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哲学主干说

道家哲学主干说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陈鼓应著作集”的收官之作,论述道家思想居于中国哲学史“主干地位”的学术经典。

内容简介

1990年,陈鼓应先生提出“道家哲学主干说”,引起学界很大关注。三十年来,陈先生围绕这一学说陆续发表了一些列文章,《道家哲学主干说》即是这些文章的结集。

全书收文13篇,按照导言、方法论、概论、史论的结构编排,既有对道与物的关系、“理”范畴的理论模式、三玄思想的内在联系等宏观议题的整体把握,也有对郭店简本《老子》《吕氏春秋》《淮南子》、王弼、周敦颐、张载等个体案例的深入分析,系统论述了道家在中国哲学史上处于主干地位的学术创见。

作者简介

作者陈鼓应,1935年出生于福建长汀,1949年随父母赴台,1956-1963年先后就读于台湾大学哲学系及哲学研究所,师从著名哲学家方东美、殷海光。1973年,因参与台大校园内的保钓运动,发表时论,被当局解聘,引发了长达两年左右的著名的“台大哲学系事件”。1979年离台赴美,1984年到北京大学任职。1997年,台湾大学为其平反,他又回到台大任教,直至退休。2010年起,受聘为北京大学哲学系“人文讲席教授”。

陈鼓应是享誉国际的道家文化学者。他撰写的《老子注译及评介》《庄子今注今译》已行销四十余年,成为人们研习老庄的经典读本。他提出了《易传》哲学思想属于道家的观点,一反两千年来《易传》思想属于儒家的旧说;他主张的“中国哲学道家主干说”,影响日益广泛。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陈鼓应著作集总序

导言

论道家在中国哲学史上的主干地位

方法论

从“得意忘言”的诠释方法到谱系学方法的应用

一、前言

二、得意忘言的诠释方法

三、谱系学方法的应用

四、从谱系上探讨哲学史上三大重要议题

五、结语

六、后记

概论

论道与物关系问题:中国哲学史上的一条主线

一、前言

二、老庄道的义涵

三、老子的道与物关系

四、庄子的道与物关系

五、结论

“理”范畴理论模式的道家诠释

一、前言

二、庄子首次赋予“理”以宇宙论意涵

三、《说卦》“穷理尽性”在主客架构下的哲学意涵

四、王弼、郭象对于“理”的阐发

五、成玄英将“理”提升为本体论最高范畴

六、程朱理本论的提出

七、结论

三玄四典的学脉关系

一、前言

二、三玄的主题与主体思想

三、《易》古经与《老子》思想的内在联系

四、老子与易传思想发展的脉络关系

五、《彖传》的自然观及其道家观念丛

六、《系辞》的易道观及其道家观念丛

七、结语

老、庄及《易传》的重要哲学议题

一、前言

二、三玄共同的哲学议题

三、结语

史论

郭店简本《老子》所呈现的重要哲学问题

一、哲学理论的突破始于老子

二、老子“有”、“无”的本体论意涵

三、老子伦理思想的重新思考——老子仁义观的重估

四、结论

道家在先秦哲学史上的主干地位

一、哲学与中国哲学的特质

二、道家的思维方式成为历代中国哲学的主要思维方式

三、从道论看哲学的主干地位

四、先秦道家各派的内圣外王之道

五、早期儒家的道家化

六、从哲学典籍文献看道家主干说

从《吕氏春秋》到《淮南子》论道家在秦汉哲学史上的地位

一、前言

二、秦道家代表作——《吕氏春秋》

三、从司马谈《论六家要指》看《吕氏春秋》之归本于黄老

四、秦道家思想特点

五、《吕氏春秋》与《淮南子》两书思想的内在联系

六、《淮南子》宇宙论体系的建构

七、《淮南子》的主术思想

八、结论

王弼体用论新诠

一、前言

二、老子本原论至王弼本体论诠释的转向

三、老子生成论至王弼本根论的诠释

四、王弼体用观:“以无为本”及“以无为用”

五、王弼体用观中的黄老思想

六、《周易注》中的黄老治世思想

七、结语

论周敦颐《太极图说》的道家学脉关系

一、前言

二、周敦颐的道家生活意境

三、《太极图说》源自道家学脉

四、《太极图说》中的道家观念丛

五、结语

张载的理论建构及其道家观念丛

一、前言:宋初开阔学风与儒道思想会通

二、张载的气化宇宙论

三、心性学说:“心统性情”

四、“民胞物与”:融合儒道的境界论

五、结论

道家思想在现代

一、近现代道家思想的兴起

二、现代新道家的崛起

三、道家的政治智慧、人生境界及形上思辨

四、道家传统在当代复兴的契机

道家哲学主干说是2023年由中华书局出版,作者陈鼓应。

得书感谢您对《道家哲学主干说》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哲学与人生 电子书
本书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基本观点和方法及如何做人的教育。帮助学生学习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正确看待自然、社会的发展,正确认识和处理人生发展中的基本问题,树立和追求崇高理想,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庄子哲学新解 电子书
本书是对《庄子》内七篇的哲学解读。
哲学观研究 电子书
本书论述了哲学观与世界观、黑格尔的哲学观、马克思的哲学观、哲学观与现代哲学、当代中国的哲学观念变革、哲学观与哲学研究以及哲学观与哲学教育等七个问题,揭示了哲学的特殊的理论性质和独特的社会功能,展现了哲学发展的自我批判的活力和永不枯竭的理论空间。
哲学心语 电子书
本书是作者具有自传性质的哲学随笔,作者对于自己平生学习哲学的诸种快慰、体味人生百般滋味进行凝练总结,风格闲淡疏朗,与论文迥异。上篇主要是对于哲学的学习、学问的研究、文化的传承等过程的梳理和对点滴感悟的采撷,给人启迪与思考;下篇主要就人性、情感、生活中的挫折及个人生活经历娓娓道来,却有哲思充溢其中,读来让人受益匪浅。
改变世界的哲学 电子书
《马克思主义简明读本》系列丛书是专门为读者组织编写的一套关于马克思主义的通俗理论读物,本系列丛书紧紧围绕十八大精神,宣传马列主义、毛年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旨在引导读者了解马克思主义,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相关理论和制度,引导读者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把中同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