货币指数

8.4 储蓄率、储蓄存款与货币供应量

8.4.1 消费率与消费贡献率

8.4.2 储蓄率、储蓄存款与“笼中虎”

8.5 社会融资规模

8.6 本章小结

第9章 货币的价格

9.1 通胀率

9.2 利率

9.2.1 利率的种类

9.2.2 银行同业拆借利率

9.2.3 国债收益率以及风险溢价

9.3 汇率

9.3.1 汇率的表示方法和变化率

9.3.2 实际汇率及其含义

9.4 本章小结

第10章 货币价格之间的关系

10.1 费雪效应

10.2 购买力平价

10.3 利率平价

10.3.1 抵补利率平价

10.3.2 非抵补利率平价

10.3.3 实际利率平价

10.4 各种平价的相互关系

10.5 本章小结

第11章 货币政策目标

11.1 货币政策框架

11.1.1 中国货币政策框架的阶段性特征

11.1.2 中国货币政策框架的内生矛盾

11.1.3 中国的货币政策框架面临的新挑战

11.1.4 经济大萧条的出现及其解释

11.2 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

11.2.1 价格稳定与金融稳定

11.2.2 中国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演变

11.2.3 “货币币值稳定”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11.2.4 货币政策目标多重性引发的问题

11.3 货币政策的中间目标

11.3.1 价格型的中间目标

11.3.2 数量型的中间目标

11.3.3 选择中间目标的原则

11.4 货币政策的操作目标

11.4.1 价格型操作目标

11.4.2 数量型操作目标

11.4.3 负利率政策及其影响

11.5 本章小结

第12章 货币政策工具

12.1 法定准备金制度

12.1.1 历史渊源

12.1.2 主要功能

12.1.3 主要内容

12.2 公开市场操作

12.3 发行中央银行票据

12.3.1 发行中央银行票据的独特性

12.3.2 与其他政策工具的对比

12.4 外币公开市场操作

12.4.1 中央银行与本国商业银行进行交易

12.4.2 中央银行与外国商业银行进行交易

12.5 再贷款和再贴现

12.5.1 21世纪以来再贷款的业务发展创新

12.5.2 再贴现的功能定位及其在中国的发展

12.6 常备借贷便利、中期借贷便利和临时借贷便利

12.6.1 常备借贷便利

12.6.2 中期借贷便利和定向中期借贷便利

12.6.3 临时借贷便利和央行票据互换

12.7 非常规货币政策工具

12.7.1 定期拍卖便利

12.7.2 一级交易商信贷便利

12.7.3 定期证券借贷便利

12.7.4 资产支持商业票据货币市场共同基金流动性便利

12.7.5 商业票据融资便利

12.7.6 货币市场投资者融资便利

12.7.7 定期资产支持证券信贷便利

12.7.8 大规模资产购买

12.7.9 中央银行流动性互换额度

12.7.10 非常规货币政策工具的特点

12.8 本章小结

第13章 铸币税与通货膨胀税

13.1 金属货币本位下的铸币税

13.2 信用货币的铸币税问题

13.2.1 以货币发行机构(中央银行)为视角

13.2.2 政府视角下的铸币税

13.2.3 铸币税特征总结

13.3 不同货币制度下铸币税含义的演化

13.3.1 一般中央银行制度下的铸币税

13.3.2 货币局制度下的铸币税

13.3.3 “美元化”条件下的铸币税

13.4 实际铸币税、通货膨胀税与成本视角的铸币税

13.4.1 实际铸币税

13.4.2 通货膨胀税

13.4.3 成本视角的铸币税

13.5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中央银行的逻辑(第2版)是2022年由机械工业出版社华章分社出版,作者汪洋。

得书感谢您对《中央银行的逻辑(第2版)》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你可能喜欢
知识付费:知识变现的商业逻辑与实操指南 电子书

知乎、喜马拉雅、得到、十点读书、吴晓波频道等知识付费平台的盈利模式探究一本专为知识付费创业者量身打造的创业指南《知识付费:知识变现的商业逻辑与实操指南》这本书就知识付费的原理和...
静水流深:高水平对外投资的实践逻辑 电子书

聚焦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的逻辑和案例,总结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的收益逻辑,在深度全球化中,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