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似推荐
编辑推荐
本书从阐述了运动治疗的理论基础,为康复治疗提供技术手段和操作规范流程。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由三大部分内容构成:①运动治疗技术基础内容,包括绪论和运动功能评定;②常用运动治疗技术;③国内外特殊运动治疗技术。纳入最新、全面的运动治疗技术,系统化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实操以解决临床实际问题。
本书既是一本临床实用性很强的工具书,也可作为专业教育必要的教学参考书,适用于各级综合医院、各类康复中心及相关医疗机构中从事物理治疗专业的临床医务人员。也可作为高等院校医学相关专业的教师、学生及各类有关继续教育项目的参考用书。
作者简介
编者公维军,主任医师、教授、研究生导师。康复医学与理疗学博士,美国北得克萨斯大学访问学者。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康复医院、康复医学院副院长。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主编简介
副主编简介
出版说明
康复治疗师临床工作指南编委会
康复治疗师临床工作指南目录
序
前言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概述
一、定义
二、历史与现状
第二节 运动治疗原则及应用
一、《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框架与运动治疗原则
二、技术分类
三、作用机制
第三节 运动治疗的循证思维与规范记录
一、循证思维
二、规范记录
参考文献
第二章 运动功能评定
第一节 总论
一、概述
二、目的
三、程序
第二节 基本运动功能评定
一、肢体长度测量
二、肢体围度的测量
三、关节活动度测量
四、肌力评定
五、肌张力评定
六、平衡功能评定
七、协调评定
第三节 特定部位的运动功能评定
一、手功能评定
二、姿势评定
三、步态分析
四、心肺功能评定
第四节 其他评定
一、选择性功能动作评价
二、瘢痕的评定
参考文献
第三章 关节活动技术
第一节 概述
一、定义及分类
二、适应证与禁忌证
三、注意事项
第二节 被动关节活动技术
一、上肢关节活动技术
二、下肢关节活动技术
三、躯干关节活动技术
第三节 自主关节活动技术
一、主动运动
二、助力运动
三、棍操
四、爬墙练习
五、滑轮运用
六、持续性被动训练
七、摆动训练
参考文献
第四章 关节松动技术
第一节 概述
一、基本概念
二、临床应用
三、应用原则与流程
第二节 外周关节松动技术
一、肩关节复合体
二、肘部关节
三、腕部关节
四、手部关节
五、髋关节
六、膝部关节
七、踝部关节
第三节 脊柱关节松动技术
一、颈椎关节
二、胸椎关节
三、腰椎关节
参考文献
第五章 肌力训练
第一节 概述
一、影响肌力的主要因素及常见病因
二、肌力训练的种类
三、肌力训练的基本原则
四、临床应用
第二节 肌力训练的方法
一、按肌肉收缩方式分类
二、按肌肉残存肌力情况分类
三、按训练目的分类
四、其他肌力训练方法
第三节 主要肌群肌力训练的方法
一、肩部肌群肌力训练
二、肘部及前臂肌群肌力训练
三、手部肌力训练
四、头颈部及躯干肌力训练
五、髋周肌力训练
六、膝部及小腿肌群肌力训练
七、踝足肌力训练
参考文献
第六章 牵引技术
第一节 概述
一、定义与分类
二、牵引的生理效应及其影响因素
第二节 颈椎牵引技术
一、常用方法
二、临床应用
三、常规操作步骤
四、注意事项
五、不良反应及预防
第三节 腰椎牵引技术
一、常用方法
二、临床应用
三、常规操作步骤
四、注意事项
五、不良反应及预防
第四节 关节功能牵引
一、基本方法
二、临床应用
三、注意事项
四、扩展阅读
参考文献
第七章 牵伸技术
第一节 概述
一、基本概念
二、牵伸的生理效应
三、治疗作用
四、治疗原则
五、临床应用
