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的中央地方关系(社会发展经验丛书)

当代中国的中央地方关系(社会发展经验丛书)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中国社会体制中央地方两级政治关系研究。

内容简介

中央与地方关系,构成了中国社会体制的基本格局。自古以来,中国社会政治的运行,就带有两级政治的特点,一方面中央权力相对集中,另一方面,地方权力却拥有很大的运作空间,从而形成了不同于西方所说的那种典型的专制体制。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央与地方关系的确立、调整和变迁,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中国社会结构及其运行的基本机制。本书通过梳理建国以来中央治理结构的演变脉络,着重分析改革前后的制度转型,尝试总结当今治理模式的新趋势。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社会发展经验丛书》编委会

第一章 中央与地方关系引论

一 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

二 集权与分权

三 “收权”与“放权”

第二章 财政包干制

一 财政包干制的内容和演变

(一)包干制的试行阶段(1980—1984)

(二)包干制的过渡阶段(1985—1987)

(三)包干制的全面推行阶段(1988—1993)

二 包干制与乡镇企业

三 包干制与国有企业

四 包干制对中央地方关系的影响

第三章 分税制

一 分税制的背景和基本内容

二 分税制与转移支付体系

第四章 土地财政

一 土地征用和政府的土地收入

二 土地财政

(一)长安区的收入结构与土地开发的关系

(二)绍兴县的土地财政

三 分税制和土地财政的实证解释

第五章 土地指标

一 土地管理制度

二 占补平衡:消极严控的补地政策

小结

三 土地置换与折抵指标:严控政策下的“开口子”

小结

四 增减挂钩:指标激励的找地政策

小结

五 纳入计划管理与清理检查:中央“口子”的收紧

第六章 地方实践

一 指标漂移的市场化逻辑:以重庆市地票制度为例

二 地票制度下地方各层级政府间关系

三 由持证准入到持证准用:成都农村产权交易平台的案例

持证准入:指标成为“买地”的硬性要求

转为“持证准用”:成都“持证准入”地票交易的叫停

指标价格与地域的挂钩新机制

未来发展的趋势

四 基层政府的项目逻辑:以成都市大邑县为例

迅速地获取资金来源:指标出售地区的早期逻辑

参加项目的“及格分数线”:基层政府的精打细算

捆绑项目制:省时省力完成项目的逻辑

周转指标的最大化:地方政府的必然选择

五 兼谈地方融资平台的急速膨胀与大规模的资本下乡

六 讨论:土地政策视野下的中央—地方关系

中央的严控逻辑

地方的发展逻辑

中央对地方的激励逻辑

地方改革的利益固化逻辑

第七章 中央地方关系与城镇化

一 土地、财政、金融“三位一体”的城镇化模式

二 “农民上楼”与“资本下乡”

三 中央与地方:简要的结论

参考文献

当代中国的中央地方关系(社会发展经验丛书)是2014年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作者周飞舟。

得书感谢您对《当代中国的中央地方关系(社会发展经验丛书)》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拐弯的地方叫堤角 电子书
本书收录了《河子驼》《灾祸难禳》《河东河西》《火巷》《扁担》《拐弯的地方叫堤角》《一九九四年的标底》《黄昏槐》等小说作品。
社会发展的“三形态”理论 电子书
《马克思主义简明读本》系列丛书是专门为读者组织编写的一套关于马克思主义的通俗理论读物,本系列丛书紧紧围绕十八大精神,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旨在引导读者了解马克思主义,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相关理论和制度,引导读者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
社会企业政策:国际经验与中国选择(億方公益丛书) 电子书
研究政府作为最大的制度行动者如何通过制定公共政策促进社会企业发展。
数据要素:全球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动力(新基建新技术新管理丛书) 电子书
数字经济新生产要素:数据、信息、知识的定义、关系、处理技术,数据经济学及相关问题。