第二节 徒手牵伸技术
一、上肢
二、下肢
三、躯干
第三节 典型病例
参考文献
第八章 平衡与协调训练
第一节 概述
一、基本概念
二、平衡训练概述
三、协调训练概述
第二节 平衡训练方法
一、坐位平衡训练
二、跪位平衡训练
三、立位平衡训练
四、平衡策略的训练
五、利用设备的平衡训练
第三节 协调训练方法
一、单块肌肉的训练
二、多块肌肉的协调动作训练
三、综合性协调训练
四、注意事项
参考文献
第九章 有氧运动训练
第一节 概述
一、基本概念
二、有氧运动能力的评测
三、人体能量供给与使用
四、有氧训练的运动反应
五、体能测试
第二节 有氧运动训练的应用
一、住院患者的有氧运动
二、门诊患者的有氧运动
三、适应证与禁忌证
四、运动处方的设置
参考文献
第十章 心脏功能训练
第一节 运动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一、短时间低强度运动到中等强度运动的有氧运动
二、长时间中等强度运动到次极量强度运动的有氧运动
三、运动强度达最大值的有氧运动
四、上肢和下肢运动
五、肌肉等长收缩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六、有氧运动和等长收缩对心血管系统影响的比较
第二节 常见导致心脏功能减退的因素
第三节 心脏功能评定
一、心脏相关实验室检查
二、运动心肺功能测试
第四节 心脏功能训练的基本方法
一、训练分期
二、力量、抗阻和等长运动训练
三、运动方案
参考文献
第十一章 呼吸训练
第一节 概述
一、呼吸系统解剖和功能
二、肺通气的动力和阻力
三、肺容积和肺容量
四、气体在肺内的交换
第二节 呼吸系统检查和功能评估
一、主观检查
二、客观检查
第三节 呼吸治疗
一、气道廓清技术
二、吸气肌训练和呼吸训练
三、体位改变、活动和运动
参考文献
第十二章 医疗体操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医疗体操常用训练方法
一、姿势矫正体操
二、肌肉放松体操
三、体能恢复体操
第三节 临床应用
一、医疗体操与其他康复手段的比较
二、医疗体操的编排
三、注意事项
参考文献
第十三章 步行与移动能力训练
第一节 概述
一、基本概念
二、训练原则
三、注意事项
第二节 卧位与坐位功能训练
一、体位摆放
二、翻身
三、坐卧转换
四、坐位平衡
第三节 轮椅使用与移乘
一、轮椅选配基本知识
二、借助轮椅的转移和移乘训练
三、轮椅上操作训练
第四节 拐杖和助行器的使用
一、拐杖和助行器的选配
二、各种拐杖的使用
三、普通助行器的使用
四、人-机交互系统:外骨骼机器人
第五节 步态矫正
一、步态基本概念
二、常见病理性步态分析及应对
参考文献
第十四章 Bobath技术
第一节 概述
一、历史发展
二、基本原则
第二节 治疗原理
一、姿势控制与运动控制中的前馈与反馈
二、运动传导通路
第三节 评价与临床推理
一、Bobath临床实践模型
二、临床推理和个案学习
三、评价量表
第四节 常用技术
一、立位评价
二、立位促通
三、功能性坐位
四、肩胛带调整
五、功能性卧位
六、滞空反应
七、后方迈步
第五节 临床应用
一、基本原则
二、正常步行的构成要素
三、典型病例
参考文献
第十五章 Brunnstrom技术
第一节 概述
一、基础知识
二、治疗原理
第二节 偏瘫患者常用治疗技术
一、早期治疗(BrunnstromⅠ~Ⅲ期)
二、恢复期治疗(BrunnstromⅣ~Ⅴ阶段)
三、基本正常(BrunnstromⅥ阶段)
第三节 临床应用
一、适应证和禁忌证
二、典型病例
参考文献
第十六章 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技术
第一节 概述
一、基本概念
二、治疗原理
第二节 治疗技术
一、基本技术
二、运动模式
三、特殊技术
第三节 临床应用
一、基本原则
二、注意事项
三、典型病例
参考文献
第十七章 运动再学习技术
第一节 概述
一、基本概念
二、治疗原理
第二节 运动再学习技术指南
一、平衡
二、站起与坐下
三、行走
四、取物和操作
第三节 临床应用
一、操作要点
二、典型病例
参考文献
第十八章 强制性运动治疗
第一节 概述
一、基本概念
二、理论基础
三、临床应用研究
第二节 治疗技术
一、适应证
二、治疗原则
三、功能评价
第三节 其他临床应用
一、卒中后下肢功能障碍的治疗
二、不对称性上肢功能障碍的治疗
三、慢性失语症的治疗
四、局部手肌张力障碍的治疗
五、幻肢痛的治疗
六、目前的问题和未来的研究方向
七、典型病例
参考文献
第十九章 镜像疗法
第一节 概述
一、基本概念
二、理论基础
第二节 治疗技术
一、设备与用具
二、应用流程
第三节 临床应用
一、操作要点
二、应用现状
三、典型病例
参考文献
第二十章 虚拟现实技术
第一节 概述
一、基本概念
二、理论基础
第二节 治疗技术
一、分类
二、设备
第三节 临床应用
一、治疗思路与操作要点
二、应用现状
三、典型病例
四、扩展阅读
参考文献
第二十一章 运动想象疗法
第一节 概述
一、基本概念
二、理论基础
第二节 治疗技术
一、运动想象能力的评定
二、基本程序及操作方法
第三节 临床应用
一、治疗思路及操作要点
二、典型病例
三、扩展阅读
参考文献
第二十二章 肌肉能量技术
第一节 概述
一、概念
二、相关生理学
三、肌肉收缩的形式
四、肌肉收缩在肌肉能量技术中的应用
五、实施步骤
六、适应证及禁忌证
七、应用示范
八、结论
第二节 脊柱运动形式
第三节 脊柱运动功能失调
一、基本理论
二、诊断
三、结论
第四节 肌肉能量技术在腰椎功能障碍中的应用
一、非中立位功能异常(举例:L4ERSL)
二、非中立位功能异常(举例:L3FRSL)
三、中立位(多节段)功能异常
四、非中立位功能异常(侧卧)(举例:L4ERSR)
五、非中立位功能异常(举例:L4ERSL)
六、非中立位功能异常(举例:L4FRSL)
七、中立位功能异常(举例:L1~L4向左凸)
第五节 肌肉能量技术在四肢功能障碍中的应用
一、上肢
二、下肢
第六节 典型病例
参考文献
第二十三章 麦肯基力学诊断与治疗
第一节 概述
一、基本概念
二、基本原理
第二节 诊断方法
一、主观检查
二、客观检查
三、三大综合征
四、向心化现象的临床意义
第三节 治疗技术和临床应用
一、治疗原则
二、颈椎的治疗技术
三、腰椎的治疗技术
第四节 典型病例
参考文献
第二十四章 筋膜松解技术
第一节 概述
一、基本概念
二、治疗理论
第二节 治疗技术
一、筋膜松解技术的评估及治疗方法
二、其他类型的筋膜松解技术
三、筋膜松解技术的常规操作流程
第三节 临床应用
一、适应证
二、禁忌证
三、注意事项
四、典型病例
参考文献
第二十五章 核心稳定性训练
第一节 概述
一、基本概念
二、治疗原理
第二节 治疗技术
一、徒手核心训练
二、瑞士球核心稳定性训练
三、悬吊训练
第三节 临床应用
一、操作要点
二、应用思路
三、典型病例
参考文献
第二十六章 神经松动技术
第一节 概述
一、基本概念
二、治疗原理
第二节 治疗技术
一、操作要点
二、上肢神经松动治疗
三、下肢神经松动技术
第三节 临床应用
一、适应证
二、禁忌证
三、治疗原则
四、注意事项
五、典型病例
参考文献
第二十七章 淋巴引流技术
第一节 概述
一、基本概念
二、治疗原理
第二节 治疗技术
一、治疗技术概述
二、基本淋巴手法
三、不同区域的淋巴引流手法
第三节 临床应用
一、适应证和禁忌证
二、常见淋巴水肿的引流策略
三、典型病例
四、扩展阅读
参考文献
第二十八章 盆底肌肉训练
第一节 概述
一、基本概念
二、解剖与功能
三、治疗原理
第二节 治疗技术
一、治疗原则
二、体格检查与功能评估
三、不同盆底功能障碍分型的评估检查与治疗选择
四、盆底肌训练技术
第三节 临床应用
一、操作要点
二、典型病例
参考文献
编者(以姓氏笔画为序)
康复治疗师临床工作指南——运动治疗技术是2020年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作者公维军 主编。
得书感谢您对《康复治疗师临床工作指南——运动治疗技术》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